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的研究与探讨论文_周海强1,张晓云2

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的研究与探讨论文_周海强1,张晓云2

(1成都中医药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75)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75)

【摘要】 犀角地黄汤由犀角(水牛角代)、赤芍、生地、牡丹皮组成,是治疗温病热入血分证的代表方剂。脓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若治疗不及时得当,病情迁延,危及患者生命。结合脓毒症的临床表现,其辨证多属毒热之邪,扰及血分而致血热瘀阻、邪热炽盛之证。犀角地黄汤功擅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结合犀角地黄汤的多个临床和试验研究表明,运用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犀角地黄汤;脓毒症;清热凉血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345-02

犀角地黄汤出自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古代多用于外感温热病和血证的治疗;近现代以来,运用犀角地黄汤则在各科疾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某些急危重症的治疗中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犀角地黄汤功擅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是治疗温热病邪入血分证的代表方剂。

脓毒症,过去也称为败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具有严重危害的急危重症,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对临床的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严峻考验。本病起势急骤,常累及多个器官,病情危重,若不能得到及时良好的救治,致使多脏器功能衰竭,预后差,病死率极高。

1.中医对脓毒症的认识

古代的中医学没有“脓毒症”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主要表现,故多将其归入“温热病”范畴。许多医家认识到,中医书籍中的“温毒”、“疔疮走黄”、“疽毒内陷”之大部分可归属于现代医学脓毒症的范畴。中医学发展历史中始终贯穿着对“脓毒症”的研究,在治疗脓毒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脓毒症是明确或可疑的感染诱发的全身性炎症的反应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见有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外周血细胞增加,亦可见神智淡漠或烦躁,昏迷;肝脾肿大;皮肤花斑;休克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脓毒症的发病主要责之于感受邪毒,邪毒盛实,侵袭机体,正邪相争剧烈,正不胜邪,毒邪入里化热,致使热毒炽盛,传变迅速,正气不足难以抵御外邪,毒邪内蕴,伤及气分,迅而内陷营血,致使营血瘀滞,络脉受阻,气血营卫运行不畅,导致毒热、瘀血内阻,瘀滞脉络,进而成毒成瘀,复令各脏器受邪而损伤,发为本病。起病急骤,病势凶险,临证每遇此病,治则宜急。

现代的临床研究,在探讨脓毒症的征候要素分析时表明:火热证、血瘀证是脓毒症早期的治疗重点[2]。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治疗宜早,同时体现中医的已病防变的治疗特点。

综上,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临证脓毒症辨证多属毒热之邪,扰及血分而致血热瘀阻、邪热炽盛之势。急则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以犀角地黄汤加减,以奏速效。

2.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的治法探讨

本证多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主。中医学认为,脓毒症按病因分属于外感热病范畴,其病机和辨证体系主要建立在六经、三焦和卫气营血三种理论基础上。而卫气营血是目前受到大部分学者认可的脓毒症辨证方法,脓毒症发病一般直接进入气分证或营分证阶段,当合并其他器官序贯损伤时已进入血分阶段。作为治疗血分证的代表方犀角地黄汤,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功效。心主血,又主神明,邪毒侵袭机体,化而成热,热入血分,一则热扰心神,故身热谵语;二则破血妄行,血不循经,血溢脉外,故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三则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变粘稠,运行受阻,成瘀可见舌绛。此际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散其血则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不熄,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方中苦咸寒之犀角,凉血清心解毒,为君药。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助犀角清热凉血止血,一恢复已失之阴血。赤芍、丹皮合用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以收化斑之功,故为佐药。

本方是清热解毒与凉血散瘀协同作用,适合脓毒症以热毒和血瘀[3]并行的发病特点。

3.犀角地黄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犀角地黄汤以犀角(现以水牛角代替)、赤芍、生地黄、丹皮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作用。

现代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以水牛角替代犀角组成的犀角地黄汤具有解热、抗炎、改善微循环及增强免疫、降低血瘀证动物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药效学作用[4]。脓毒症存在多脏器功能的损伤,犀角地黄汤在改善脏器功能方面的研究表明,犀角地黄汤能改善脓毒症大鼠肝功能指标,减轻肝组织病理损伤[5]。刘红权等研究表明犀角地黄汤能够有效干预瘀热证H型高血压大鼠的TNF-α、IL-6及血液流变学[6],从而达到化瘀之目的。

犀角,因现在犀牛是保护动物,故尔犀角现临床已经不再使用,寻找犀角的替代品是一个首要的任务,从而也是体现中药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水牛角成为犀角的良好替代品,而经过相关的临床与试验研究发现犀角与水牛角的功效作用基本相似[7]。

现代的药理学与药效学对犀角地黄汤的研究甚多,结合脓毒症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理化指标,犀角地黄汤对治疗脓毒症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4.小结

综上所诉,脓毒症的主要病机多为热毒炽盛,基本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瘀,在此基础上,清热凉血法应贯穿治疗始终。犀角地黄汤以犀角(水牛角代)、赤芍、生地黄、丹皮成方,功擅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临床运用广泛,结合多个研究表明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及脓毒症之感染性休克,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难(2014)[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7(6):401-426.

[2]谢东平,范荣荣,韩云,杜炯栋,赖芳.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治疗前后的证候要素特征[J].中国中医急症,2016,08:1527-1530.

[3]李鑫,马晓春.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9,29(12):1055-1057.

[4]张保国,程铁峰,刘庆芳.犀角地黄汤药效研究及临床新用[J].中药,2009,12:1919-1921.

[5]蒋华,周珉,吕海,鲁俊,王醒.犀角地黄汤对脓毒症大鼠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6,08:696-700.

[6]刘红权,黄厚才,钟荣玲,夏智,郭立中,王省.犀角地黄汤对瘀热证H型高血压大鼠TNF-α、IL-6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5:452-454.

[7]金若敏,陈长勋,范广平,孙峥嵘,倪嘉纳,孙彬贤.犀角与水牛角药理作用的研究[J].中药,1997,07:33-34.

论文作者:周海强1,张晓云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  ;  ;  ;  ;  ;  ;  ;  

犀角地黄汤治疗脓毒症的研究与探讨论文_周海强1,张晓云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