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理性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理性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方式论文,理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文章就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探讨。文章认为,经济增长方式由于处于不同层次或不同角度的认识而有众多的概念性描述,当前应主要围绕如何实现我国经济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的增长尽快达成基本共识;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是推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握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规律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有条件的,最主要的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历史性任务之后,两个根本性转变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广大实际工作部门和企业界也都在积极筹划如何实现这种转变的举措,这对于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然而,与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不同的是,对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处于不同的层次、站在不同的角度,人们对于诸如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内涵、客观规律性、客观标志、实现转变的条件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若不能尽快达成基本共识,事关能否顺利实现这种转变,以及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会不会付出沉重代价的大问题。为此,深入开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概念问题

目前,在我国较权威的工具书中,一般只有“粗放经营”和“集约经营”的解释,且认为在狭义上限于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描述,后被广义地引申到工业、国民经济及其各部门。如“集约经营”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和科学管理的农业经营方式。”[①a]“后来被引申到其他方面。例如在工业中,把从事精加工,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生产中去,制造出高精尖产品,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综合利用,发挥一物多用、变废为宝等生产活动,称为‘集约经营’。”[②a]又如集约经营“泛指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来提高产品总量的经营方式”[③a]。再如集约经营“指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各种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途径来发展经济的一种经营方式。它与内涵扩大再生产相联系。”[①b]从上述概念看,虽然经营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但从内容上看,与我们现在讲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是基本一致的。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指出:“粗放增长”和“集约增长”是前苏联经济学家在60年代初期创造出来用以分析前苏联经济增长方式的概念,以后才传入我国,前苏联经济学家把包括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这样一组因素形成的产出增长叫做粗放增长,而把由要素生产率提高这样一组因素形成的增长称为集约增长[②b]。吴教授还引用匈牙利经济学家柯尔奈的观点,认为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使用“要素投入增加和要素生产率提高”这样一对概念来表达生产要素投入和产业之间在总产出增长中的因果关系,但从语义上讲,要素增加等于外延,要素生产率提高则与内涵相当[③b]。国家计委经济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认为:“经济增长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因素。”[④b]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建堂博士认为,所谓“增长方式”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关于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统称。”[⑤b]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魏礼群指出:“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指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使用的方式,它决定着生产力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发展状况。”[⑥b]而研究工业经济的资深专家周叔莲教授则更简洁地说:“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生产要素的组合、使用的方法”[⑦b]。而我们如今经常接触到的是更多的成对的概念性描述:如粗放型和集约型、外延型和内涵型、速度型和效益型、数量型和质量型、外延粗放型和内涵集约型、数量速度型和质量效益型……。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概念性描述,是由于人们从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不同认识或理解所致。这里至少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三个层次。就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而言,两者是手段(或途径)与目的(或结果)的关系,按照现代经济学较通行的说法,“经济增长一般是指按一定指标(通常是国民生产总值)测算的经济产出总量的扩大”[⑧b]。而经济增长方式则是具体考察这种“经济产出总量扩大”的部分是通过什么途径或采取什么手段来实现的,因为产出总量是同投入相联系的,于是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就有了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等的概括,同时又引申出与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提高相对应的外延增长与内涵增长的区别,以及对这种投入产出结果作一种质的区分的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增长。进一步思考还可以发现,人们所注重的往往并非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身,而是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果,即追求经济增长的高质量与高效益,用经济学的术语可表述为各种生产要素投入与产出的比率,更确切地说是单位产品投入产出增长率的高低。又由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效益要受到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除了经济的,还有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自然的,如经济的外向型依存度、制度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资源配置有效性的改进)、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等,于是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从现实操作的角度又被扩展为经济发展的问题(因为经济发展涵盖了经济增长)。

为了便于深入地研究,更为了顺利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必要适当地界定一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边界,集中力量来思考和探讨如何实现我国经济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的增长,而把经济增长本身所不能涵盖的、更多地是属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或者是体制的问题,归结到如何实现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上去,以更好地把握中央所提出的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精神实质。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基本内涵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必须首先澄清几个基本的观点。

