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是建筑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具体安装质量和效率对建筑工程整体进度和质量存在较大影响。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BIM技术内容进行总结,并从建筑结构、碰撞检查、工程量统计、可视化交底、进度管理五方面,论述了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运用及管理分析。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安装工程;碰撞检查
前言
BIM技术属于是信息技术下所产生的建筑工程内容,在我国,该项技术属于是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便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机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将安装效率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很多机电施工单位开始强化对BIM技术推广和应用,维护施工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1.BIM技术概述
1.1BIM技术的含义
在BIM技术的作用下,可以将工程信息和建筑数据整合到同一模型之中,这其中包括施工规划、建筑设计维护等等,进而将工业效率和最终目标展示出来。借助于三维数字技术,各个工程单元可以将项目所需要的数据收集在一起,模拟出建筑设计中的真实信息,最终确保工程数据模型的进一步统一。BIM技术属于是电子技术和机电设备的直接应用对象,这其中还会涉及到3D数字技术内容,降低项目成本和污染,确保整个项目可以按照实际计划进行。
1.2BIM技术的特点
首先是可视化特点,在传统机电安装操作之中,具体工程设计工作主要以平面图形式开展,以此来表示与之相关的结构内容,而且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借助于想象力,对共同的项目形式进行构建。但这种传统形式只适用于简单的机械安装项目,随着相关工作复杂性的提升,画图工作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为此,BIM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将数据直接转换成图形,在解决各种问题的同时,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其次是建模,BIM技术可以做好设计和模拟工作,借助于相关数据的全面分析,将最佳方案展示出来,这也是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的根本所在。最后是将最大优化程度呈现出来,BIM技术属于是电机安装优化安装操作过程,让工程解决方案展示的淋漓尽致。
1.3BIM技术的功能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构建出一个分析数据库和可视化模型,给予建筑BIM技术,主要描述的内容属于是项目的物理和功能特征,如原材料、工程数据等等。一般情况下,BIM技术可以实现不同信息之间的全面高效连接,以三维BIM技术模型参数为主线,让信息数据得到充分改变。之后借助于智能通信功能,将不同配置的功能和特点呈现出来,确保图形和非图形数据的全面整合。BIM属于是一组模型,可以将全部信息集中到一个视觉平台之中,并通过协商和审查,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在BIM技术指导之下,人们可以构建大量的几何模型数据,之后将其引入到建模结构之中,确保前段集成移动应用程序的作用发挥[1]。
2.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优势所在
站在实际BIM技术应用角度来说,人们可以借助于各个施工模型的构建,实现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的全面设计,并实现项目前期规划和预算以及性能和数量等杂乱信息的归纳和总结。在整合成可视化模型的同时,为其他工作人员提供清晰性参照,进而将工程物资采购的准确性更好的呈现出来,消除错误现象,强化其施工质量。除此之外,在具体BIM技术机电安装工程应用上,可以帮助现场施工人员及时发现设计图纸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确保设计方案的更改和修正,为施工人员提供精准指导。与此同时,在机电系统全生命周期下应用BIM技术,可以将查找和修补数据的时间缩短,维护系统的不断升级和改造,并与其他相关产业相结合,从本质上做到工程效率的提升和改造。
3.BIM技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运用及管理分析
3.1建筑结构
BIM技术也被人们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由于建筑工程之中机电安装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如电气、给水、通风空调等等,在具体安装上,会涉及到很多管线的交错重叠。站在本次工程施工角度来说,机电设计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眼前规划设计之后,才能将布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更好的展示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出完善的建筑信息模型,并借助于三维视图状态,对工程管线的布置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借助于强大的BIM系统建模技术,将实际工程管线的布置情况展示出来。BIM技术本身具备强大的系统建模技术,以建筑和结构为实际参照物,将CAD和BIM技术之间的联系性展示出来,并借助于Revit软件开发,实现二维视图向三维视图的转变,调整所有相关专业图纸之中不合理的管综路由,这也是机电模型优化的根本所在。
3.2碰撞检查
