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科技计划和政策加强创新系统的互动_科技论文

调整科技计划与政策,加强创新系统的互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互动论文,政策论文,计划论文,系统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0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9753(2000)09-0059-04

一、我国创新系统现在存在的五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创新系统在不断发展并演化着。通过减拨科技部门的事业费,鼓励科技人员创业等政策的推出,改变科技人员的价值观,我国的创新系统已从一个以计划为基础的系统向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系统转变。一个有特色的、新型的国家创新系统正在形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院所、大学的科技力量和资源已从原来的依靠政府转向主要依靠市场 在大学,来自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已超过了政府的研究开发经费。大学已从原来的教学、研究两条腿变成教学、研究和产业三条腿并行发展的道路。校办产业、所办产业在迅猛发展。以这二类为代表的科技型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联想、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已成为信息产业界的霸主。

2.科技体系的原有布局是企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央和地方属、国防科研院所构成五大体系 将来,企业和大学的作用将被加强,而独立科研机构的作用随着他们“企业化”步伐的加快而被削弱。

3.政府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也在不断变化 从过去强调科学,标志是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到强调科技,标志是1995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到强调技术创新,标志是1999年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新的政策大多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高科技的融资能力为目标。如《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设立及风险投资、高科技第二板块的即将设立等。但传统的科技计划体制变化不大。

与此同时,我国的科技与创新也面临着以下五大新的问题:

第一,产业化使大学、科研院所的科技供给能力下降。自办产业虽然给院所、学校和个人带来一定的经济好处。但让科技人员直接进行技术的产业化,使许多一流科技人员离开自己最擅长的研究领域,给科技工作的发展带来了许多负作用。在其它国家,有许多方法来纠正这一缺陷。如在英国牛津大学,学校的创业主要通过专门的公司去运作,学术带头人不能离开自己的研究岗位,只能让其助手或课题组成员参与公司的运作。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创新公司全权负责学院的研究成果商业化的工作,学院的知识产权维护工作。学院自1983年以来,总共有37个衍生公司,产值1.45亿英镑。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都不及我们国内有名的高校。但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紧迫感使我们过多的关注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而忽视了发展科技本身。

我国做法的负面影响现已在科技供给能力下降中反映出来,这一点可部分地从我国的科技奖励状况看出(见表1)。

第二,企业由于受到体制的限制,在科技投入方面还没有起到主导的作用。企业的知识供给能力也在下降。这表现为企业的科研能力在不断下降(见表2)。 下降的一个标志是企业发表论文在国内总论文中的比例已从1992年的10489篇占总数10.64%下降为1997年的8606篇占总数的7.12%。 而在这一过程中, 国内总论文是在不断上升的。从1992年98575篇上升为1997年12万篇左右[1]。

表1 科技成果获国家奖励的情况表

奖别 时间奖获奖总数其中一等奖

(项)以上(%)

"六五"期间 1981-1985 937 2.7

"七五"期间 1986-1990 846

1

发明奖 "八五"期间 1991-1995

(1994年停评)685 0.3

"六五"期间1982 125 7.2

自然科学奖 "七五"期间1987、1989237 5.5

"八五"期间1991、1993、1995 162 0.6

数据来源:国家科委科学技术黄皮书第三号《中国科学技术指标》1996年

当然,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研究开发的重要性和自身能力的不足,走向与大学、研究院所进行合作研究开发(见表2)。

