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K-8222K全自动白细胞五分位血液分析仪试剂的开发与应用

MEK-8222K全自动白细胞五分位血液分析仪试剂的开发与应用

一、MEK-8222K全自动白细胞五分群血液分析仪试剂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丁远超[1](2017)在《普及型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设计》文中认为血液分析仪是医疗单位中广泛使用的医疗设备之一,并且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科研等方面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发展进程。因此研制一款低成本、易维护、集成度高及性能稳定的普及型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本文介绍了血液分析仪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缺陷,并介绍了常用的血液检测技术。现有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具有整机成本高昂、激光检测系统复杂、维修困难、仪器使用成本高等不足。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在综合国内外血液分析仪设计优缺点的基础上,完成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设计。本课题优化了液路系统的设计,使其机械结构简单,管道总长更短,更节省试剂,降低了仪器的使用成本;采用合作公司的专利技术光学系统,摈弃了现有激光型五分类血液分析仪中所必需的复杂流体聚焦系统和昂贵的流式细胞盒,降低了仪器的生产成本,并且该光学系统优化了白细胞的检测方法,减少试剂种类,降低使用成本;设计了由管理级工控板和基础级FPGA组成的硬件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和4层PCB设计,高度集成化的硬件系统能降低硬件故障率,从而减少硬件维护成本;并设计针对此系统的上下位机软件系统,使整机高度协调的工作。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是:完成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整机的设计。应用专利技术光学系统,优化液路系统,设计硬件控制系统,并完成上位机和下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整机设计使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在满足使用标准的前提下降低仪器的生产及使用成本。该仪器的研制对于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普及、促进疾病诊断和预防工作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袁清波[2](2017)在《细胞分类计数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影响着对生物医学信号的检测、识别以及生物图像信号的处理等方面。从光学显微镜到电子显微镜,从CT到MRI(核磁共振)可见一斑。随着电子通信、信号处理、微芯片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生物医学中所碰到的一些难题,如何将前者的算法、处理方法运用到后者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成为本文研究内容。细胞分析仪是诊断常见疾病的一种重要仪器,其中对红细胞、白细胞的分类计数是其一个关键性性能技术指标。当人体感染某些疾病时,血液中不同种类的细胞的数量和细胞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医护人员可以凭借细胞分析仪尽早发现并量化这些数量的变化和形态的改变,越早的发现越有利于治疗。但目前商用细胞分析仪生产成本过高、设备仪器体积过大和细胞检验步骤过于繁琐等局限性都极大的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低价高效微型便携的细胞分析仪逐渐成为火热的研究方向。本文以细胞分析仪(细胞的检测、分类识别、计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从细胞接触成像、ELM算法、微流控技术、Coulter原理、磁珠实验等几个方面来研究相关技术,提出相应的基于接触成像的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和基于带磁微珠的细胞分类计数方法,并与目前商用细胞分析仪进行比较分析其性能,在达到临床诊断要求的精度的情况下可以极大的降低设备成本、简化细胞检测工序。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简单便携式低成本的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同时本文的研究方法可以应用在更广泛的领域,例如可用于对类细胞物体的识别计数和对经过特殊处理后的粒子的检测(环境保护方面)等。

赵鹏[3](2015)在《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控制系统开发与优化设计》文中提出随着检测技术以及嵌入式系统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含量较高的新型血液分析仪不断应用于临床血液检验中。本文结合了具体产品的研制过程,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开发实现。系统采用朗伯-比尔定律检测血红蛋白,基于电阻抗法检测红细胞/血小板,运用化学染色技术+激光散射技术测定白细胞内容物。控制系统采用ARM-DSP组成的双处理器架构。其中DSP控制器采用前后台控制模式,ARM处理器移植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二者通过SPI接口完成通信,实现了细胞的计数与分类检测。本文首先阐述了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发展现状、关键技术的应用,分析了血液分析仪系统的产品需求,给出了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与设计方案;然后详细讨论了基于DSP控制器的控制机软件设计实现与优化,通过执行结构的控制、通道信号的计数与分类检测实现分析过程的自动操作,并将采样得到的数据通过SPI通信传输给ARM处理器;接着提出了基于ARM处理器的管理机软件设计实现与优化,通过定制设备驱动、使用MiniGUI图形接口中间件和SQLite嵌入式数据库,完成数据分析与管理、人机交互等任务。文中给出了28项基本血细胞参数的分析和分类图形的处理显示模块的实现,论述了人机友好的交互界面设计原理和完善的数据管理方式;还设计并实现了系统高级通信与管理接口,完成了自动进样系统与联机软件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最后给出了系统的测试与性能分析,表明系统实现了基本功能设计,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快速性。

