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论文_胡翠环

教师如何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论文_胡翠环

新疆伊宁市第二中学 胡翠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用真挚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多一份耐心与信心,使差生感受到爱的期待,优生体会到爱的鼓舞;他们就会把握这情感的维系,化为个人前进的动力。教师还要用心中的完美和优秀来引导学生,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一种用感情默默浇灌的过程。教育是一种以人格造就人格的事业。乌申斯基认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的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在小事之中体现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俗话说:“要给人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教师不但要拥有一桶水,更要成为一眼清泉!?教师只有拥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作强大的后盾,才能更好的分析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只有掌握了了方方面面的知识,拥有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才能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只有具备较深的专业素养,才能起到导向作用,才能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科学知识的内在体系和必然规律。也正是因为拥有了这些,教师的个人魅力才能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得以展现:教得通、教得活、教得巧,学生也能学得快,学得精,学得好!接受知识的过程变得轻松愉悦,让学生体会到校园生活也是在享受生活。我是一位幽默细胞很少的人,但我深知教师的幽默对于课堂的感染力,所以努力的挖掘教材中的幽默因素,设计富有幽默色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首先,以真挚的爱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师爱"是教师必备的人格内容,是教师最基本的心理品质,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凡是伟大的教育家都是充满爱心的人。孔子有"君子学道则爱人"之语。孟子以"仁爱"治天下,对学生何尝又不是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他一生中最可贵的东西就是热爱儿童。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曹铁云、张玉仁等,在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无不谈及对学生一片真挚的爱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民主和人道的时代,教师只有理性地分析不同的学生的心理,以爱心为前提,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也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在平和、愉悦的心态下接受,才能使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时候也存在课堂气氛深闷,找不到调节课堂气氛的好话题。幽默作为一种教学艺术,不是想幽默就幽默得起来的.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其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使学生的欢乐,惊奇,疑惑,受窘的内心活动逃不过自己的眼睛.其二,要有敏捷的思维力,通过观察获得信息之后,能够迅速分析决策,寻找最佳方案.其三,要有良好的情绪自控力,遇事能镇静处置,运筹帷幄,游刃有余.其四,要有幽默的心态,要保持愉快,清新,豁达的心境,从而活跃教学思维.其五,要掌握一定的幽默技巧,掌握丰富的知识,以便临场即兴发挥.此外,教师还需要有过硬的教学本领,否则连课堂都驾驭不了,想幽默也幽默不起来.而且运用教学幽默应注意的问题:1.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幽默的目的.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陶冶情操,修养德性.2.教学幽默应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幽默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积,它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巧妙地创作和使用教学幽默,教学幽默有助于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3.教学幽默应做到适当.教学幽默是一种很美的教学艺术形式,但它的美在于使用适当.适当表现在量与质两个方面.量就是要注意频率.如果一堂课幽默不断,笑声不绝,这样不仅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而且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教学幽默的质,就是教学幽默必须不是低级趣味的,不是单纯为逗乐而幽默,不是过分的玩笑,而是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可见,教学幽默宜精不宜粗。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有感到枯燥,沉闷的时候,这时学生的思维通常处于低潮,如果继续传授知识,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在这个时候若来一点附加的插曲式幽默,则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思维,使教学重新步入正轨.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不断丰富自我,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富有幽默细胞的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

其次,以高尚的品质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教会学生做人",这就需要教师"身正为范"。教师的高尚品质会对学生的情操起到熏陶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大公无私、诚实守信、和蔼谦逊、勤奋敬业、团结协作等品质,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接触中,受到感染和启示。"温、良、恭、俭、让"是孔子所提倡的,今天辩证地看也不失为传统美德。教师的身上若具有这些品质,对学生和谐地与人相处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当今独生子女社会,在一个班集体中,大多数学生个性都特别突出,而这种突出的个性,多是自我意识太强、专横独断的表现,需要教师以成熟的道德品质去平和、去中和、去协调、去感染。这种影响产生的效果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能代替的",它会让学生心中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判断。

再次,以优雅的行为去潜化学生的习惯。优雅的言谈举止是一个人气质美的表现,也可以说是内在美的外化,作为教师应在这方面努力严格要求和完善自己,"身教重于言传"。魏巍在《我的老师》中写道,学生们连老师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这表现出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许多学生在日常行为方面做得很差,老师天天强调,但不见效果,究其原因是有些教师自己在这些方面不检点,乱扔粉笔头,随地吐痰,写字潦草,上课两手叉腰、接打手机,言语不文明等不良习惯,对学生造成负面的消极影响。其实教师优雅的行为之美也是其美好心灵的外化。一个着装大方优雅、言谈风趣、表情丰富、举止得体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美"感受,使不少学生产生"偶像感",不自觉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和教育,改变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最后,以渊博的知识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会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当教师的"道"不"精"、不"深"时,学生势必会产生怀疑,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人格修养,"达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渊博的知识不仅是书本知识,还应包含能引导学生轻松愉悦地接受新知识,在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方法。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遨游知识的海洋时,他们会感到浩瀚无比、缤纷绚丽,定会激起他们刻苦奋进、扬帆前行的豪情.

论文作者:胡翠环

论文发表刊物:《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19

标签:;  ;  ;  ;  ;  ;  ;  ;  

教师如何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论文_胡翠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