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欧阳荣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湖南省 427000

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联合肺炎支原体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为研究对象,根据肺炎支原体检测阳性,分为支原体肺炎组、肺炎支原体阴性分为细菌性肺炎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做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血清肺炎支原体阳性12例,占30.00%,细菌性肺炎28例,占70.00%。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率25.00%,细菌性肺炎的C-反应蛋白阳性率为96.43%,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反应蛋白阳性率较细菌性肺炎低,提示,对小儿呼吸道感染采取肺炎支原体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安全性高,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

支原体肺炎为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支原体肺炎早期的感染症状不明显,且无典型表现,导致患儿症状加重,极易发展为重症肺炎,对呼吸道造成严重侵袭,出现多系统、多器官受损,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近年来,备受临床关注[1]。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且大多数难以早期诊断,导致患儿病情加重。早期诊断,准确作病情判断,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重要价值。在本组研究中,对小儿呼吸道感染采取肺炎支原体、C-反应蛋白联合诊断,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呼吸道感染儿童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根据血常规、临床表现等,根据中华医学会中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诊断[2],肺炎支原体阳性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年龄(4.8±2.3)岁。肺炎支原体阴性,确诊为细菌性肺炎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8个月~7岁,平均年龄(5.2±2.5)岁。纳入标准:6个月~12岁;家长知情同意,配合本组研究者;排除标准: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血液疾病患者;全身性感染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取空腹晨血2ml检验,当天离心血清。采取全自动生化仪、ELESA试剂盒作CRP含量检测,采取免疫比浊法进行CER含量检测。CRP>8mg/L为阳性。肺炎支原体检测,患儿入院后1周,使用ELISA法作血清MP-IgM检测,>1:80为阳性。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所有数据均实施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血清肺炎支原体阳性12例,占30.00%,细菌性肺炎28例,占70.00%。2.1~4岁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41.67%,4.1~8岁为33.33%,明显较其他年龄组高(P<0.05),见表1。

3.讨论

肺炎支原体为介于病毒、细菌之间的常见病原微生物,成为近年来引发小儿呼吸道感染形成的主要病原体。已经有数据证实[3],3.1~12.0岁儿童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率可达35.21%。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2.1~4岁的支原体抗体阳性率为41.67%,4.1~8岁为33.33%,明显较其他年龄组高(P<0.05),与以上数据结果无明显差异。可能与肺炎支原体的感染途径相关。肺炎支原体主要经飞沫传播,人体吸入含有分泌物气体,病原体经呼吸道进入机体,粘膜表面紧密粘附呼吸道上皮细胞,引发粘膜上皮受损。3岁以上儿童因在幼儿园、学校、户外活动场所等人员较为密集地方活动,增加感染机会[4]。因此,其发生率明显较3岁以下儿童多。

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感染性疾病发生后,是极为明显的特异性蛋白,出现感染症状后,会导致其血清中CRP水平明显上升,健康人体内CRP<3mg/L,出现急性炎症后,CRP水平会剧烈上升,36h左右达到峰值,可达正常值1000倍左右[5]。因此,CRP水平是炎症的主要标志物,其本身为非特异性,但是CRP水平与炎症过程、细菌感染、组织坏死呈密切相关性,因此,可将其作为急性期衡量标准。对于机体反应力低下患儿,采取WBC检查时水平无明显上升,也能经CRP检验呈阳性。CRP随感染症状加重而上升,可将其水平变化作为临床炎症治疗效果的主要预测指标。

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细菌性肺炎检测时,CRP阳性率为96.43%,而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可达25.00%。可见,CRP在支原体肺炎检测中,虽然可以获得一定阳性反应,但是明显较细菌性肺炎低。呼吸道感染患儿作CRP检查显示有增高,但是不达阳性标准时,应该了解其是否为细菌感染情况[6]。有学者研究中显示[7],CRP检查在支原体肺炎诊断中检出率显著较肺炎支原体检测低。可见,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检测中,单用CRP检验无法取得较高准确性,需要联合应用肺炎支原体检测,才能有效提高检出率。

综合上述,小儿呼吸道感染早期,未将感染发生原因查明前,采取CRP检验虽然无法有效对感染病原体有效区分,但是其检验敏感度显著较一般检查高。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在1周后会有IgM类抗体形成,3周左右达到峰值,随后逐步下降,其潜伏期为2周左右,大多数患儿已经出现明显症状,因此,采取肺炎支原体检测具有较高准确率。采取CRP检查与肺炎支原体联合对呼吸道感染患儿作早期诊断,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强化临床用药安全性,有利于患儿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宁,毛小琴,撒亚莲等.PCT、CRP在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3):463-464.

[2]袁平宗,汤雪彪,张孝智等.21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C反应蛋白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2038-2039.

[3]周凤林.儿童呼吸道感染中C-反应蛋白的临床鉴别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15-256.

[4]苏秀丽.C-反应蛋白在鉴别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3):279-280.

[5]潘满冬,俞祥玫,蔺际等.联合检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7):967-969.

[6]冯睿婷,李秀明,朱芳等.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社区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6(14):33-34.

[7]房凤梅.浅析PCT、CRP在诊断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4,52(14):47-48.

论文作者:欧阳荣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C-反应蛋白肺炎支原体联合检测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论文_欧阳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