偏远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_周生志

偏远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_周生志

周生志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丰乐镇青林中心学校 733000

摘 要:近年来,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学教育,不论从硬件建设,还是从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善。但是,科技的日新月异,社会的高速,对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偏远地区农村小学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农村偏远地区小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农村 现状 小学教育 对策

在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教育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从各个方面支持教育发展。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一些比较偏远的地方教育资源,教学设施设备的匮乏,严重地制约了教育的发展,表现出学校管理不够规范、教学设施陈旧、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家校沟通不到位等,这些因素均影响着农村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偏远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的加大,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但是很多学校教育教学设备,特别是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依旧十分缺乏,像我们甘肃农村办学规模小的学校,在校学生数还不足一百人,又地处偏远,学校没有计算机教室,小学微机课根本无法开展。有些农村学校虽然在几年前就配有电脑,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也无法正常使用,使教育的信息化没有落到实处。学校没有标准的音乐、美术教室,上这些课学生都是跟着老师学着唱、学着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另外,家长方面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对于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家长意识不强,对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意识到“知识可以改变命运”重要性。更有甚者,在有些家长脑海中“重男轻女”的思想极其严重,这些家长对女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态度冷漠。对男孩子的学习也是任其发展,重视程度不够。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缺乏科学性、有效性,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学校的教育也不支持,尊师重教根本无从谈起。大多数孩子的父母由于外出务工,由爷爷奶奶照顾,过分溺爱孩子,滋生了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再加上当前就业形式严峻,大学毕业即失业的思想又在农村家长中蔓延,这些都使农村学校管理难度与日俱增。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家长不重视等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

二、改变偏远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对策

1.建立长效机制,规范学校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前,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制定的管理措施缺乏长效机制,忽视了教师的情感因素,忽视了教师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得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理论知识欠缺,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之中没有被应用起来。由于这些问题的凸显,我们农村教师总是把自己置于被“管”的地位,行动上消极应付、各行其事、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因此,我们在建立管理制度的长效机制上必须用心,既需要用“情感”来管理教师,使他们内心感到温暖,乐于奉献,也需要用“制度”来约束教师的行为,将情感与制度相融合。我们学校近几年来在制定管理制度和措施时就遵循将情感与制度相融合的原则,充分考虑教师的情感因素,将带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作为重要前提,实践证明,将二者很好地结合会更好地推动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

2.学校管理人性化。“以人为本”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前提。管理者要放下架子,深入到教师之中去,尊重教师,与教师同甘共苦。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带动教师。将心比心,以人心换人心,增进理解,加深感情,消除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从内心深处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把自己真正当做学校的一份子,把学校当做一个大家庭。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也要讲求科学性与实效性,掌握学生共性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均得到发展。

3.重视教师专业成长。一所好学校一定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但在我们农村偏远地区,小学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参差不齐,差距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学校的发展。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根据每位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层次、所学专业知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成长方案,只有把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农村学校才会得到发展。

4.营造书香校园,促进学生发展。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极其重要,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必须重视学习环境、学校文化的建设,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学习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是成立一些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兴趣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积极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来。偏远农村地区学生家长文化水平有限,认识存在局限性,对子女的教育不够重视,特别是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家长的教育意识更为淡薄,且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教师不定期对学生进行家访,加强了家校沟通。通过这些做法,家长开始重视教育了,读书无用的错误认识也消除了,推动了我们农村教育的发展。

总之,农村偏远地区小学教育的发展责任重大,道路艰辛,但是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借助国家的大力支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想我们偏远地区小学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论文作者:周生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  ;  ;  ;  ;  ;  ;  ;  

偏远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论文_周生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