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论文_陈丽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庆 400038)

喉显微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手术类型,但手术时间短,手术过程中需要清晰的手术术野,因此对于麻醉的要求比较高。麻醉的质量影响着整个手术的效果和质量,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合适的麻醉剂量就成了临床上的一个重要探讨课题。全屏静脉麻醉是喉显微手术中最为常用的一种麻醉方式,不仅可以保证麻醉的质量,还能给医生提供清晰的术野,能够缩短患者在进行手术后苏醒的时间。但是,受很多临床上的因素影响,患者在术后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咳嗽骚动,咽喉疼痛等等症状。右旋美托咪啶是一种效果较好,选择性较高的受体激动药,能够抑制患者的交感神经,能够带来镇静,麻醉,催眠,镇痛作用。但是,我国对于右旋美托咪啶能否在喉显微手术中使用,目前还没有比较多的研究和报道。因此,我院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患者,在进行喉显微手术之前使用右旋美托咪啶,并且根据使用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200例患者,确定患者要进行喉显微手术。选出的200位患者经过各项检查,选取患者的时候有纳入患者的标准:确定患者符合喉显微手术要求。患者临床资料完好,年龄不超过90岁,患者能够承受此次手术使用的麻醉药品,同意参与本次研究。

在选取患者的过程中,也设定了一个排除标准:无麻醉药品禁忌患者,无心肝肾功能不健全的患者,无临床资料缺失的患者,不具有血液或是神经系统相关疾病。

患者进行喉显微手术的病因:声带白斑,声带息肉,声带小结,乳头状瘤。

将200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方式,研究组在麻醉前使用盐酸右旋美托咪啶预注,在预注后,与对照组一样使用芬太尼,丙泊酚联合麻醉方式。对照组患者100例,年龄在22岁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47±10.12)岁,患者没有过度肥胖也没有过于营养不良,全程手术时间在10min到18min,平均手术时间是(9.47±2.11)min。其中声带白斑患者有42例,声带小结患者36例,声带息肉患者12例,乳头状瘤患者10例。研究组患者100例,年龄在22岁至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13±9.18)岁,患者没有过度肥胖也没有过于营养不良,全程手术时间在10min到19min,平均手术时间是(9.87±2.01)min。其中声带白斑患者有44例,声带小结患者36例,声带息肉患者10例,乳头状瘤患者10例。

1.2方法

术前30min,为患者肌注射阿托品0.5mg。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同时使用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无虞。研究组在进行麻醉诱导前10min使用静脉注射方式为患者注射盐酸右旋美托咪啶0.6ug/kg,根据患者身体情况酌情加减,并且使用等渗NaCL溶液稀释。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麻醉诱导方式一致,都使用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丙泊酚联合雷米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使用2μg/kg丙泊酚,0.5μg/kg雷米芬太尼,注射方式为静脉注射。在患者意识完全消失后开始手术,根据患者在手术中的情况,酌情加减丙泊酚的用量。患者心率要是在50次/min以下,可以使用追加0.5mg阿托品,如果患者心率在 50次/min以上,则不需要。手术过程中,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连续给患者使用同种药多次。手术结束后,则使用5mg大同星火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地塞米松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进行手术后,根据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患者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比较分析。

1.4统计学方式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喉显微手术后,明显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的术后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一。

3?讨论

喉显微手术是比较常见的临床手术之一,为了保证手术的疗效,能够减轻患者在手术中承受的生理痛苦,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合理的麻醉就变得极为重要。因为喉显微手术进行实践比较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医生对于麻醉药品的使用也变得更为慎重。因此,在进行麻醉的时候,应该对患者进行一定的诱导措施,避免患者产生严重的过激反应,排斥反应,降低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虽然喉显微手术的进行时间比其他手术短,但是在手术中保持适宜的深度和清晰的视野就变得非常重要。很多医院为了保证手术的效果,会在进行喉显微手术时对患者使用全屏静脉麻醉,但是使用全屏静脉麻醉后,患者在术后会产生严重并且繁多的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术后身体出现部分功能不正常的现象[1]。

在进行喉显微手术时,医院一般是使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作为手术中的主要麻醉镇痛药剂,使用后效果非常快,术后的恢复效果比较理想。但是,由于雷米芬太尼食一种短效的镇痛药物,患者术后麻醉效果的时候,患者容易产生相对严重的咽喉疼痛,继而诱发呛咳,躁动等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术后恢复较差,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2]。同时,还有可能引发患者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发生并发症,要改善这个情况,我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研究这个课题。最终决定在手术中使用右旋美托咪啶辅助麻醉。

但是,确定使用右旋美托咪啶后又产生了一个新问题,如何给予患者适量的右旋美托咪啶。研究发现,右旋美托咪啶对于患者的血压有大幅度的影响,药量的增减,决定着患者血压的增高与降低,最后确定医学研究者确定在喉显微手术中使用0.6ug/kg比较适合[3]。

经过本次研究调查,可以发现在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方式之前使用右旋美托咪啶进行预注的治疗效果是优于只单纯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的,术后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都更短,能够缓解患者的应激反应。在患者术后恢复期内,不良反应的产生概率也低,效果相对单纯使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比较优质。因此,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的临床效果好,应用价值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尚宇,康万军,李悦等.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5):385-387.

[2]孙磊.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5,33(18):29-29.

[3]陈晓.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药,2016,29(3):495-496.

论文作者:陈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7

标签:;  ;  ;  ;  ;  ;  ;  ;  

预注右旋美托咪啶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论文_陈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