龚莹[4](2014)在《基于HHT-SVM的血细胞识别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血细胞计数,是临床上判断有无疾病、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的主要依据。目前国内大多数血细胞分析仪采用库尔特原理对血细胞进行检测。然而,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结伙”、“溜边”现象会使形成的血细胞脉冲形态异常。传统的脉冲计数方法无法识别这类形态异常的血细胞脉冲,从而产生误计或漏计,影响血细胞计数的准确性。因此,血细胞信号的准确分类与识别对血细胞精确计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血细胞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当前血细胞计数与识别所面临的问题,并分别阐述了Hilbert-Huang变换(Hilbert-Huang Transform, HHT)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研究进展和现状。其次,介绍了血细胞脉冲信号的采集原理和采集、预处理过程,并分析了多形态血细胞信号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然后,分别阐述了Hilbert Huang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的相关理论。介绍了Hilbert Huang变换的基本原理、两个核心算法、分析流程以及该方法在时频分析中的优势性。概述了支持向量机的理论基础、分类原理及分类算法,并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多形态血细胞信号识别问题,本文在比较分析了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和分类方法后,设计了一种基于Hilbert Huang变换和多分类支持向量机的识别算法。根据血细胞脉冲信号的时域特点,选择脉冲宽度、高度、峰谷比和陡度作为信号的时域特征。用Hilbert Huang变换提取血细胞信号的第25阶IMF分量的谱质心和能量贡献率作为其频域特征,与时域特征一起构成血细胞的特征向量。根据血细胞的特征属性和类别数,设计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多类分类器,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确定分类器的结构、分类算法及相关参数。通过LibSVM软件仿真,表明该算法对多形态的血细胞脉冲信号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临床测试结果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成果是:通过对非线性、非平稳、形态多样的血细胞信号识别算法的研究,解决了传统脉冲计数法漏计、误计、识别精度低的问题,为解决血细胞分类计数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有益尝试,对于打破国际品牌血液分析仪对核心技术的垄断和促进国产血液分析仪的进一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贾妙兴,陈飞,汤浩舟[5](2012)在《血细胞分析仪国产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检测结果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国产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随机采用181名体检者标本,分别用国产试剂、进口原装试剂进行检测,检测22项参数,4h内检测完毕。结果两种试剂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容积、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数、嗜酸粒细胞百分数、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容积等具有相关性(r>0.975),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百分数、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嗜碱粒细胞百分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无相关性(r<0.975)。两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淋巴细胞百分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嗜碱粒细胞绝对值、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容积、嗜碱粒细胞百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单核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百分数、嗜酸粒细胞绝对值、嗜酸粒细胞百分数、血小板压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两种试剂检测的主要参数具有良好相关性,但两种试剂的参数配对试验有差异,故国产试剂必须通过校准、比对才能使用。

