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论文_陈良琼

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论文_陈良琼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妇幼保健院 四川 内江 642150

高龄产妇是临床妇产科较为特殊的一类群体,即指受孕时34岁以上产妇或年龄>35岁产妇;高龄产妇由于自身因素,宫颈较为坚韧,分娩过程中开宫口缓慢,导致产妇剖宫产发生率较高,且存在较高并发症风险,如:早产、难产、胎儿畸形、胎儿发育迟缓等;此外,高龄产妇由于过度担心胎儿情况,相比于普通产妇,其心理状态更为脆弱,更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不利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大利实施,及初产妇的平均年龄升高,妇产科接诊的高龄产妇人数不断增高,加之国人观念不同,家庭、社会对于孕妇的关注度极高因此,临床中必须对高龄产妇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临床中,医师高超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可有效规避、降低产妇分娩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减少高龄产妇死亡人数,在高龄产妇分娩中医师高超的技术至关重要;同时,护理人员实施科学、认真、细致的护理干预,对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早期预防高危并发症等作用显著。

以往临床产妇护理工作,对高龄产妇主要从生物学角度进行干预,对产妇自身心理状态、家庭因素,及其自身社会特性及整体性的忽略,导致护理工作单一性及护理效果不够理想,造成高剖宫率及产程异常。鉴于此,本文检索大量文献结合自身经验,对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进行总结,具体如下。

生活护理:产妇入院后对其日常生活情况、饮食结构、饮食爱好等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健康饮食指导。叮嘱产妇出现镇痛前,可多摄入易消化、高能量食物,例如鸡汤、牛奶、鸡蛋等,满足产妇分娩过程中能量的所需。同时,对产妇宫缩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产妇出现频繁宫缩,快速向医师报告,并立即禁止产妇饮食,建立静脉通路,根据医嘱对产妇进行输液支持,为产妇分娩提供能能量支持。产妇处于宫缩时间段内,可使其取左侧卧位,有助于胎盘、子宫血供情况的改善及促进,同时尽量保证产妇休息良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早期心理护理:高龄产妇因自身认知有限,以及对胎儿状况的担忧、分娩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分娩前产妇易出现害怕,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严重的消极情绪,不仅对产妇的积极性、信心造成影响,同时分娩过程中增加各类高危并发症发生率,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时,并积极主动与产妇沟通交流,综合评估产妇的认知、心理状况,深刻了解产妇心理需求,对,存在严重消极情绪者,及时予以心理疏导,消除产妇不良情绪,帮助其建立良好、乐观的心理,确保产妇分娩能顺利进行。同时叮嘱家属多与产妇沟通,避免产妇产生孤独感与孤立感,基于足够的家庭关怀与爱,使产妇有足够信心完成分娩;转移产妇注意力。为产妇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舒适的气氛。

呼吸训练指导:护理人员应在产妇分娩前对其进行呼吸指导训练,减轻子宫收缩造成的不适感、转移产妇注意力,确保分娩顺利进行。若产妇宫颈开口至2~4cm时,护理人员因指导其进行胸式呼吸;宫颈开口至8~10cm,指导其采取浅呼吸进行分娩;宫颈开口超过10cm,指导其采取闭气用力呼吸进行分娩。分娩过程中,可根据产妇情况采取哈气呼吸,以减轻宫缩不适及产妇焦虑情绪。

疼痛护理:产妇分娩过时因宫缩带来的剧烈疼痛,极易对产妇信心造成打击;对此临床可给予产妇适当的镇痛支持,同时给予产妇鼓励,帮助产妇顺利分娩。同时为减轻产妇痛苦,转移产妇注意力,找一些介绍分娩的书籍,产妇了解自身会出现哪些生理改变,提前做好心理。对于第一产程疼痛产妇,可吃些巧克力,既能够补充自身体力为后续分娩做努力,同时可转移注意力。若产妇宫口已开3cm,不存在妊娠合并症以及显著的头盆不称产妇,可采取麻醉剂安桃乐气体给予吸入麻醉支持,进而缓解疼痛。

生命体征监测:产妇分娩过程中生理、心理均出现明显变化,为保证产妇安全;分娩过程中应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对产妇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指标进行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定时测量。产妇分娩过程中出现呼吸急促、焦躁不安、呕吐、头晕或血压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告知医师,及时与正确处理。

产后大出血是导致高龄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高龄产妇分娩完成后,应做足充分的抢救工作,以及预防工作。产妇宫颈完全打开后,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输血、输液的顺利,同时对静脉通路密切观察,预防出现针头滑脱等情况,进一步保证产妇安全。

论文作者:陈良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  ;  ;  ;  ;  ;  ;  ;  

高龄产妇的分娩护理论文_陈良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