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机失调对脾胃的影响论文_乔洵

气机失调对脾胃的影响论文_乔洵

福建中医药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0

【摘 要】在中医看来,脾胃为人体气机运行的枢纽,脾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从而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精微的输布。脾气宜升胃气宜降。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临床多与肝气郁结,脾土得不到肝木的疏泄有关。故临床用药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常稍佐疏肝胆之气的药以辅助脾胃升降之气。

【关键词】脾胃;胃炎;升降;疏泄;不换金正气散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幽门螺旋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多缺乏特异性症状,若有症状发生,临床表现多为消化不良的症状,如饭后饱胀,嗳气,泛酸等,或伴有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中医认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络痛)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痞),属"胃脘痛","腹胀","嘈杂","心下痞满","痞证"。[]

《黄帝内经》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即脾、胃、肺、膀胱都参与了水液代谢和气血津液的生化,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其中脾气主升,是指升清是其重要功能,而“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清”的吸收和上输,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使全身得到营养,故说“脾宜升则健”。胃气主降,即在胃气的作用下,让腑浊气下降。其义有三:一为胃气的布散,胃动的移行方向,皆以向下为顺;二为由口腔经食管所转输的食团,能顺利人于胃腑内;三为胃中食糜能下输入小肠,以进一步腐熟与化物。故胃腑之气以降为顺,乃是重要的生理特性之一。故说“胃宜降则和”。在生理上,脾胃升降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输布,化生精微,灌溉四旁。所以脾胃正常生理功能的实现是脾升胃降的结果。同时脾胃升降还主持着肝、心、肺、肾四脏的升降。反之,其余四脏的升降也对脾胃的升降产生影响。其中,肝主疏泄。对脾胃的气机升降起到了重要作用。[]

肝主升,“肝气宜升,然非脾气之上行,则肝气不升”,[]说明肝之升有赖于脾之升。反之脾胃的升降功能也有赖于肝胆之气的升发、疏泄才能升升不已,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对胃的通降起到了支持的作用,胃的通降可制约肝疏泄太过,二者一升一降,相辅相成。叶天士认为“阳明胃土,独挡木火之侵辱,所以制其冲逆之威也;胃土大虚,中无砥柱,俾厥阴风木之威横冲震荡,中流砥柱,斯肝木凝然,则知培植胃土乃治病法程”。可见生理情况下,肝木的冲逆之气可被胃土抵挡。可看出胃对于肝的制约作用。反之,可以理解肝对脾胃的升降也起到了调节的作用。而在病理情况下,“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

“阳明胃土,独挡木火之乘辱,木火一旺,首犯胃土,木乘土位,阳明必虚。胃厚可制肝逆,胃虚制约不力,必遭乘克。胃有浊邪,阻滞气机,引动肝木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关系类型主要有厥阴盛冲逆阳明和阳明虚厥阴来乘两种。如医案中提到肝风内扰,阳明首当其冲肝风鸱张,胃气必虚”。[]可见在病理状态下,气机郁滞以肝为首,治胃不忘调肝。

所以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为:1、邪实:外感寒邪称虚入府,留于胸腕;饮食无度食积难消;情志刺激气机郁滞。2、正虚:脾胃阳虚,脾运不健;胃纳呆钝。病位:脾胃。病机看似与肝胆无关,实则密切相关。若肝木过盛则横犯胃土。若胃土虚弱,则其制约肝木无力。总言之,一切病因皆造成了气机的阻滞,气化不行,而食积痰饮等病理产物,随即产生,故慢性胃炎的病人大多本虚标实。病程初期,多实,病在气分,久病多虚或虚实夹杂或寒热错杂,病在血分,“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气分主症表现为:胃脘胀痛,时作时止,痛无定处,嗳气或矢气可减轻,因为揉按气散则痛减。血分主症表现为: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舌质紫暗沉无光泽。寒主症表现为:隐痛,喜温,畏冷,四肢不温,舌淡苔白。热主症表现为:胃脘痛,喜冷饮,口干或苦,,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多数。

胃痛“初病在气,久病入血”,治疗以调气法为主,调气不应则和营。主要有五个方面:1、调补气血2、调和升降3、调理脾胃4、调气以疏肝泻肝5、调气以活血化瘀。吾常用平胃散加减以治疗脾胃疾病,若有寒湿常加藿香、半夏,若有湿热常加生姜、黄连、黄芩,若有气机郁滞偏寒加木香、香附,化热则用金铃子散。肝气郁结嗳气频作用柴胡、青皮、陈皮,若肝气横逆犯胃,连胸胁闷痛则用柴胡、郁金。特别指出“通降”是治疗胃炎之大法。慢性胃炎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这个病机是共同的,当疏其壅塞,消其郁滞,并承胃腑下降之性祛郁生新,若气滞实证,应理气通降,即使脾虚气滞,仍应用陈皮、青皮、香附、川芎等行气通降,后酌加小量黄芪、党参、白术固本补虚,反收以通为补的效果,若胃中灼热大便秘结则通泄腑热,若胆胃不和,胆汁反流,则降胃利胆,若胃阴不足,则滋阴通降,若中气不足脘腹痞满宜升清降浊,若湿滞中焦舌苔厚腻则化湿通降。

在治疗慢性胃炎中,中医从整体考虑,不仅治疗脾胃,同时也注意通过调理肝胆之气助气机运行通常。吾在临证中发现不换金正气散加失笑散效果甚好,这类疾病中当以和胃通降为先,因唯有当胃的受纳、消食、和降功能得以发挥,脾才可以使其化生、运化、衍生、净化之功,《诸病源候论》的"胃受谷而脾磨之,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正是此意。然而临床还需结合具体情况辨证治疗,不可局限此方:

苍术8g 厚朴12g 陈皮8g

茯苓18g 白术18g 半夏8g

藿香8g 五灵脂10g 蒲黄10g(布包)

炙甘草8g

此外,中医注重整体情志养生疗法治未病的思想,应平时少吃刺激食物,如辛辣,生硬,过热,过冷,粗糙,不易消化之食物,饮食需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平衡,多选择高蛋白食物,高纤维素食物,如瘦肉类,禽蛋类,豆和豆制品类,水产类,蔬菜水果,粗粮等,一般认为牛奶,鸡蛋清,豆浆,浓米汤,烂稀饭,山药粥有保护胃黏膜之效,宜经常服用。另,中医尚发现蒲公英为治疗胃炎的要药,赤石脂亦可保护胃黏膜,白芨和乌贝散亦常用来治疗胃炎,临证需辨证治疗,且中西医结合,或可收取良效。

论文作者:乔洵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气机失调对脾胃的影响论文_乔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