李海玲[6](2011)在《血常规分析仪测量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细胞检查是临床医学校验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查项目之一。血常规分析仪是用来测量单位容积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等参数的仪器,这些参数对临床病理分析和临床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大中小型医院中应用已比较普遍,但国内使用的血液分析仪均为引进国外设备,价格昂贵。因此,血常规分析功能完善、分析准确、价格适合国内中小型医院的血常规分析仪的研制迫在眉睫。本论文首先介绍了血常规分析仪的概况和分类,介绍了血常规分析仪用电阻抗法进行细胞计数及体积测量和用比色法测定血红蛋白浓度工作原理,结合全血常规分析仪的国内外发展状况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意义,叙述了血常规分析仪的原理、组成及其工作过程,重点论述了血常规分析仪测量控制系统设计。血常规分析仪的测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两部分。从硬件角度来看测量系统十分庞杂,输入输出量多,对操作的时序要求严格。主要有血细胞的预处理和检测电路设计;血常规分析仪的液路系统和工作流程设计;液路部分的控制电路设计,主要是步进电机、电磁阀的控制电路;选择uPSD3334单片机作CPU。在硬件电路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分析仪的功能要求完成了控制软件的设计,例举了相关软件流程图,通过对血常规分析仪测量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进行了调试和性能检验,证明了控制系统可以满足血常规测量的要求。最后针对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

伍柏青,傅新文[7](2011)在《当代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技术原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电阻抗原理被发现,最初只能进行细胞计数,以后才逐渐改进为对白细胞进行二分群、三分群。美国科学家库尔特采用电子阻率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了世界第一台电阻抗三分群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次将白细胞分为了大细胞群、中间细胞群与小细胞群,并应用于临床,开创了血细胞分析的新纪元[1]。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三分群血细胞分析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局限及缺陷日益明显,

刘厚明,高敏,陆加刚,李志明,单万水[8](2011)在《BC-55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临床试验验证》文中认为目的对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BC-55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简称BC-5500)进行临床试验验证,评价其检测效果。方法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评价标准对BC-5500的本底、携带污染率、重复性、线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结果 BC-5500的本底、携带污染率、重复性、线性和相关性检测的结果都在ICSH和NCCLS允许变动范围内。结论 BC-5500具有极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性能稳定,功能实用,完全能够满足临床实验室的使用要求。

周亚莉,吕虹,张国军,康熙雄[9](2011)在《医学检验仪器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文中指出目前在医院检验科的各个专业组都有相应的自动化仪器,且越来越高。本文以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PCR仪、高通量检测仪器为例,简单回顾我国医学检验仪器的发展历程。

迟伟群,姚玉虹,师静霞[10](2010)在《SYSMEX系统血细胞分析仪用全血质控品的研发》文中提出目的研制国内用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室内质控品。方法分离正常新鲜健康人全血,将分离出来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中分别加入已准备好的相应比例的固定剂,固定后分别洗涤,然后混匀,再加入一定量的细胞保养液,制成白细胞五分群质控物。结果稳定性实验显示,室温(2025℃,相对湿度20%50%)可稳定至少3天;长期稳定性实验显示,冰箱冷藏(28℃)可以稳定6个月;均一性检测结果显示所采用的方法均一性良好,无明显差异。结论该制备品可以作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的室内质控品。

