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陈红琴

陈红琴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镇赵甸卫生院 226332)

【摘要】 目的:探讨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睡眠评分,临床疗效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针对性护理后抑郁、睡眠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够提高疗程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供血不足;头晕;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240-02

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面引起脑功能的障碍[1],临床上将脑供血不足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脑供血不足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临床已较重视,而慢性脑供血不足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短期内难以治愈,该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头痛、头晕等,引发患者紧张、焦虑、抑郁[2],往往会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临床研究表明,针对该类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大幅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我院积极开展此项临床护理,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共计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l~71岁,平均(44.2±5.5)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①脑血管循环障碍,患者有头痛、头晕等症状;②未发现脑部局部病灶体征;③不合并其他严重心肺、肿瘤等疾病。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分析,对发生的不良情况进行及时处置。

1.2 方法

观察组在开展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护理:脑供血不足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头晕不适,患者普遍焦虑、抑郁,睡眠质量较差。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积极针对性的沟通、交流,引导患者正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得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②健康教育: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辛辣食物,戒烟、禁止过度饮酒,让患者能够自觉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③头面部穴位按揉。指导患者进行头部太阳、百合、四神聪等穴位按揉,每天2~3次,每次10分钟,具有镇静,安神,能够增加头部血氧供应等作用。④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引导患者开展适当户外运动,开展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⑤出院指导:叮嘱患者按照指导意见用药,监测血压、血脂,定期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HAMD和PDSI评分改善情况[3]。HAMD量表总分>35分为严重抑郁,总分20-35分为中度抑郁,总分8-20分为轻度抑郁,总分<8分为没有抑郁症状;PDSI量表通过对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进行综合性分析,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l8.0软件进行处理,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

2.2 HAMD评分及PSQI评分比较: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后,患者抑郁、失眠症状明显改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头晕患者开展有效护理措施,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制定及时、合理、有效、科学的护理方案,可从多个方面帮助患者及早的恢复健康,有利于指导患者通过有效药物治疗,进而发挥出药物的最佳疗效,同时能够及时的控制住患者病情发展,缓解或消除病症,减少头晕的发生次数与持续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4]。此外对患者展开适度的运动指导可增强其体质,提高了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能够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率[5],也减少了危险因素诱发疾病的风险,可有效的避免疾病再次发生,进而明显的改善患者预后。

总之,本研究表明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睡眠障碍等不良情绪,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冯玉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指导[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3):138—139.

[2]陶林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干预[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6):707.

[3]吴浩.银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头晕和头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1):2325—2326.

[4]陈金萍.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1,21(34):4344-4348.

[5]徐景波,孟朝兰,王丽华.正负性情绪的自主生理反应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3,69(82):134-135.

论文作者:陈红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8

标签:;  ;  ;  ;  ;  ;  ;  ;  

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陈红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