1.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是相对的

这种相对性,并非单纯表现在那些成对概念上,如粗放与集约、外延与内涵等等。即使是这些成对的概念,也不完全是独立的、可以等同的或完全相对应的。因此,现实呈现的实质是以哪一种类型为主的结论,或者说是对产出增加的那部分贡献份额的大小,于是才有了各种经济增长方式的评判。同时,这种相对性还表现在更为广泛的现实经济生活之中。

就三大产业而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较之第二产业集约化的程度比较低,且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但又不能排除第三产业的某些领域所具有的高度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特征。就第二产业内部而言,服装行业等的集约化程度就比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然而像轿车、飞机制造、微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等则正好相反,由此可以看出,每一个行业都有它内在的规模经济的“度”,且对生产要素的投入组合及质和量都有着特定的要求。

就各地区而言,由于各类资源的丰度、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市场环境等因素,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中西部省份、经济中心城市和一般城市、城市和农村都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模式、重点、途径、措施等等,都需要作出客观的选择。令人关注的是目前各地都在制定“九五”和2010年发展规划,从得到的信息看,各地所确定的支柱产业有着惊人的雷同,如都要大力发展轿车、通信设备、钢铁、石油化工等等,倘若各地都按照这样的展望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那么结果必然是出现新一轮的、较高层次上的产业结构趋同化,论想对投入大、规模大的重化工业进行结构调整,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

2.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是动态的

从纵向看,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增长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后的今天,提出实行集约型经济增长也是客观的要求,完全可以预料到下世纪中期我国的集约型经济增长又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不同的历史阶段(主要是经济发展阶段)对经济增长方式有不同的内在规定性,可以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只是某一特定的时期这种转变更为迫切,从而呈现阶段性的历史发展轨迹,而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需要实现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期。

从横向看,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即使是发展同一个产业或行业,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较,在集约化的程度和内容上、技术的先进性和构成上,也不可能很快达到相同的层次,因为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某些最新的科技成果由于现实基础等综合因素一下子很难在我国形成产业化,或被生产成本所消化,于是我们不得不采用适宜技术,但这种总体状况又不能排除在某一个或某一些领域,可以走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再如同样是发展农业,以色列等国较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农业兴国的路子,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农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至少在技术构成上同农业发达国家有相当的差距。这种横向的比较既是一个相对性,也客观反映了一种动态的变化。

正是这种科学技术动态的发展,才推动了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也才会带来社会的不断进步。因此,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只能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对转变的目标进行动态地选择和确定的过程,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如此,对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部门总体上也同样如此,必须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是分层次的

从宏观层面上分析,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总的来说主要是宏观经济发展的范畴,换个角度说是宏观上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有更为迫切的需求。在宏观层面上需要重点把握经济结构的合理性、经济增长总体上的有效性,以及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选择和确定,同时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保证这些目标的实现。正如李鹏总理在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时指出的那样:“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等各个领域,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的问题都很突出。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当前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①c]我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在于此。为此在宏观上,国家要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并着力做好规划和事先引导,如通过制定一系列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投资政策、信贷政策、外经和外贸政策等等来影响市场主体,同时通过培育和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来为市场主体服务,国家还要通过税收政策、价格政策、国有资产投向的调整等措施,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事中、事后的必要调控。

从中观层面上分析(指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在总体上必须服从中央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和安排,并接受中央的宏观调控,但又必须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保持必要的、合理的冲动,因为这将涉及到如何抓住发展机遇,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潜力和发挥相对优势,及时地调整本地区的经济结构,以实现经济增长向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转变,在这一点上作为地方父母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基本到位的。可现实的问题在于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正确方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地选择和确立适宜的转变目标、途径、策略等,并具体地对市场主体进行引导和服务,是中观层面要冷静思考、慎重决策的重大课题。如果说,今后若有可能出现诸如再来一次重大结构性调整、并付出巨大代价的“潜在危机”的话,问题也将出现在这一中间环节。

