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包丽媛,嵇晓娇,任少楠,金艳娇

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包丽媛,嵇晓娇,任少楠,金艳娇

(解放军第210医院大连116000)

关键词:输液输液;监控系统;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当前各医院普遍存在临床护士数量不足,临床输液工作量大的矛盾,常出现对静脉输液患者巡视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因而采用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减少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对输液患者实行轻松而有效的管理势在必行[1]。我院于2013年3月采用银江V3.0输液监控系统应用于临床实际,通过临床实践,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使用情况介绍如下,旨在推动和促进这一现代化医疗护理设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1监控设备与使用方法

1.1 监控设备组成及工作原理 输液监控系统由输液报警器、无线网络设备、监控中心三大部分组成。该系统软件以医院信息系统(HIS)为支撑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充分利用 HIS 的数据资源,在系统软件中生成相应的与床位相对应的报警器号及患者的相关信息,通过无线信号接收器把患者输液的进度信息同步显示在监控屏上。(1)输液报警器(也称传感器)采用的是自动扣重原理,悬挂于每床的输液架上,通过传感器称重,能自动识别所挂输液袋/瓶的重量规格及液体余量[2]。(2)无线网络设备是安装在病区墙壁上的信号接收器,接受输液报警器的信息并发送到监控中心。(3)监控中心设在护士站,由主机、计算机、综合布线、LED显示屏组成,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脑软件界面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床位分配和管理、系统参数等数据进行编辑和录入,同时可以通过LED显示屏掌握整个病区患者输液的情况。

1.2 监控系统功能

1.2.1 输液信息显示功能 系统将每个床位输液报警器识别的输液重量,按余量的多少排序在护士站LED显示屏上,余量最少的排在第1位,同时显示患者的基本信息姓名、床号、液体规格、余量、流速,屏幕可显示病区正在输液患者的人数,输液人数超过18人时,屏幕自动切换下一页,每10S循环显示。

1.2.2 输液结束报警 当输入的液体低于警戒值,床位输液报警器报警,发出“嘀嘀”声,同时护士站监控中心LED显示屏报警显示红色窗口并有语音提示,语音音量的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警戒值一般设定液体余量为10ml,提醒护士液体即将结束或更换液体。

1.2.3 输液流速异常报警 系统默认的流速是每分钟10~80滴,当输液流速每分钟低于或超过上下的设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在输液信息栏显示某床出现滴速过慢或过快,并有语音提示。

1.2.4 输液暂停报警 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需要离开床位(如入厕、临时事宜等情况),从报警器上取下输液瓶或袋时,护士站监控中心LED显示屏显示黄色窗口,并有语音报警“某床输液异常”

1.2.5 输液数据查询功能 系统软件设有输液记录模块、输液统计模块、事件日志模块。(1)输液记录模块,输入所要查询的床号和起止日期,便可查到该患者详细的输液信息和数据。(2)输液统计模块,可查询到科室每天、每周、每月及年度输液量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事件日志模块,输入日期可查找出现输液异常的患者信息记录;护士也可选中患者床号双击到“异常处理登记”界面,对出现输液不良反应的患者情况进行即时记录,便于日后对输液反应进行总结。

1.3 输液报警器使用方法 输液前先查看报警器是否处于开机状态,屏幕有字

体显示则表示开机,黑屏则关机。长按“启动”键3S以上,嘀的一声,报警器就可以开机或者关机。每次输液需根据输液情况切换输液类型(输液袋、塑料瓶、玻璃瓶)。输液袋挂在报警器上后,查看报警器屏幕显示规格(如100ml)是否与实际输液袋一致,如果不同按一下“启动”键,重新获取输液规格。每次开始、换药、结束输液都要按一下“启动”键,确保正常规范操作。

1.4 报警器管理 报警器日常应悬挂在各床的输液架上,保持垂直悬挂状态,并与床号对应进行标号管理。报警器每月应进行系统调试校准,准确判断是否损坏有电等情况。做到四周无杂物,固定牢固,防止摔落地上造成误差。若患者同时输入两组或三组液体,需要在输液架上增加报警器,同时在软件的“报警器管理”中进行报警器床位“临时绑定”,保存绑定后监控中心LED显示屏即可显示该患者每组液体输入的情况。

2 应用效果与讨论

2.1 效果 比较使用输液监控系统前后1年,患者对输液的满意度由使用前的89.5%提升至96%;护士因输液巡视不及时导致的差错、纠纷下降了18%,临床应用效果明显。

2.2 讨论

2.2.1 输液监控系统的使用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精神负担 输液是医院治疗护理的常用手段, 为了防止在输液过程中出现意外,患者或家属在输液过程中往往不停地盯看着输液瓶,不断地对输液进度及是否通畅进行监测,无法休息,这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精神负担。目前,患者在液体输完需更换液时,需要按呼叫器,再由护士更换液体,或由护士不断巡视病房,这样不仅增加了护士工作量,而且有时更换液体不及时,甚至引起静脉回血而阻塞针头,需要重新静脉穿刺,给患者增加了痛苦[3]。输液监控系统的应用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精神负担,降低患者家属紧张程度,解决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无法休息,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2.2.2 输液监控系统的使用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由于临床护士编配比例的不足,导致护理人员普遍体力透支,在输液的整个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全程陪同,这消耗了护理人员大量的精力,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4]。输液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使护理人员减轻了烦琐工作,在交接班时护士在护士站便可一目了然掌握整个病区的输液信息。同时各种输液信息的提前预警,给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留下了时间和空间,避免了护理人员的来回奔波,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及劳动强度,

2.2.3 输液监控系统的使用减少输液安全隐患 日常工作中护士多为疲于应付执行医嘱和完成必需的治疗任务,由此导致对静脉输液患者巡视不及时不到位[5]。监控系统的应用是输液管理及临床护理模式上的一次变革,将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转化为安全的智能管理模式,输液流速异常及输液暂停报警多会提示护士及时进行处理,保证患者输液安全。输液结束报警避免了护士因观察巡视不及时引起的液体流空、回血、血管堵塞等问题,减少了医患纠纷,提升了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及输液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何丽艳 赵丽坤.谈医院输液监控系统研究开发的重要意义[J]. 科技创新导报,2013,30:250.

[2]贺桂芳,武晓明.输液集中管理控制系统的研制[J]. 仪 表 技 术,2012,5:5.

[3]刁惠民,詹宪凤,季 兵.静脉输液监控系统的研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26(2A):73.

[4]沈勤丰.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静脉输液监护的研究与实现[J]. 软件工程师,2014,17(5):44.

[5]康丽艳,刁惠民,齐 艳.静脉输液监控系统临床应用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27):106.

论文作者:包丽媛,嵇晓娇,任少楠,金艳娇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论文_包丽媛,嵇晓娇,任少楠,金艳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