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伴发失眠中医药治疗探析论文_张艺

精神分裂症伴发失眠中医药治疗探析论文_张艺

(昆明市精神病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临床上治疗精神分裂症失眠常用镇静催眠药,患者需长期服药,久之则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不良反应等问题。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症失眠以其效果显著、副作用少等优点逐渐受到重视,医学者对其在精神科-晦床应用的研究也日渐深入。针对中医药在精神分裂症失眠中应用的理论基础进行论述,以促进中医药在精神科的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失眠;中医药

失眠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一般包括睡眠 时间、深度及体力的不足。中医失眠即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等,轻者可见入寐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或寐而不酣,严重者可彻夜不寐。近年来多数研究表明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中,阳性、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都表现出单胺神经递质代谢的异常[1],涉及DA、5-HT、Glu、GABA、Ach、NE等多种神经递质的改变[2],而单胺类神经递质5一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7一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 (Glu)在保持睡眠觉醒节律正常调节以及紊乱过程中均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3],任何一种物质含量的变化及不同, 递质间比例的失调都会影响其平衡关系而导致失眠。

1 中医病因病机

精神分裂症在中医归于癫病、狂病范畴,其中癫病因情志所伤,或先天遗传,致使痰气郁结,蒙蔽心窍,阴阳失调,精神失常所引起;狂病系因五志过极,或先天遗传,致使痰火壅盛、闭塞心窍、神机错乱所引起的以动而多怒、兴奋性精神失常为主要证候特征[4]。精神分裂症伴发失眠的证型主要有肝郁化火、痰热扰心、心肾不交、瘀血内阻、心脾两虚等。

失眠的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5],虚、火、痰、瘀相兼为患,形成心肝脾肾等脏腑机能紊乱为主的病因病机。肝气郁结,气结日久郁而化火,可导致心火亢盛,灼烧阴血,致心失所养,而不寐。《症因脉治》有云:“肝火不得卧之因,或因恼怒伤肝,肝气怫郁;或尽力谋虑,肝血所伤,则夜卧不宁矣!”肝失条达,郁则气滞,日久则成血瘀,脑脉瘀阻则元神失养,心脑气血凝滞,阴阳失调,神机不宁,而发不寐。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夜多梦是血疲,平素平和,有病急躁是血疲。”肝失疏泄,乘克脾土,则健运失司,酿生痰饮,久而化热,上扰心神,心神不安而发不寐。明?张介宾引徐东皋语:“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劳心过度,伤及脾胃,心脾亏损,气血

生化不足,无以养心,以致心神失养引起不寐。《景岳全书》云:“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致血液耗亡,神魂无主,所以不眠。”心火允盛,肾阴亏虚,心火不能下行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心肾不交,心神失养导致不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清?陈良夫云:“心主一身之火,肾主一身之水,心与肾为对待之脏,心火欲其下降,肾水欲其上升,斯痞寐如常矣!”

2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2.1肝郁化火

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而苦,不思饮食,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治法:舒肝泻火,镇心安神。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生龙骨、生牡蛎、磁石)。

2.2瘀血内阻

烦扰不安,头痛如刺,心慌心跳,夜不成寐,或合目而梦,且易惊醒,甚则数日毫无睡意,神情紧张,痛苦不堪,舌多暗紫,脉多弦细而涩。治法:活血化瘀,通窍安神。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川I芎、柴胡、桔梗、枳实、赤芍、甘草、酸枣仁、珍珠母、龙齿)。

2.3心肾不交

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代表方:六位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黄连、肉桂)。

2.4痰热扰心

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伴口苦,头重,目眩,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化痰热,和中安神。代表方: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茯苓、枳实、黄连、竹茹、龙齿、珍珠母、磁石)。

2.5心脾两虚

不易入睡,多寐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代表方:归脾汤加减(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黄芪、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木香)。

3 结语

中医药治疗精神分裂失眠疗效较佳,且有针灸治疗、推拿治疗、气功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不同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可加强疗效,且患者不易产生耐受。失眠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常见伴发症状,临床上常用苯二氮卓类或巴比妥类镇静助眠药治疗,患者需长期服药,久之则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不良反应也随之而至,除此之外,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对药物开始产生耐药性,降低了药物的疗效,中医治疗精神分裂症失眠避免了药物的依赖性及耐药性、戒断反应等问题且疗效确切。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失眠症也通过调节神经递质而发挥作用,具有安全可靠、无成瘾性、无副反应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薛志敏,赵靖平,杨德森,等.以阳性或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0,33(12):79.

[2]姚升,王晶晶,季建林.神经递质与精神分裂症[J].中国冶金工业杂志,2000,17(5):320.

[3]范利锋,王平仁,兰培敏.睡眠机制的研究概况[J].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0):622—644.

[4]赵永厚,蔡定芳.中医神志病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9:62—67.

[5]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7.

论文作者:张艺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1

标签:;  ;  ;  ;  ;  ;  ;  ;  

精神分裂症伴发失眠中医药治疗探析论文_张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