表2 国内合作论文的状况

1992 1993 1994

总的国内论文98575101983

107492

合作论文/所有论文

12.9513.3415.08

大学论文534055733263361

大学论文/所有论文

54.1756.2258.94

合作论文/所有大学论文

19.3919.6420.97

%与大学合作的比例8.12 8.53 9.55

%与研究所合作的比例 8.1 7.62 7.75

%与企业合作的比例3.17 3.49 3.67

研究开发机构

研究开发机构的所有论文 259012462124257

研发机构论文/所有论文

26.2724.1422.57

研发合作论文/所有研发机构论文25.326.3731.51

%与其它研发机构合作的比例6.09 5.69 8.29

%与大学合作的比例16.717.7520.23

%与企业合作的比例 2.5 2.93 2.99

企业论文 10489

1066510134

企业论文/所有论文10.64

10.46 9.43

企业合作论文/所有论文 24.1

27.59 32

%与其它企业合作论文/所有企业论文 1.772.06 1.89

%与大学合作论文的比例/所有企业论文

16.15 18.77 22.96

%与研发机构合作论文/所有企业论文 6.18

6.76 7.15

总的国内论文 107991 116239 120851

合作论文/所有论文 17.517.29

18.46

大学论文 66494 72447

76986

大学论文/所有论文 61.57 62.32

63.7

合作论文/所有大学论文 24.1

23.72

25.23

%与大学合作的比例 11.92 10.92

11.83

%与研究所合作的比例 8.38.579.01

%与企业合作的比例 3.884.23 4.4

研究开发机构

研究开发机构的所有论文 23623

24780 24821

研发机构论文/所有论文 21.87

21.32 20.54

研发合作论文/所有研发机构论文 34.21

35.54 38.29

%与其它研发机构合作的比例

7.586.94

6.93

%与大学合作的比例 23.36

25.06 27.94

%与企业合作的比例

3.273.54

3.42

企业论文88279022

8606

企业论文/所有论文

8.177.76

7.12

企业合作论文/所有论文

41.55

47.15 52.89

%与其它企业合作论文/所有企业论文3.53 3.48

3.65

%与大学合作论文的比例/所有企业论文 29.26

33.95 39.39

%与研发机构合作论文/所有企业论文 8.769.72

9.85

资料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作者加工整理而成。

第三,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真正的创新互动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虽然企业与大学、研究院所的合作在上升(见表2), 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是主流,这可从专利的合作中看出(见表3),总的合作授权的专利从1992年占所有专利总数的6.65%下降为1997年的2.17%。企业与大学合作授权的专利从1992年占企业专利总数的1.15%下降为1997年的0.36%。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授权的专利从1992年占企业专利的2.2%下降为1997年占企业专利的0.44%。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在推进创新的互动上并不是很成功。

表3 发明专利合作的状况

1992

1993 1994

所有专利(大学+企业+研发机构) 7836

12902 7576

合作专利/所有专利6.654.63 6.07

大学专利 12141774 1078

%大学专利占所有专利比例 15.49

13.7514.23

%与其它大学合作所占专利/所有大学专利 0.060.02 0.03

%与企业合作专制占所有大学专利比例1.150.89 0.92

%所研发机构合作专利/所有大学专利 0.390.24 0.25

研究开发机构

研发机构专利 17052558 1514

%研究机构专利/所有专利 21.76

19.8319.98

%与其它研究机构合作的比例 0.40.19 0.25

%与大学合作的比例0.390.24 0.25

%与企业合作的比例 2.21.38 1.94

企业专利 49178570 4984

%企业专利/所有专利 62.75

66.4265.79

%与其它企业合作的比例2.532.02 2.95

%与大学合作的比例1.150.89 0.92

%与研发机构合作的比例 2.21.38 1.94

1995

1996

1997

所有专利(大学+企业+研发机构)7762

10898 17256

合作专利/所有专利

5.653.33 2.17

大学专利 891 854

774

%大学专利占所有专利比例11.487.84 4.48

%与其它大学合作所占专利/所有大学专利0.040.03 0.04

%与企业合作专制占所有大学专利比例

0.940.61 0.36

%所研发机构合作专利/所有大学专利0.160.12 0.13

研究开发机构

研发机构专利14851387 1472

%研究机构专利/所有专利 19.13

12.73 8.53

%与其它研究机构合作的比例

0.170.19 0.06

%与大学合作的比例

0.160.12 0.13

%与企业合作的比例

1.62 0.8 0.44

企业专利53868657 15010

%企业专利/所有专利 69.39

79.43 86.98

%与其它企业合作的比例

2.891.74 1.37

%与大学合作的比例

0.940.61 0.36

%与研发机构合作的比例

1.62 0.8 0.44

资料来源: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作者加工整理而成。

第四,高科技和技术创新一些重要要素仍然不具备。如融资的困难仍然是高科技发展与技术创新的重要瓶颈。技术和资金要素的结合机制不顺。风险资金机制、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融资机制还没有理顺。高技术和技术创新的人才短缺。

因此,总的说来,创新要素的互动机制在中国仍然没有建立起来。互动的主要表现是科技人员自办产业。科技人员与其它企业的互动形式较少。大学、科研院所与产业的合作互动的状况可用图1来表示。

最后,我们可将中国的创新系统与日本、英国、 美国的差异用图2来表示:

图1 大学、科研院所与产业界的联系

英国和日本的创新系统各有特色,且都有自己的竞争力。英国强于研究,弱于创新要素间的联系。日本则强于创新的合作联系,弱于要素的创新能力。而在我国,局面是无论创新要素的能力还是创新要素的互动两者都处在较弱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在未来,我国的创新系统建设不仅要在提高创新要素间互动上下功夫,还要在提高创新要素的能力上下功夫。

图2 中国创新系统的特点

二、加强系统互动是中国创新系统的发展方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创新系统的发展应用一种新的思路寻求发展。这一思路是同时加强系统要素的互动能力和要素的创新能力。这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寻找科技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平衡,加强系统要素的科技创新能力