BIM技术能够将建筑机电安装工作的合理性设计特点展示出来,而且在项目建设工作开始之前,管线三维建模工作可以更好的呈现出来,此时,二维图形也会朝着三维动态模式转变,以此来强化各个专业之间的交流深度。在BIM技术应用过程中,碰撞检查属于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辅助功能,并通过虚拟模型的构建,确保管线碰撞检查的合理性,找到建筑结构和机电安装操作下的实际问题,如建筑土建检查、水暖电灯专业之间存在的交叉重叠问题等等,将各个专业以及跨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提前解决,优化方案;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协调工作,在优化图纸的同时,避免变更等问题出现。截止到目前,我国常见的碰撞检测方式十分单一,这也是通过软件,开展专业的内部检测操作,如果实际专业检测的内容比较复杂,可以借助于Navisworks自带的碰撞检测功能,将检测功能的合理性呈现出来[2]。
3.3工程量统计
BIM技术具备数据库功能,可以将所有项目中的信息数据涵盖其中,尤其是在工程量统计上,BIM技术能够为相关工作带来很大便利条件,通过明细表和数据功能的浏览,可以为工作人员的分项汇总操作提供便利条件,这也能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一般来说BIM技术工程量统计,主要集中在机电设备内容之后,根据不同分区机电设备和不同专业材料,开展深入性分析操作。与此同时,人们还可以的对辅助材料的用量进行合理性计算,进而将工程量数目更好的呈现出来。另外,在BIM统计工作执行上,材料信息录入同样属于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个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该类数据信息,将材料管理水平更好的呈现出来,通过施工动画模拟,来确定最佳的材料进场时间和使用时间,这样一来,实际施工进度便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
3.4可视化交底
在前期建模和优化操作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确保建筑工程三维可视化特点的全面展示,人们可以根据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复杂问题,借助于BIM三维视角,维护施工模拟的全面开展,这也是整个机电安装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首先,BIM建筑模型具备明显的可视化功能,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根据实际模型和工程内容的相互比较,确定理论和实际工作之间存在的差距和不合理现象,为现场施工人员开展后续纠正和调整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其次,BIM技术具备明显的共享性特征,可以与各个建设工作建立联系,综合各方面意见之后,将机电安装工程的水平提升。除此之外,由于在很多工程建设之中,设备机房和空间较小,而空调等水管线占地面积较大,在这种可视化功能的帮助下,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加直观的工作指导。最后,在整个工程模型技术交底操作上,相关施工人员和工程师们需要强化对图纸的认识和理解,降低失误操作情况出现的可能性。通过可视化交底施工,各个施工班组也可以对管道空间位置进行合理性定位,在特殊管件之中,主体安装操作要避开碰撞点,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3.5进度管理
首先是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具体的BIM技术应用,完成具体的机电安装施工操作,确保计划内容的完善性。由于该项操作具备很强的技术性特征,尤其是在进度计划编制上,准确性特点较高。在后续发展上,随着科技的不断完善,BIM技术模型的三维特点逐渐展示出来,现阶段,人们已经可以将4D技术和三维画面整合到一起,这也意味着工作人员在透过更加清晰的画面,对具体的施工操作进度进行了解,为后续设计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其次,在具体施工计划实施和控制上,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具体BIM技术软件应用情况,将企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操作进行合理性优化。尤其是在实际机电安装上,BIM技术可以让各个施工环节得到充分优化,借助于相互配合,避免出现工期延期问题。再次,施工进度的全面调整,尤其是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操作上,涉及到的工作环节较多,很容易出现突发问题。为此,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度计划,避免工程建设受到影响[2]。
总结
综上所述,在实际建筑机电安装操作上,BIM技术的应用显得极为重要,可以与具体操作形成密切联系。现如今,BIM技术在很多施工环节中均得到了体现,如工程管理、进度管理等操作,将各项工作的整体性特点展示出来,在降低实际工作量的同时,让工程质量得到全面保障。
参考文献:
[1]汪文阳.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BIM技术应用的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1):81.
[2]李长城.BIM技术在大型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06):179-180.
[3]杨龙.浅谈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建材,2018(04):332-333.
论文作者:刘文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机电论文; 技术论文; 操作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论文; 工作论文; 安装工程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