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中的“固定工资”:经济史视角下的分析_二元经济论文

二元经济中的“固定工资”:经济史视角下的分析_二元经济论文

二元经济中的“不变工资”——经济史角度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角度论文,工资论文,经济史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经济史角度研究英、日、中三国二元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劳动工资变化,可以得出:“不变工资”只是二元经济转轨的某个时段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就二元经济转轨全过程来看,劳动工资必须随着经济增长逐渐提高;它是社会产品实现的前提,否则,国内市场扩大、社会再生产正常循环及经济增长将无法实现;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劳动工资上升的基本前提,但后者能否提高,还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的力量对比。在机械化生产与现代工厂制度下,有组织的劳资集体谈判机制是实现劳动工资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增长的必要条件,劳资集体谈判机制及政府公正处理劳资关系不是对市场均衡的干扰,而是市场经济中实现劳动力与产品市场一般均衡、社会再生产正常循环,以及经济增长的必要制度安排。

      对英、日、中三国的经济史的研究可以发现,在长达百年以上的二元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非熟练劳动力实际工资相应上升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早就指出:社会产品实现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前提条件,只有实际工资保持上升,才能使国内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从而使增长的社会产品得以社会实现。刘易斯模型假设的消费不变,投资不断上升的资本积累模式,在三国的经验事实中找不到支持的证据。在二元经济的长期增长中,消费和投资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比例。储蓄率提高,也不是低工资的结果,相反,正是实际工资的加速增长,才使得储蓄率得以提高,与产出的迅速增长相辅相成。实际工资的上升是保证二元经济转为一元经济的必要条件。

      因此,实际工资伴随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提高,是实现二元经济转型的唯一途径,也是任何经济体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本前提条件、这是历史的必然。当然,这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将以何种方式实现,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主动选择。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英国和日本,它是经过了较长时间剧烈的社会对抗,以相当大的社会代价方才得以实现的,在实现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厂商都比较被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应当吸取教训,主动去实现它;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有理由、有必要,而且有条件、有能力做得更好。不然还有什么后发优势,谈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

标签:;  ;  ;  

二元经济中的“固定工资”:经济史视角下的分析_二元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