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路桥工程公司 安徽省宿州市 234000
摘要:近些年,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极大地带动了我国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规模和结构形式均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加之道路施工标准越来越高,施工质量控制的难度不断增加。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城市经济发展命脉,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交通运行的便利性,有必要深入探究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
关键词:道路施工;质量问题;措施
1新时期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施工人员因素
在城市道路施工的过程中,人员因素是影响施工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具体主要表现在施工人员的施工技能、专业素质等。如果在城市道路施工期间缺乏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那么在后续施工期间就无法胜任道路平整、摊铺以及碾压等各环节的施工工作,很容易影响施工的整体质量,也会增加施工的成本。特别是新时期的城市道路结构更加复杂、施工内容更多,施工标准和要求更高,所以施工人员素质至关重要,否则势必会影响城市道路施工质量。
1.2材料影响因素
施工材料是城市道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质量会对最终的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道路施工中,涉及到水泥、砂石等多种施工材料,任何一种施工材料如果存在质量问题,那么均可能会对最终的道路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如果施工单位为了利润最大化而选择劣质施工材料,那么势必会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另外,如果没有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管理,使其出现了质量问题,那么同样会对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如果施工现场中水泥、钢筋等施工材料没有得到妥善管理,那么可能会使水泥出现硬化或者钢筋出现锈蚀,这会对后续的道路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1.3图纸设计和监督管理存在问题
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之前,需要增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详细对道路图纸设计进行研究。一旦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与组织设计标准内容不同的时候,就无法将设计施工单位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也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与此同时,大部分建设单位并未对工程监理充分认识,大多数都是由业主方对聘请人员进行自行监督,从而在问题出现之后不能及时发现并且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并未对市政道路后期进行维护
伴随着我国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发展,大部分新兴科学技术被使用到市政管理工作当中来。传统的施工维护管理模式,并不适用现代施工管理工作,甚至会严重阻碍后期维护工作正常运转。道路施工管理工作是一个动态具备高度持续性的工作,整个过程中包括施工前、中、后三个步骤,并非意味着施工结束管理工作也对应结束,需要施工队伍对道路进行长时间的维护,可是现实情况中,很少有施工队伍可以对道路进行后期养护工作,严重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2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2.1注重施工队伍建设
大量工程实践与研究证明,施工队伍水平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施工质量。为了确保城市道路施工质量,必须要从提升全体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入手。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单位角度来看,必须要注重强化人才的储备管理和教育培训管理,不断提升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工作中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材料采购人员和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确保为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设计环节、施工材料采购环节、施工质量管控环节等诸多环节均配备质量过硬的专业人才。比如,针对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而言,必须要使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道路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掌握道路施工质量标准与规范,以便可以为城市道路施工提供更加规范、科学的指导;针对城市道路施工技术人员而言,需要引导他们积极学习和掌握行业内的先进施工技术与工艺,积极采用先进施工技术来确保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基于此,施工单位必须要强化对相关专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技术教育活动或者分配施工人员出国深造等方面来增强他们的施工能力,以便可以使他们在实际的道路施工过程中及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来处理紧急施工事故,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安全隐患。
2.2确保材料质量
为了确保城市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必须要先加强施工材料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中所用施工材料的质量满足施工的质量规范和要求,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对材料供应商的经营资质、生产合格证先进性提前检查,并要对施工所需材料的种类、尺寸、规格等进行严格校验,看其是否满足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规定与要求,并要注意将这些信息汇总为质量说明书,之后将其交付给工程施工单位来进行质量校核。与此同时,要注意做好施工现场材料的存储管理工作,严把各类施工材料的储存质量关,但是最为重要的是要结合施工材料的不同类型来制定不同的储存管理方案。比如,作为城市道路中使用量最广的一种施工材料,水泥储存期间不可挨着墙壁存放,否则容易会因墙壁而受潮,这时候就会因水泥硬化而影响后续的正常使用,甚至可能会诱发施工质量。因此,必须要做好不同种类施工材料的分类存放工作,避免其在存放过程中出现变质问题,从而为后续施工奠定扎实基础。
2.3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是构成市政道路过程质量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工序管理是市政道路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只有确保了工序质量才能确保市政道路质量形成过程处于可控状态。在工作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必须突出事前控制,工序质量必须以预防为主。工序质量控制的基本步骤包括四步:第一步,描绘:主要以施工过程中采集的各种质量数据资料的整理归纳为基础,采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形成图、表、数据,表现出样本数据的特征。第二步,分析:以统计分析得出的各种数据为基础,结合工程背景,开展深入分析,发掘数据中签字的规律,深入分析施工质量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变化原因等。第三步,推断:在统计推断的基础上,结合质量管理相关理论提出研究假设,并进行假设验证与推断,预测施工质量变化的未来趋势。第四步,处理:根据之前的分析和推断,提出相应的质量改进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处于稳定可控状态,限制导致质量异常的因素。
2.4加强养护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养护管理,作为整个工程施工质量的一道关键工序,容易被忽视。养护管理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对路面结构强度形成情况有关系,不管是对水泥混凝土桥梁结构还是沥青路面结构来说都一样重要。对水泥混凝土结构来说,保水养护,特别是施工结束之后的7~14d都保水养护,不但可以给水泥水化提供适当的水温条件,确保水泥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形成,控制干燥收缩裂缝以及温度收缩裂缝,将结构物强度与耐久性提高。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讲,养护管理十分简单,沥青面层铺筑完成之后只要路面温度降低到50℃之下就能够将交通开放。所以,市政道路工程养护管理的关键点就是要对水泥混凝土结构物的开始一到两周养护工作进行关注,对沥青路面来说,只要将路面温度控制好就行。
结论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直接与国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密切联系,优秀的工程可以促使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给人们提供更大的便利;质量不佳的工程,将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作为十分复杂的工作,直接表现在工程当中的各个方面,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才可以帮助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有效提高,从而给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勇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江西建材,2016(15):172~173.
[2]王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7):217.
论文作者:马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3
标签:城市道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质量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