二、MEK-8222K全自动白细胞五分群血液分析仪试剂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K-8222K全自动白细胞五分群血液分析仪试剂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普及型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血液分析仪的分类及功能
        1.2.1 血液分析仪的分类
        1.2.2 血液分析仪的功能特点
    1.3 血液分析仪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1.3.1 血液分析仪的发展现状
        1.3.2 血液分析仪的发展趋势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及方法
    2.1 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2.1.1 常用血细胞检测技术
        2.1.2 红细胞、血小板检测原理
        2.1.3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2.2 血液分析仪的基本结构与工作流程
        2.2.1 血液分析仪的基本结构
        2.2.2 血液分析仪的工作流程
第3章 血液分析仪整机总体设计方案
    3.1 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
        3.1.1 机械结构部分
        3.1.2 电气部分
        3.1.3 液路部分
        3.1.4 激光部分
    3.2 硬件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3.3 软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3.3.1 下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
        3.3.2 上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
    3.4 血液分析仪性能及功能指标
        3.4.1 功能指标
        3.4.2 性能指标
第4章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机械系统的设计
    4.1 机械结构的设计要求
    4.2 液路系统的设计
        4.2.1 液路结构
        4.2.2 自动进样定量装置
        4.2.3 空间和试剂恒温装置
    4.3 激光系统的采用
        4.3.1 激光系统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4.3.2 激光驱动电源的设计
第5章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硬件控制系统的设计
    5.1 硬件控制系统的组成
    5.2 硬件控制系统的实现
        5.2.1 电源驱动系统
        5.2.2 微信号处理电路
        5.2.3 电机控制电路
        5.2.4 采样与存储电路
        5.2.5 电磁阀控制电路
        5.2.6 FPGA与工控板通讯电路
        5.2.7 FPGA的配置电路
        5.2.8 其他功能电路
        5.2.9 多层电路板的PCB制板
第6章 血液分析仪软件系统的设计
    6.1 下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
        6.1.1 下位机软件设计流程
        6.1.2 下位机软件模块化设计
    6.2 上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
        6.2.1 上位机软件系统的组成
        6.2.2 上位机软件系统功能
        6.2.3 数据的获取和处理
        6.2.4 数据管理与输出
        6.2.5 软件实现效果
第7章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运行效果
    7.1 仪器运行情况
    7.2 市场应用效果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课题主要完成的工作
    8.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细胞分类计数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安排
        1.3.1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1.3.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细胞检测分类的常用方法及计数原理
    2.1 细胞检测分类的基本方法
        2.1.1 体积、电导、激光散射检测分类法
        2.1.2 电阻抗、射频与细胞化学联合检测分类法
        2.1.3 多角度激光偏振光散射检测分类法
        2.1.4 采用图像分析的单纯细胞检测法
    2.2 细胞计数的主要原理
        2.2.1 库尔特计数的基本原理
        2.2.2 图像法的基本原理
    2.3 常见细胞分析仪
        2.3.1 电阻型分析仪
        2.3.2 激光型分析仪
        2.3.3 图像型分析仪
        2.3.4 综合型分析仪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接触成像的微流控细胞分类计数研究
    3.1 流式细胞仪从非成像到成像的发展
        3.1.1 非成像流式细胞仪的局限
        3.1.2 成像流式细胞仪的优势
        3.1.3 ELM-SR处理法的优势
    3.2 接触成像微流控细胞计数方法构成
        3.2.1 方法总述
        3.2.2 微流体通道制作
        3.2.3 微珠和细胞样品制备
        3.2.4 微流控细胞仪设计
    3.3 细胞分类与计数方法
        3.3.1 基于ELM-SR的细胞分类识别
        3.3.2 基于时间差分法的细胞计数
    3.4 性能分析
        3.4.1 细胞计数性能分析
        3.4.2 分类计数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磁珠实验的细胞分类识别计数研究
    4.1 磁珠法的优点
    4.2 磁珠分类计数原理
    4.3 实验
        4.3.1 实验环境
        4.3.2 细胞培养和磁珠结合
        4.3.3 磁珠量化
        4.3.4 细胞活力测定
    4.4 性能分析
        4.4.1 设备校准
        4.4.2 细胞活力检测
        4.4.3 磁性结合的检测
        4.4.4 靶细胞传输时间延迟分析
        4.4.5 磁珠测定法检测靶细胞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识别和计数研究
    5.1 基于PCB的优势
    5.2 检测计数
        5.2.1 原理
        5.2.2 材料和方法
    5.3 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3)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控制系统开发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血液分析技术简介
        1.2.1 血液分析技术概述
        1.2.2 血液分析技术发展现状
        1.2.3 血液分析技术发展趋势
    1.3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概述
        1.3.1 血液分析对象
        1.3.2 血液分析三分类与五分类的区别
        1.3.3 分析仪半自动与全自动的区别
    1.4 嵌入式技术在血液分析仪中的应用
        1.4.1 嵌入式技术概述
        1.4.2 嵌入式技术在血液分析仪中的应用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系统功能需求与设计难点
        2.1.1 分析仪检测参数
        2.1.2 分析仪功能需求
        2.1.3 分析仪控制系统设计难点
    2.2 血液分析仪关键技术
        2.2.1 红细胞和血小板分析技术
        2.2.2 血红蛋白分析技术
        2.2.3 白细胞分析技术
        2.2.4 其他关键技术
    2.3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3.1 系统总体架构
        2.3.2 硬件平台设计
        2.3.3 软件平台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控制软件设计实现与优化
    3.1 控制机数据采样方案
        3.1.1 输入信号的数据转换与类型分析
        3.1.2 输入信号的控制操作与数据采集过程
    3.2 计数测量流程控制
        3.2.1 检测系统概述
        3.2.2 外部ADC采样模块
        3.2.3 McBSP同步串行接口
        3.2.4 细胞检测数据保存处理
    3.3 控制机SPI通信
    3.4 测量控制过程优化
        3.4.1 步进电机运动存在问题
        3.4.2 原有步进电机参数管理方案
        3.4.3 步进电机优化方案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管理软件设计实现与优化
    4.1 管理机数据分析与管理方案
        4.1.1 管理机的数据转换与类型分析
        4.1.2 管理机的数据分析与架构
    4.2 管理机数据分析处理与输出管理
        4.2.1 数据分析与管理概述
        4.2.2 数据分析与处理
        4.2.3 SQLite数据库管理
        4.2.4 数据的人机交互
        4.2.5 报表打印
    4.3 系统维护与参数管理
        4.3.1 系统维护单元
        4.3.2 系统参数设置
        4.3.3 定标修正因子
    4.4 质控软件优化
        4.4.1 常见质控方法与应用
        4.4.2 质控管理软件优化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级通信与管理接口设计与实现
    5.1 自动进样系统接口设计
        5.1.1 自动进样系统概述
        5.1.2 自动进样系统工作过程
        5.1.3 自动进样系统接口实现
    5.2 联机软件接口设计
        5.2.1 联机软件概述
        5.2.2 联机软件的软件平台
        5.2.3 联机软件接口实现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6.1 软件测试
    6.2 系统集成运行与性能分析
    6.3 本章小节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基于HHT-SVM的血细胞识别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和意义
    1.3 血细胞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1.3.1 血细胞计数方法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1.3.2 血细胞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1.4 Hilbert-Huang 变换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1.5 支持向量机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血细胞信号分析
    2.1 库尔特原理概述
    2.2 血细胞信号采集与预处理
    2.3 血细胞信号类型
第3章 Hilbert-Huang 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理论概述
    3.1 Hilbert-Huang 变换
        3.1.1 Hilbert-Huang 变换基本原理
        3.1.2 Hilbert-Huang 变换流程图
        3.1.3 Hilbert-Huang 变换的优越性
    3.2 支持向量机
        3.2.1 机器学习问题
        3.2.2 统计学习理论
        3.2.3 支持向量机理论
        3.2.4 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血细胞特征分析和提取
    4.1 特征提取方法分析
        4.1.1 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
        4.1.2 小波变换(WT)
        4.1.3 Wigner-Ville 分布
        4.1.4 Hilbert-Huang 变换(HHT)
        4.1.5 特征提取方法比较
    4.2 血细胞特征提取
        4.2.1 基于时域的血细胞特征提取
        4.2.2 基于 HHT 的血细胞特征提取
        4.2.3 血细胞特征向量的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血细胞分类器的设计与识别算法的实现
    5.1 LibSVM 软件
        5.1.1 LibSVM 软件简介
        5.1.2 LibSVM 软件的一般使用步骤
        5.1.3 LibSVM 软件的使用方法
    5.2 数据样本集的建立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预处理
    5.3 多类分类器的设计
        5.3.1 分类算法的选择
        5.3.2 分类器参数的选择
    5.4 多类分类器的训练与检验
    5.5 血细胞识别算法的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血液分析仪软件系统的实现
    6.1 软件系统的组成
    6.2 软件系统功能部分的实现
    6.3 软件系统数据处理的实现
    6.4 软件系统实现效果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血细胞分析仪国产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
    1.3 试剂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同一标本不同试剂检测结果分析 见表1。
    2.2 国产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检测结果配对比较 见表2。
3 讨 论