自从1987年我国逐步削减对科研院所的事业经费以来,科研院所与大学越来越处于一种要不断寻找科研经费来获得生存的状态之中。这与英国在不减少政府对科研机构支持的情况同时给经费和政策以刺激科研院所和大学商业利用技术和与产业界联系的做法是不一样的。可以这样说,我们多年来科技改革在利用科技经济价值的政策是:鼓励自己创业的多,鼓励合作创业的少。因为科研院所和大学的每一个研究者都面临生存并致富的道路,这使科技人员花在科技业务上的精力和时间在不断减少,而花在市场上的精力和时间在不断增加。科研院所的作用在多样化。大学是研究、教学和经商三条腿走路。科研院所是研究和经商二条腿走路。现英国正在走上这种路。要发挥大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中国走的步子之快,已使科技人员花在学术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花在商业性的项目时间越来越多。这种做法为我国带来少有的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如联想已成为信息产业界的老大,联想、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公司已在我国高技术产业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校办企业的比例在世界上也是空前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正在看到一个现象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推出新企业方面的能力在大大下降。我们的科学家在作出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方面似乎也在下降。因此,可以这样说,我们在科技产业方面的成功是在牺牲学术方面的代价来获得的。也许,现在是寻找科技与产业平衡发展的时候了。在未来,我们应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应给科研人员一个学术的氛围,一个享受中上阶层、较稳定的收入待遇,而又同时给他们一个面向市场、可以创业的环境。这不是对过去传统科技体系的回归,而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螺旋式发展[2]。

2.改进科技计划的资助机制,加强系统间的互动多少年来,科研院所、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是自办产业为主,横向联系为辅。横向联系在发展,但并没有成为主流。可以这样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国家创新系统建设中的系统失效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在市场经济体系里,相关知识的融合,相关机构的协调,相关资源的配置,相关要素的组合,是技术创新得以成功的关键。从而,在市场经济体系里,政府如何发挥作用?英国的例子说明,关键是通过相关的机制、基金、计划和项目,以改善高校与产业的接触界面,加强对技术的商业利用,克服创新的系统失效。

英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项目,以排除系统失效的障碍。这包括预见计划(FORSIGHT)、高校走出校园基金(High Education Reach- Out基金)、大学挑战(University Challenge)、 合作研究开发计划(联系LINK)等、法拉第伙伴计划(Faraday Partnershios)。

预见计划(FORSIGHT)。从梅杰政府起开始第一轮,现在正启动第二轮。其目的是要建立一个未来的图象,创造一种向前看的文化,确定一些从技术和经济上极具发展潜力的技术领域。通过各种会议和其它交流手段,把企业、政府和学术界引向一个更高层次的合作上,对未来技术发展有一个更清晰的共识。

高校走出校园基金(High Education Reach-Out基金)。这是从大学一头进行激励的做法,方式是鼓励大学走出去,寻求与企业的合作。贸工部每年拿出2000万英镑支持大学与产业联系的活动。

大学挑战(University Challenge)。此计划是鼓励大学办衍生公司(SPIN-OFF)。它包括政府资金、民间资金、大学的匹配资金,总资金约每年6000万英镑。目的是支持大学科技项目的商业化、获得管理技能、维持知识产权、支持附加的研究开发、样品的试制、企业计划的准备和法律成本等。

合作研究开发计划(LINK)。此计划已有12年历史。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推动大学与产业的合作,这种合作主要是指:有助于创新性产品、工艺和服务开发的研究项目,每一个项目要求至少必须有一个企业和一个学术部门参加,尤其是资助哪些小企业和先前没有合作经验的企业,政府一般提供这种研究成本的一半研究经费。现在这个项目年度经费为每年4千万英镑。 合作研究开发计划支持领域有:感应器和感应系统;食品质量和安全;分析生物技术;可持续的农业产品;催化剂和催化工艺;石油和天然气提成技术。

法拉第伙伴计划(Faraday Partnerships)。此计划设在企业,主要是鼓励企业与大学等合作。增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研究交流,增进学术界对工业需要的了解。加强产业界利用科技的能力。

企业培训计划(Teaching Company Scheme)。计划开始于1975 年,目的是鼓励科技人员的流动。企业培训计划是为了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在一个公司里面就一个项目工作两年,这个计划支持的项目必须是大学或研究机构与企业合作的项目,而且是对企业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的项目。这个计划的前提是,在从大学到产业的技术转移中,人的转移是最重要的,因为高技术的载体主要是人。到1999年4月为止, 计划共有654个企业培训计划项目,且91%是与中小企业开展合作的。 资助了865个工作位置,且这些研究生基本上都在企业找到了工作位置。 现在整个英国有20个此类中心,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

