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特定情境,进行注意力训练论文_王银芝

创设特定情境,进行注意力训练论文_王银芝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第三小学 255000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保证感知的形象清晰、完整,记忆的内容准确,思维的活动广泛、深刻。但是,常常有一部分小学生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他们有时受到偶发事件的干扰,表现为“左顾右盼”“做小动作”;有时表现为“纪律松散”,上课“爱讲闲话”;有时表现为“精神疲惫”,或“昏昏欲睡”,或“不予理睬”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根据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创设活动情境

1.让学生端坐在座位上,闭上眼睛,听着教师的叙述,想象画面: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下面是一条小河,河水轻轻地流着,河水清得还能看见河底的小鱼呢!河边有一排排的小树,几只小鸟飞来,落在小树上,唧唧地叫着。学生闭眼听着,精力更集中、更专注。

2.请同学们放松地坐在座位上,把双手放在腹前,像一只碗一样,然后让学生想象把大脑中所想的全部抓住放进碗里。活动时间5分钟。

经常进行这样的情境训练,可培养学生专注听讲、凝神思考的能力。

二、创设约束情境

当遇到干扰的时候,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普遍较差。因此,需要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约束情境,控制他们的注意力。

1.创设自我约束情境。小学生上课时,经常有干扰影响他们的学习,如迟到现象、文具盒掉到地上、有同学哭了等等,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分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自我提示的方法控制分心,如在心里默念“我在学习”“我的任务是学习”“不能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等。这就是靠意念的力量来约束自己。

2.创设相互约束情境。学生违反了纪律,很多时候是无意的,也不知自己违反了纪律,需要有提醒者,因此,我安排了同桌帮助监督。一名同学违反了纪律,同桌用胳膊轻轻地碰碰他,也不需要说话,这名同学会马上改正自己的行为,使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时间久了,提醒别人便成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同时也有助于自我提醒。

3.创设教师约束情境。“准确快速地计算”是小学生学习中的基础问题、难点问题,需要高度的注意力。我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设计了分层训练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端正地坐在椅子上,双眼微闭,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只报告最后答案;接下来,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也只报告最后结果;再逐步加大计算难度,进行混合运算等。这样做避免了外界的干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解题,并从中体会到解题的过程,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提出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能诱发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引起学生有目的的注意。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一个是三角形,一个是平行四边形。怎么比较呢?学生讨论开了,有的说用重合的办法,有的说用割补的办法等等。这时教师说:“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有的同学提出用比较面积的办法。前面我们已学过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要是我们再学习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就能很准确地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了。”于是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四、创设奖励情境

我发现,自习课上违反纪律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早早就做完作业的学生。他们做完作业后不会安排余暇时间,于是不断发生违纪行为。为此,我创设了加分激励的情境:教师布置一定量的练习题,学生做完后先自查,检查好后可以自己出题做,多做一道并做正确的奖一朵小红花。这样部分学生每次作业都可以得到三五朵小红花,学生沉浸在争得小红花的喜悦里,怎么会有闲暇时间去玩、去违纪呢?

论文作者:王银芝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创设特定情境,进行注意力训练论文_王银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