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_罗艳萍

关于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_罗艳萍

罗艳萍 福建省安溪县第九小学 362400

【摘要】小学教师对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实践往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很多学校教师的教学意识存在问题,很多家长也都仍然秉承着传统的思想,认为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应该将重点的教学任务立足于学生的学习之上。这种想法直接影响了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实践,导致其教学过程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那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势必有所缺失。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3-176-01

前言

在我国传统的小学教育中,由于受到了应试制度的限制,教师只能将重点放到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上,而音乐作为一个艺术学科,则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虽然我国教育部门已经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艺术培养,但是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学仍然存在着被忽视的问题。在现实情况下,进行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世界音乐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因此,对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具备现实意义。

1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阶段开展音乐教学,主要是因为社会发展较快,文化出现了一定的转变,这也使得很多学生都受到了各类视听艺术的影响,逐渐淡忘了真正的文化艺术。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对艺术的认识存在偏差,错把一些畸形文化、低俗文化当做是艺术,长此以往势必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需要开展音乐教学,而进行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主要意义则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音乐进行欣赏,从而感悟音乐艺术,将学生对低俗文化的注意力转向艺术文化中,净化学生的心灵,达成音乐教育的目的。

2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对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理解不深

很多教师对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理解都不够深,现实中的很多音乐教师都认为,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实施主要就是根据音乐教材教学生演唱,无论是唱得好还是唱得不好都无所谓,毫无疑问这种看法是片面地,学生也不可能对音乐感兴趣而参与到其中。此外,教师对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理解不深,将直接在学生的心理留下“音乐不重要”的印象,这会使其发展过程存在缺失。

2.2教学氛围不佳

很多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氛围都不够好,教师没能够做到对课堂环境进行布置,更不要说播放相关的音乐作品、粘贴符合音乐教学情境的装饰品等等,这导致学生在心理完全对音乐没有兴趣,因此无法专心的参与音乐教学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教师缺乏课题研究

从现实情况来看,小学教师缺乏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课题研究,认为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完全是上级教育部门要求必须要执行的“形式主义”学科,更不要谈针对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参与情况进行课题研究。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3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实践对策

3.1提升教师对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理解

想要保证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效率,需要音乐教师对音乐教学的实质进行充分理解。进行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在完成音乐教材的要求,而是应该将音乐教学的内涵与精神渗透于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欣赏音乐,从而参与到音乐教学中去。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课的同时,要深入挖掘何为音乐教学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以欣赏音乐为手段打动学生。音乐教师必须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并在教学过程中了解欣赏音乐给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找到音乐课程与学生的连接点并对其进行放大,保证教学效果[1]。

3.2通过环境创设营造音乐欣赏课气氛

通过环境创设营造音乐欣赏课氛围,需要教师加强宣传。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音乐欣赏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多了解音乐艺术,而想让学生了解音乐艺术,就必须要加强宣传。宣传的方式可以是很多种,例如,教师对音乐欣赏课堂环境进行布置,粘贴符合音乐欣赏意境的装饰品,同时,也可以改变教室的布置,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欣赏课氛围。这种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又能够让所有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环境产生较好的情感体验。

3.3在音乐课堂上开展课题研究

想要保证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质量,音乐教师就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之前开展课题研究。具体的方法是,教师结合教材要求以及自身对音乐欣赏的理解,寻求与学生息息相关的音乐教学形式,同时,找到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点,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具体理解,明确最适合的音乐欣赏种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参与兴趣。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课题的确立需要多尊重学生的意见,充分以学生为主体[2]。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如何欣赏音乐,还要让学生明确音乐艺术内在的涵义。以《海鸥》这一歌曲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们看到海鸥翱翔于海平面之上的样子,并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记录下来,在音乐课上,听着歌曲,就可以将学生代入到音乐环境之中,间接提升其审美能力。

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实情况下,进行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世界音乐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欣赏课的同时,要深入挖掘何为音乐教学的内涵,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的以欣赏音乐为手段打动学生。此外,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欣赏课氛围。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欣赏课的兴趣,又能够让所有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环境产生较好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蔡之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余红霞.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及其实施策略探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论文作者:罗艳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3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关于小学音乐欣赏课参与式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_罗艳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