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式教育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冯梅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宿州市立医院 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教育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临床路径式教育,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 评分和SDS 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 %,对照组为80.00 %,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教育可有效提高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认知水平,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硬化;临床路径;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education in liver cirrhosis nursing. Collected in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7,our hospital of 4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method,for routine care,20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20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linical path type education,as the observation group,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degree of anxiety,depression,quality of lif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f-36 scor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nursing,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0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0.00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athway type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clinical cognition,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duc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st of treatment has a positive effect,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irrhosis of the liver;Clinical pathway;education

肝硬化是一种肝脏慢性疾病,病情发展后期会造成患者的肝功能障碍和门静脉高压[1],直至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肝硬化的治疗效果一直以来都是临床关注的焦点。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我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临床路径式教育进行肝硬化临床护理,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20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 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临床路径式教育,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13 例,女性7 例,年龄31~55 岁,平均年龄46.38±7.41 岁,病程 2~7年,平均病程3.41±1.62 年,病毒性肝硬化12 例,酒精性肝硬化8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4 例,女性6 例,年龄33~57 例,平均年龄45.69±7.28 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3.22±1.59 年,病毒性肝硬化11 例,酒精性肝硬化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积极给予患者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干预,遵医嘱给予患者治疗药物,给予患者常规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临床路径式教育,即① 入院当天 科室内成立健康教育路径小组,对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个人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并仔细询问近期患者病情的变化和病史,询问过程中应保持友善和语气的亲切,仔细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② 入院后2~3 d 此阶段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肝硬化的常规治疗方法和治疗过程[2],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护理人员应耐心、细致的使用通俗语言向患者讲解肝硬化的发病原因、耐心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③ 入院期间 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遵医嘱服药对于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强调不可以随意调整给药剂量、禁止随意停药,同时告知患者和患者家属服药的注意事项,避免患者因错用、误用药物而致不良事件;④ 入院后4~5 d 此阶段患者的病情基本趋于稳定,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性的聆听患者对这一阶段治疗的反馈意见,同时详细的解答患者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同时对于缺乏治疗信心的患者,护理人员可通过讲解之前成功治疗的案例,坚定患者坚持治疗的信心;⑤ 出院前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患者家属详细告知家庭护理的方法、注意事项和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定期回医院复诊。

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分别使用Zung焦虑度自评量表(SAS)和抑郁度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生活质量使用SF-36 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评价。

1.2.2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SAS评分、SDS 评分、SF-36 评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护理满意度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护理前后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和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临床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以治疗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如何提高临床服务质量已成为临床工作关注的焦点。临床路径式教育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健康教育模式,其核心为“标准化、规范化”[3],即以患者住院时间为横坐标,以具体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作为纵坐标,使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标准化、规范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向患者介绍路径表,让患者提前了解自己入院治疗的全过程,有利于患者提前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提高预后效果。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 评分、SDS 评分、SF-36 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临床路径式教育可有效提高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认知水平,对于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巧聪.临床路径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0,7(24):58 - 59.

[2]李向阳.临床路径式教育在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13):102-103.

[3]李红美.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75-176.

论文作者:冯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临床路径式教育在肝硬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冯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