在我国,大家对如何加强创新系统的互动和防止系统失效认识不一。但我们认为,从英国和我国的现实看,我们国家在沟通科技与产业联系、防止系统失效两方面仍然有许多工作可做。

一是改变计划制订和执行的模式。我们在科技和其它计划制订中,企业的经理和专家参加的太少。这一方面是历史的原因,科技计划长期与企业的发展关系不密切。一方面是我们对国家科技计划服务的目标还没有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国家科技计划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为国家科技计划的钱来自于企业纳的税。因此,它最终应服务于企业。但在现实中,国家科技计划的钱似乎主要是国家财政的钱。计划完成好坏的标准是政府的满意程度,而不是产业部门的满意程度。在英国,各研究委员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政府的科研资金。他们在决定项目的分配时,产业部门的评估成员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我国863、攻关等计划中,主要是科技专家的意见说了算。这往往造成许多项目脱离市场需要、脱离企业需要。因此,我们应加强在科技计划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的企业家和企业科技专家的参与。

其次,我们的许多政策和计划,并没有真正产业和学术之间架起桥梁。其中只有一个项目“产学研”是出于此目的而设的。但此计划规模小,涉及的企业很有限,且又以大企业为对象。我们应该有一个面向高技术小企业的产学研究合作工程或计划来弥补这一缺陷。

3.改进计划和政策,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促进互动 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许多技术和知识都掌握在人的大脑中。因此,知识和技术的转移的关键是人的转移。从而,关键是设计一个机制,促进人才的流动。我们国家的户口政策、保险、福利等没有社会化是人才不能流动的一个制约因素。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一些设立新计划中促进人才的流动。

上面所说的英国国家企业培训计划(Teaching Company Scheme )的日的是推动人才流动。1996年,英国对这个计划做过一个独立的评价,评价的结果是,每100万的经费支持可产生如下的效益:58 个工作岗位,360万的附加值,300万的出口,1330万的产值。

4.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应是政府科技计划的一个重点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的科技计划大多面向一些规模较大的科研院所和大学。科技型小企业获得的资金非常有限。现在有了一个中小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从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从创新的角度看,关键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植,因为科技型企业是创新互动的重要力量。因此,有必要把政府的科技计划重点放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上。

在英国,大部分科技计划都明确指出,中小企业将会得到优先支持。同时,种子基金的设置、天使基金、风险投资都是要为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提供方便。我国现已有一个“科技型中小型技术创新基金”。但这一基金的政府色彩还较浓。因此,我们还应在计划和资金外,进行更多的创新,开拓民间资金渠道,为高新技术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

5.在面向企业的科技计划中,注意企业资金的匹配 在我国,各种计划的资金大多是在政府为主,大学、科研院所几乎没有什么匹配资金。当把资金面向企业时,由于对企业匹配资金没有什么要求,有时企业就把这种资金当作天上掉下来。中小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现也面临这样的问题。由此造成政府的资金往往是使用效率最低的资金。这也是许多科技项目难以转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英国,许多政府计划需要企业资金的匹配。政府资金是一个引导性的支持。企业资金的支持会对项目的执行产生积极的影响。

今天,企业的融资能力在不断提高。许多上市公司有许多从股市上集资而来的资金。他们现也重视对创新项目的投资,但苦于对国家科技计划了解甚少。假如我们把国家科技计划做得更开放一些,让企业了解国家科技计划的目标、方向等,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因此,设计一种机制,开放国家科技计划,让企业真正对项目进行参与,会提高科技计划资金的运作效率和成果的转化,提高我国技术创新的能力。

6.重新认识中介机构在创新系统的互动作用 中介机构在创新系统中可起到桥梁的作用,是互动的重要载体。在我国,中介机构体系还很不完善。一些新型的中介机构在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介机构在推动互动上的局限性。

在英国,他们强调认为,设立中介机构,会形成一种新的官僚机构,而不能真正起到中介的作用。因此,他们的沟通大学与产业部门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国家的一些项目。他们认为,项目的作用是使产业与学术部门建立起正式与非正式的联系。当项目完成后,产业与学术界的关系会持续下去。另外,我们还发现,在英国,许多中介机构是非营利机构在运作。如英国牛津大学的牛津TRUST公司就是一个此类机构。 我国现已有生产力促进中心在这方面起作用。我们将来应注重通过项目和非营利机构来实现这种学术与产业之间的桥梁作用。不能只用设立新机构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标签:;  ;  ;  ;  ;  ;  ;  ;  

调整科技计划和政策加强创新系统的互动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