(6)血常规分析仪测量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血常规分析仪
        1.1.1 血常规分析仪概述
        1.1.2 血常规分析仪的分类
    1.2 血常规分析仪的发展状况
        1.2.1 血常规分析仪的发展
        1.2.2 白细胞分类技术的进展
        1.2.3 国内发展状况
    1.3 研究的意义及论文内容安排
2 血细胞检测原理
    2.1 血液中各成分的正常含量及其影响
    2.2 血细胞计数原理
    2.3 电阻抗法计数相关数据计算
    2.4 血细胞分类计数原理
    2.5 白细胞分类原理
    2.6 血红蛋白测量原理
3 血常规分析仪测量系统的工作流程
    3.1 管路系统设计总框图
    3.2 血细胞定量装置原理
    3.3 压力泵及抽吸原理
    3.4 血常规分析仪测量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3.4.1 主流程图
        3.4.2 清洗液路和池子
        3.4.3 取样和洗针
        3.4.4 WBC 池加样
        3.4.5 RBC 池加样和 WBC 池加溶血剂
        3.4.6 排空玻璃管
4 血液分析仪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4.1 电路结构设计
    4.2 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4.2.1 高精度恒流源
        4.2.2 微弱信号放大电路
    4.3 峰值保持检测电路
    4.4 定量管电路
    4.5 光电比色放大电路
    4.6 步进电机控制电路
    4.7 电磁阀控制电路
    4.8 CPU 选择及主要功能简介
        4.8.1 电路中 uPSD3334 的应用
        4.8.2 uPSD3334 内部集成 ADC 简介
        4.8.3 uPSD3334 内部 PCA 相关寄存器简介
    4.9 电源模块设计
5 血液分析仪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5.1 主流程图设计
    5.2 RBC 计数相关中断子程序流程图
    5.3 WBC 计数子程序流程图
    5.4 血红蛋白检测子程序流程图
    5.5 电机动作子程序流程图
6 测量控制系统的调试
    6.1 硬件调试
    6.2 软件调试
    6.3 系统联调
7 总结
    7.1 设计总结
    7.2 设计的进一步改进
    7.3 设计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当代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技术原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法
    1.1 VCS法
    1.2 多角度偏振光激光散射技术
2 物理-化学法
    2.1 流式细胞法、激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相结合技术
    2.2 激光散射和过氧化物酶染色相结合技术
    2.3 双鞘流技术和细胞化学染色法
    2.4 迈瑞激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3 图像分析法

