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为何干预高科技产业_国债论文

国债为何干预高科技产业_国债论文

国债缘何介入高技术产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债论文,高技术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技术意味着高投入、高风险,大笔的钱花进去了连个水泡都看不见是常有的事。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如果没有了高技术,就一定不会有可以和任何对手展开竞争的生产力。面对这一命题,对待高技术产业,没有人会有第二选择。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近几年来,不少经济领域中的“技术瓶颈”被不断突破,我国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已从1998年1.31万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91万亿元,年均增长20.75%;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4.9%,比1998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国家计委有关官员指出,在这一成绩的背后,国债投资推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债是高技术产业高额投资的有益补充

截至2001年底,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国债投资已安排项目392项,总投资规模达到562亿元。累积完成投资407亿元,其中国债投资66.51亿元。这些项目将于2003年底陆续完成。

有关专家解释,国债在高技术产业中的运用,将发挥以下作用。一方面,国债是高技术产业高额投资的有益补充;另一方面,国债的投入,有利于促使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多元化,利用国债投资取得的成果,吸引各方面投资的进入,进一步解决资金难题。

与此同时,国债在高技术产业项目中的投入,也体现了政府对产业的重视,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以现代中医药项目为例,2001年国家首批安排高技术产业化投资3.5亿元,支持了总投资约73亿元、58个现代中药产业项目,国家资金带动社会投资近1:20。初步估算,这批项目实施后,可新增产值近200亿元,将现代中药占中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

据国家计委有关资料显示,到2003年,随着一些国债高技术项目的陆续建成,我国高技术产业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

国债介入高技术产业的重点

正是为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高技术产业上一个新台阶,国家在国债投资中进一步设立了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同时,为促使国债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发挥更充分的作用,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入的调研,确定了国债介入高技术产业的重点。

首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新兴产业的形成和既有产业的升级开展工作。比如,在新兴产业培育方面,围绕世界高技术产业角逐的热点,在我国有一定技术基础并蕴藏巨大商业机会和市场潜力的领域,安排了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移动通信、生物技术开发与产业化、新材料等专项。在传统产业高技术化方面,选择了最具中国资源特色、且通过高技术的倍增效应可迅速形成高附加值,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领域,安排了稀土材料应用和中药现代化专项。同时,力求通过工业过程自动化等专项的实施,把新兴产业的形成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更有机结合起来。

其次,把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位置。比如,在安排生物技术、中药现代化等专项时,除了考虑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还高度重视对自然资源的培育,注重用现代化手段合理使用资源。改变了以往由于破坏性采掘导致相关自然资源枯竭的状况。

另外,还要关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一热点问题及关注地区经济平衡,着力促进西部地区的高技术产业化工作。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中安排了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奠定了基础。同时,还针对严重危及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部署了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流行病所需要的生物工程药物产业化工作,这将有效降低进口生物工程药物价格,减轻群众的医疗费负担,缓解广大重病患者用药难的矛盾。在高技术产业化国债项目中设立了西部高技术产业专项,主要是针对西部地区的特点,力求通过先进技术的推广运用,使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有条件的地区在结构调整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家计委有关官员表示,随着全部高技术产业化国债项目的顺利实施,部分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将会产生重大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产业群将蓬勃兴起,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  

国债为何干预高科技产业_国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