从微观层面上分析,由于企业及其产品的千差万别,理论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似乎变得无所适从:如有的企业虽然是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在有市场、有质量、有效益的情况下,即使是以外延增长为主的迅速扩大再生产,对企业来说也是合理的。而有一些企业则具备跨越式发展的各种条件,于是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产品,并提前进入到产业高度化的领域,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步子就可以迈得大一点,从而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会大一点。作为介于这两类企业之间的大量企业,则会因其所处的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生产不同的产品,而呈现出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各样不同组合的发展模式。再如,作为宏观层面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在某个时点上进行判断,但恰恰在这个时间断面上,有些企业正处在为了长远的发展和预期的高效益,宁可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在短时期内投入大量的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这在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前期是很普遍的),但在当时的投入产出效果很不理想的特殊时期,出现了从企业角度看是符合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而从宏观上看却与经济增长方式不合拍的矛盾状态,如此等等。那么,是否就此可以得出微观层面上的企业就没有一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为企业是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实践主体,宏观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必须通过企业来加以实现和体现。作进一步的思考可以发现:在理论上十分复杂的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问题,在企业层面的实际操作上变得十分“简单”,那就是把企业的目标定位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上来。

此外,对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人们又作了发散性的思考:如政府的行政管理、城市的建设与管理、改革的成本控制、社会的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以至于精神产品的生产等等,是否也都有一个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我们感到,对这些活动或行为,若单纯从其经济上的投入产出关系来加以思考或控制的话,那么与宏观上的经济增长倒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基本规律性和客观标志问题

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必然会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继续在发挥作用的特殊条件下,对这种转变的规律性认识,恐怕还需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和提高。我们只能借鉴别人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对一些基本的规律作一些把握,以规避走弯路的风险。

首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经济增长当然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一般来说,由于人们收入的增加会带来消费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了的需求,于是生产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并带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同时出现产业结构升级的现象。其一般的发展轨迹表现为非耐用消费品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高技术工业,在产业方面表现为农业及矿业→制造业→服务业,在生产要素投入方面表现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这样一种此消彼长、此降彼升的过程。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必须首先从总体上把握我们现今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农业基础还十分薄弱,尚有六、七千万人还没有解决温饱的情况下,一哄而上地进入到以生产轿车、通信设备等为主的发展阶段肯定为时太早,因为消费需求还不可能一下子形成。若上述发展阶段的划分成立的话,那么我国从总体上仅处在以非耐用消费品工业为主,向耐用消费品工业过渡;以农业及矿业为主,向重型工业和制造业过渡;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过渡的时期。当然这并不排除在一些发达地区(如东南沿海地区、经济中心城市等)处在更高一层次的发展时期。事实上,在任何一个大国中发展不可能是完全均衡的,在我国更是如此。

其次,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规律性最终是受制于一般经济规律的,从我国现实经济增长的低效率、低质量、低效益状况分析,更为重要和迫切的是对一般经济规律的把握和遵循。为此,我们感到有必要以一般经济规律的要求,来客观把握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正确方向:

如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是一切经济规律的核心规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一切社会的根本任务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正是作为生产力源泉的人力、物力和科学技术力的交互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和积累起来的成果构成科学技术力,而体现科学技术力结晶的知识又通过教育来进一步开发人的智力;科学技术力的提高不断地开发和创造新的物力,而新的人力和物力又进一步扩大了科学技术力的再生产;生产力作用的最终结果,就是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为此,江泽民总书记在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提出要“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①d]抓住了这一条,就是抓住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不管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什么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在这一点上始终是共同的任务,同时也是最艰巨的任务。又如环境(资源)经济规律,一方面揭示出人类所能利用的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于是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节约资源,并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来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的能力,以便不断开发和创造新的资源;另一方面又要求人们高度重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会引起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要使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保持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再如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规律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规律始终是过去一再强调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能违背国民经济整体上的结构、布局等一系列重大比例关系,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必须是有效率和有效益的速度,并且又是按比例发展的速度,难度在于我们如今要从世界经济的格局中去把握这种比例关系,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是一种开放的经济。