(8)BC-55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临床试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2 临床标本
    1.3 方法
        1.3.1 一般性能临床验证试验
        1.3.2 相关性检测
2 结 果
    2.1 一般性能临床验证试验结果
    2.2 BC-5500与SF-3000相关性检测结果
    2.3 BC-5500白细胞分类与显微镜镜检分类结果相关性分析 见表2。
3 讨 论

四、MEK-8222K全自动白细胞五分群血液分析仪试剂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普及型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设计[D]. 丁远超. 南昌大学, 2017(02)
  • [2]细胞分类计数方法的研究[D]. 袁清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2)
  • [3]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控制系统开发与优化设计[D]. 赵鹏. 东南大学, 2015(08)
  • [4]基于HHT-SVM的血细胞识别算法研究[D]. 龚莹. 南昌大学, 2014(02)
  • [5]血细胞分析仪国产试剂与原装配套试剂检测结果分析[J]. 贾妙兴,陈飞,汤浩舟.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10)
  • [6]血常规分析仪测量控制系统设计[D]. 李海玲. 中国海洋大学, 2011(01)
  • [7]当代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技术原理分析[J]. 伍柏青,傅新文.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1(04)
  • [8]BC-5500型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临床试验验证[J]. 刘厚明,高敏,陆加刚,李志明,单万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12)
  • [9]医学检验仪器的发展历程及趋势[J]. 周亚莉,吕虹,张国军,康熙雄. 现代仪器, 2011(02)
  • [10]SYSMEX系统血细胞分析仪用全血质控品的研发[J]. 迟伟群,姚玉虹,师静霞.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0(05)

标签:;  ;  ;  ;  ;  

MEK-8222K全自动白细胞五分位血液分析仪试剂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