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论文_姚琳琳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滨水景观在城市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城市中的滨水景观,不仅能够连接城市陆地与相关水体,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相互融合的公共开敞的空间。为了能够更好地做好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工作,就需要对整个工程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社会效益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本文主要分析了滨水景观的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特点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对滨水区域的分析不是某单一学科所能解决,也不是某一专业人员所能完全理解并决策。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要多学科配合,包括景观规划、景观建筑师、土地和水资源规划者、生态学家、景观设计师等。在大规模的城市滨水区更新改造和在开发过程中,还应尊重地域性特点,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相结合,保护和突出历史建筑的特色,以人为本,让全社会成员都能共享滨水的乐趣和兴趣。由于城市滨水区场所意义内容多样,可以从生活的内容、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发掘,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水景观特色。

1.1 开敞性

滨水景观处于水陆交接位置,具有丰富、多样、开敞的特点。同时在城市的构成方面,滨水景观又是城市中公共、开放的重要空间。从生态的层面上讲,滨水景观的存在又能达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目的。

1.2 文化性

现阶段的城市滨水区,大多在古代有港湾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是城市中建设较早的区域,同时也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的滨水区又有较为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的底蕴。滨水区周围作为重要的生活区域,一定要在设计工作中考虑到文化方面的因素,重塑城市文化。

1.3 生态性

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讲,滨水区作为2种生态系统的交汇地点,一般具有较高的生态敏感性以及物种的丰富性。滨水区的设计建造工作,必将会影响到水陆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活习性。同时,滨水区作为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也起着改善城市气候的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促进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4 多样性

从功能的角度上讲,滨水景观拥有着一定的文化以及旅游、交通的功能。此外,从空间的层次讲,滨水景观拥有着水体空间以及游憩空间等。从休闲与娱乐活动的角度上讲,滨水景观可以提供运动与观光的场所,同时也为一些节庆活动提供了相应的地点。

2实例分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某工程项目原有长约8500m的长线状的堤围,已有的堤围宽度约为6m,堤外的滩涂绿地分布较为不均匀。

2.1 堤围竖向条件以及防洪安全分析

现状中已有的堤围高程在5.40~7.30m,并且总体上呈现出从西到东逐步递减的趋势。此外本工程水道的年水位变化较大,其中,最低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相差3m左右。5年的年平均最高水位达到了3.18m,年平均最低水位为-0.07m。此外,堤围的坡脚部分较为平缓,堤围的滩涂地较易被水淹。因此,易被淹没地区的植物设计应选种耐水植物,主要以设置观赏休闲道路为主,以此减少固定的构筑物和景观小品等设计。(图1为水道的堤围线以及2011~2015年水道的平均最高水位线)。

图1 水道的堤围线以及2011~2015年水道的平均最高水位线

2.2 滨水景观设计

2.2.1 功能设计。在进行本工程水道滨水景观设计工作时,为了响应该城市建设政策,遵从城市景观定位,依托周边的城市地块更新,在功能上设计了滨水生态绿道、亲水栈道、陈村花海、城市舞台广场、旧村码头景观、林间氧吧等景观节点。为了完善景观示范带,还在其周边增加了阳浴场以及稀树草坪等设计,架起了工程水道的主题景观框架。

其次,在设计中还增加了乐活田园、极限乐园、野趣烧烤、儿童游乐场,垂钓天地等居住生活配套景观这样的设计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有效地打造了城市宜居生活滨河景观示范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市民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还可以鼓励市民参与户外的生活,进而实现亲近自然的目标。

此外,在景观设计中主要以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工作为主,突出了城市新城中心滨水景观的公共性和展示性。项目引入了城市阳台景观的设计概念,将置石、灯光等因素与都市的景观阳台紧密结合,完美体现了城市特有的新滨河景观面貌。在进行绿道设计工作时,主要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效地结合堤围与堤外滩涂地,对于一些堤围滩涂地绿道设置有困难的地方,通过借用堤围顶设置绿道的方法,有效地保证了绿道全线无障碍的贯通,尤其是在堤围外侧绿地受限和水道涵闸的地方,设计时使得堤外滩涂地绿道随滩涂地的高程变化,堤围设置斜坡从而可以保证绿道的连通。

2.2.2 生态保护。首先,设计遵循了生态配置与适地适树的原则。在进行树木种类的选择时,主要以本地已有的树种为主,并且在种植时采用多层次的种植方法,实现了植物布局疏密有致,高低搭配的效果。设计响应城市绿化景观的建设政策。以开花植物为主,河滨滩涂地以大面积开花水生植物为主,主要种植再力花、千屈菜、鸢尾、水生美人蕉花海及落羽杉林,部分地段实验性地种植红树林。主要乔木有宫粉紫荆、大腹木棉、蓝花楹、仪花、黄花风铃木、大叶紫薇、细叶榄仁等,结合了“花香水岸”打造特色水岸滨河景观带的理念,极大的提高了滨水景观的设计质量。最后设计工作遵循了保护为主,整体建设的原则。在进行设计工作时,积极保护场地现状优良的植被景观,做好项目整体的建设控制,防止水土流失,水源污染。

2.2.3 文化提升。本工程历史悠久,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花卉之乡。在功能设计中处处融合花乡主题,植物上选择做到四季常绿,四季飞花,配合本地主要花卉,构筑本工程水道“花香水岸”滨水景观,突出花卉文化积淀。

2.3 排水设计

在进行排水设计工作时,一方面通过采用地面渗透排水与管道排水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排水效率。另一方面,设计工作中主要选用的是透水铺砖,如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此外,为提高排水效率,设计中采用利于雨水下渗的铺装方式,如铺装间预留绿化供雨水下渗等。此外,对于雨水的排除主要以下渗和管道排水为主,管道排水口可接入河道,污水则以管道接入市政污水管道。一旦排水设计工作出现问题,将会出现雨天洪涝的问题,影响了城市景观的使用质量,因此在进行滨河景观设计的工作时,一定要做好排水设计工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生态、娱乐、休闲的空间,其设计以及建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功能的发挥以及市民生活需求的满足,因此,滨水景观的设计工作对城市建设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工作时,一定要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同时将生态环境的功能以及滨水文化的氛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进而实现滨水景观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路毅.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6(12)

[2]丁亚琦.自然与人本视角下对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0(6)

[3]王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报,2011(5)

论文作者:姚琳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论文_姚琳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