鉴于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客观标志,实质上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和评价模式的选择和确定问题。一个好的评价模式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客观地衡量出经济增长方式的状况、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要有利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有利于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当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要求,需要有一个探索、实践、总结、完善的过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行的以产量、产值为核心的评价模式及其指标,实际上已经成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种障碍和误导,同样面临着一个根本性转变的问题。为此,必须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在指标的设计与选择上,除设立必要的绝对指标外,应更多地考虑选择相对指标来进行综合评价,如选择科技经费投入的相对比重指标、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指标、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指标、各类资源投入的质量指标、各类产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程度指标、各行业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程度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指标等等,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层次的不同指标要求,使客观评价的过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条件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有条件的,它涉及到一系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自然的影响因素。

首先,经济增长方式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决定的。当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人均拥有的国民财富和自然资源在世界上处于落后的地位,尤其是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因此切不可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目标,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时必须量力而行。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经济增长中投入多、产出少、资源消耗多、资金占用多、经济效益差的问题。

其次,经济增长方式要受到消费需求变化的影响。比如在消费需求迅猛增加、消费结构频繁变动的时期,企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需要大量的投入生产新的产品,此时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呈现以外延增长为主的特征。而当社会消费趋于平稳增长、消费结构趋于平缓变化的时期,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就需要在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的品种上下功夫,此时总体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会向以内涵增长为主的方向转变。而进入90年代以后的中国消费市场,总体上处在后一个时期,为此必须抓住机遇调整生产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是又不能脱离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规律,在人们的收入水准达不到的情况下,一味地用生产去创造高消费,这类投资的教训也是很深刻的。

再次,经济增长方式要受到与国际经济关联程度的影响。自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后,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关联程度大幅度提高,其对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程度必然会越来越大,对此必须保持足够清醒的头脑。国际贸易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带来产品的差异性,为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且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促成了供给方追求规模经济,又由于规模经济的垄断力量限制了他人的自由进入,于是大大促进了贸易的展开。当今世界的产业梯度转移,是沿着技术密集型(技术要素优势国)→资本密集型(资本要素优势国)→劳动密集型(劳动要素优势国)的轨迹发生和循环的,这种内在规律性是由一个产品在生命周期内,对不同生产要素投入的强度要求决定的。这种理论和现象给了我们两方面的启示:一是影响着(甚至是决定着)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目标的选择;二是在大量引进国外资本和先进技术时,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技术再创新上,否则我们将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不断地引进。在国际经济分工格局的影响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选择一种多元的结构,在国内形成发达地区、经济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不发达地区的再次分工格局。

最后,经济增长方式还要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权制度安排,可以为高效的资源配置和再配置提供充分流动的条件,从而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可以促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形成内在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推动企业去追求经济效益并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所带来的一系列竞争(产品、质量、市场、效益、技术、人才等的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而转变其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免被市场所淘汰,如此等等。而这一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不可能充分具备的,这也是为什么强调了多少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而转不过来的体制症结。在体制背后更为深刻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也将会随着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而发生根本理念上的一系列变化,从而反作用于生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总之,当前应主要围绕如何实现我国经济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的增长尽快达成基本共识;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是推进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把握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规律性,必须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有条件的,最重要的是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注释:

①a 《经济大辞典——计划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

②a 《经济大辞典——工业经济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③a 《财经大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①b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重庆出版社合编:《社会科学新辞典》,1988年12月第1版。

②b③b 吴敬琏:《怎样才能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研究》1995年第11期。

④b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矛盾和对策》,《教学参考》(中共安徽省委党校编),1995年第12期。

⑤b 转引自薛小和:《转变: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之四》,《经济日报》1996年3月11日。

⑥b 魏礼群:《紧紧抓住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个关键环节》,《解放日报》1995年10月16日。

⑦b 木力:《改革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八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教授访谈录》,《现代企业报》1996年3月6日。

⑧b 伍柏麟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①c 李鹏:《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

①d 江泽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

标签:;  ;  ;  ;  ;  ;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变的理性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