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150090
摘要:近年来,砖混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对需要加固的建筑物,只要选用合理的加固方法,认真组织设计,规范施工管理,就能达到加固的目的,以此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和改善房屋使用功能。本文对砖混结构加固加固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砖混结构 加固 施工技术
1.引言
我国的房屋建筑中,砖混结构占有较大比重,其中有的已经接近设计基准期,还有一些由于使用了混合砂浆或石灰砂浆做粘结材料而导致年久粉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结构设计规范也在不断更新,许多已有砌体结构建筑已不适应现行的安全标准。近年来人们对于房屋质量安全的重视,对老旧房屋特别是老旧砖混结构的加固是经常需要处理的问题。砖混结构所用的建筑材料具有成本低、易于获取、耐高温、防火性好以及易于施工操作等优点。砖混结构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整体性较差,承载力较低,特别是砂浆强度低、抗震构造措施不足时抗震性能很差。由于砖混结构整体性差,抗震能力差,且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材料老化,因此老旧砖混结构房屋的加固最为广泛。通过合理地运用现有的加固方法,不仅可提高现有结构的承载能力,也可以提高抗震能力,以满足房屋的安全和质量要求。
2.建筑物砖混结构加固施工技术
2.1地基基础加固技术
加大基础底面积法、基础补强注浆法、锚杆静压桩法、树根桩法等。加大基础底面积法适用于当既有建筑的地基承载力或基础底面积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加固,可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基础补强注浆法适用于基础因受不均匀沉降、冻胀或其它原因引起的基础裂损时的加固;锚杆静压桩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加固及纠倾加固;树根桩法也称压浆灌注桩,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黏性土、粉土、砂土、碎石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土加固。
2.2墙体加固技术
砂浆面层法、钢筋网砂浆面层法、钢筋混凝土板墙法。砂浆面层法适用于较小幅度提高承载力的静力加固和抗震加固;钢筋网砂浆面层法适用于较大幅度提高承载力的静力加固和抗震加固;钢筋混凝土板墙法,形成砌体—混凝土组合墙,适用于大幅度提高承载力的静力加固和抗震加固。后两种加固方法还能较大幅度提高墙体的变形性能。
2.3砖柱加固技术
混凝土围套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当截面抗弯承载力和抗剪承载力不足时,可采用混凝土围套加固法;当截面抗弯承载力严重不足,且不允许增大截面尺寸时,可采用外包钢加固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混凝土梁加固技术
混凝土梁正截面粘钢加固、正截面加筋法加固、简支梁正截面碳纤维片材加固。这3种方法适用于提高正截面承载力。预应力螺杆加固梁斜截面:这种方法适用于提高斜截面承载力;外包钢加固简支梁、预应力拉杆加固混凝土梁: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同时提高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
2.5混凝土楼板加固技术
在楼板受拉区粘钢加固、贴碳纤维片材加固,这两种方法适用于提高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当洞口边有集中荷载,以及洞宽或直径>1000mm时,洞口边应设梁。楼板裂缝修补:裂缝有已稳定、未稳定两种稳定状况,应根据裂缝成因、裂缝宽度、裂缝深度、稳定状况、钢筋是否锈蚀、修补目的等,选用不同的加固方法。裂缝加固方法有:表面处理法、灌浆法、填充法、表面涂渗透性防水剂。裂缝修补的目的增强防水性能、增强承载力、增强耐久性。
3.建筑砖混结构抗震加固施工技术
3.1面层加固技术
面层加固适用于墙体无裂缝并以剪切为主的实心墙、多孔(孔径不大于15mm空心砖墙)及240mm厚的空心斗砖墙。对有轻微破坏的砖墙,应先将裂缝填塞补严后再做面层。面层加固不适合于砌筑砂浆强度等级小于M0.4的墙体和因墙面严重酥碱或油污而不易清除并不能保证抹面砂浆粘结质量的墙体。面层可以做成水泥砂浆面层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两种。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时,厚度宜为20~30mm,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宜为M7.5~M10,水泥砂浆必须分层抹至设计厚度,每层厚度不大于15mm;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时,厚度宜为25~40mm,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钢筋网钢筋直径宜为4~8,网格宜为方格布筋,间距不宜小于150mm,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宜为M7.5~M10,钢筋网用4~6的穿墙S筋(双面加固时)或用4U形筋(单面加固时)与墙体固定。做面层前,应将抹灰清除干净,剔刮砖缝,将油漆或瓷砖等光面表层铲除。但切忌将砖表面打毛,以免打酥和松动墙体。做面层前要用水润湿墙面,面层做好后应洒水养护,以防干裂或与原墙面脱开。
3.2压力灌浆加固技术
压力灌浆加固技术适用于以剪切为主、墙体厚度不小于240mm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大于M2.5的实心墙砖。根据砖墙的实际抗震能力和要求,还可和水泥砂浆面层或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联合加固墙体。灌浆一般采用水泥与水溶液重量比为1:0.7的浆液材料,水泥标号一般不宜低于425号,水溶液是由水和悬浮剂制成,悬浮剂为聚乙烯醇等。灌浆孔宜每隔1m左右布设一个,厚度大于360mm的墙体宜两面布孔,孔深一般为30~40mm,孔径稍大于灌浆嘴的外径,孔内应冲洗干净,并用1:2的水泥浆灌浆嘴固定在灌浆孔中。灌浆加固前,应首先用水泥砂浆抹严墙面漏浆的孔洞与缝隙。清水砖墙勾缝不牢时,应将松动部位清理,然后进行勾缝封闭。依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灌浆,灌浆前,应先在每个灌浆孔内灌入适当的水,灌浆应进行到不进浆或附近灌浆孔溢浆方可停止(灌浆压力控制在200kPa左右)。
3.3增设抗震墙加固技术
当多层砖墙因横墙间距过大或刚性多层砖房墙体抗震强度不足时,可以增设抗震墙使其满足要求。新增设抗震墙可以是砖砌体,也可以是钢筋混凝土墙或配筋砖砌体的。为了使新增设的抗震墙起到良好的抗震作用,施工新增设的墙体时,要使墙体上下与楼板或梁顶紧,保证能够传递剪力,两端要与原有的墙体或柱子尽可能地拉结。在刚性地面上砌砖墙时,如承载力不足应重做基础或加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巧莉,张昌叙,孙永民,雷亚军.我国砌体工程建造技术发展历程及展望[J].施工技术,2014(7):5-11
[2]陈文松.浅谈填充墙砌体裂缝的成因和预控措施[J].四川水泥,2018(4):282
论文作者:杨力哲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面层论文; 砂浆论文; 承载力论文; 适用于论文; 墙体论文; 截面论文; 结构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