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起重伤害事故的预防对策论文_张芳,刘晓利,魏晓岚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宝鸡市 721006

摘要:本文介绍了机械行业起重伤害事故发生的现状、规律和特点,分析了起重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起重伤害;预防;对策;原因

一、背景

笔者所在公司属于机械行业,是国内生产制造钢桥梁、钢结构、铁路道岔、辙叉等交通运输设备的专业厂家,公司重视安全生产,于2001年通过了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于2013年成功创建机械制造企业二级安全标准化。近年来,公司进一步加大投入,从工艺装备上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最大程度减少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作业。但由于产品吨位大,起重设备众多,在用起重设备共计138台,主要包括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电动葫芦,起重作业极为频繁,参与起重作业的人员数量庞大,这些都给生产安全埋下了隐患,在二十种事故类型里,起重伤害事故是占比最大的,如何预防起重伤害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是我公司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关键所在。

二、起重伤害事故的特点

起重伤害事故即起重设备在安装、拆卸或操作中所引起的伤害。常见的起重伤害有垂直起重伤害、碰撞伤害、断绳脱钩伤害、吊物坠落伤害等。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事故频次较高;由于机械行业各工种日常均需大量使用起重设备,起重作业频率相当之高,因此出现麻痹大意、违章违规的情况相应增多,伤害事故件数也相应增多。

笔者所在公司近五年内,发生频率最高的事故类型就是起重伤害,例如,2013年共发生9起事故,其中有7起是起重伤害事故,占比78%,2017年共发生16起事故,其中有7起是起重伤害事故。

2、伤害程度严重。只要伤及人员,往往是恶性事故,造成重伤及死亡的可能性较大。笔者所在公司自2013年以来,近5年中,发生的重伤及以上事故共3起,其中1起为起重伤害,另外2起是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但都分别与起重设备及起重作业密切相关。

3、伤害涉及范围广。受伤害的人员可能是司机、起重工和作业范围内的其他人员,其中起重工被伤害的比例最高。同时,并可能伴随大面积设备设施的损坏。

三、起重伤害的类型

1、挤压伤害。即人受到挤压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这类事故通常发生在运行起重机或回转起重机与周围固定物之间。

笔者公司真实案例:“3.14”起重伤害事故。2016年3月14日上午9:20分左右,质量管理部王**在某子公司车间外跨进行平台悬臂钢结构超声波探伤作业,在看手机过程中,王**被由南向北行驶吊运杆件的门式起重机东北侧起重机大车主动轮挤压伤右脚。事故分析认定:①王**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对工作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站立位置存在安全隐患,王**的违章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也是事故的主要原因,对事故负主要责任。②该公司门式起重设备安全管理不到位,起重机轨道扫轨板缺失,起重机警铃失效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承担事故次要责任。

除此,还发生过收紧钢丝绳挤伤手指、维修人员在检修平台被挤伤等事故。

2、坠落摔伤。起重设备外形高大,通常会把司机室和相关设备安装在高处,如此一来,操作人员要想进行相关作业,不可避免的会进行登高作业,例如维护和检查高处设备等,出现高处坠落情况也是有可能的。

笔者公司真实案例:2014年2月15日11时30分左右,某车间合金钢工段发生一起高处坠落至1人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直接原因是起重机司机冒险从斜梯走上主梁。

3、重物坠落砸伤。很多原因都会造成重物坠落,比如起升机构的零件故障、挂钩不当、捆扎不当、吊卡具损坏。笔者单位就曾发生由于钢丝绳使用不当造成脱钩,起重工与起重机司机配合不当,造成重物坠落砸伤脚趾的事故。

4、触电。一旦起重设备的任意组成部分或吊物,与带电体触碰或者距离过近时都可能引发触电,造成触电伤害事故。

5、其他伤害。

四、起重伤害事故易发的原因

1、起重设备由于它本身的特殊功能和特殊的结构形式,使起重机械和作业方式存在诸多危险因素。

2、起重作业需多人默契配合,共同完成。任何一个起吊动作,都至少需要起重人员和起重机司机两人配合完成,两者的标准化作业及相互配合的默契程度都决定着每一次吊运的安全与否。

3、由于起重吊运作业频繁,除大型杆件、成品移交等工序配置专业起重工,其余众多机械加工岗位人员自行吊运,而他们对起重知识的缺乏和安全意识的不到位给事故埋下了隐患。

4、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如超起重机或钢丝绳的负荷吊运,使用吊具不恰当,检查工作未按要求进行等。

五、预防起重伤害事故的对策

1、安全技术对策

一是在起重设备的购买、安装的初期阶段就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控制、检查、验收。使用过程中,按照国家规定定期检验,建立起重机械设备档案,完善技术资料。

二是在起重设备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状态,包括:保证钢丝绳的断丝数、腐蚀量、磨损量、变形量、使用长度和固定状态等符合国家规定;滑轮与护罩完好,转动灵活;吊钩等取物装置无裂纹、明显变形或磨损超标等缺陷,紧固装置完好;制动器工作可靠,磨损件无超标使用,安装与制动力矩符合要求;各类行程限位、限量开关与联锁保护装置完好可靠;急停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器等停车保护装置使用有效;各种信号装置与照明设施符合规定;PE连接可靠,电器设备完好有效;各类防护罩、盖、栏、护板等完备可靠,安装符合要求;安全标志与消防器材配备齐全;各类吊索具管理有序,状态完好。

2、安全管理对策

一是在对专业起重作业人员把好持证上岗关口的同时,加强广大参与起重作业的机加人员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教育培训既是企业的法定责任和长治久安的最有效措施,也是防范事故源头性根本性措施,是最具潜力、最有效益的安全投入。要采用多种形式,宣传起重伤害的危害、类型、特点、原因,不断提高全体员工对起重作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员工安全责任意识、自我防范意识提高了,才能真正杜绝和避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才能有效的避免和减少起重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是建立健全维护保养、定期检验、交接班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执行。

三是加强起吊作业的过程控制。开工前,起重机司机应检查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如起重量限制器、行程器限制器、过卷扬限制器、电气防护性接零装置、端部止挡、缓冲器、联锁装置、夹轨钳、信号装置等是否齐全可靠,否则不准进行操作。起重人员应严格检查钩头以下的吊卡具安全状态,发现报废立即更换,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进行起吊作业。操作前和操作中接近人时,必须打铃警示。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任何人发出,都应立即执行。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十不吊”原则。操作完毕后,还要对吊运结束的部件进行检查,查看放置的是否稳妥。

四是加强监督检查。管理人员要经常对起重作业进行监督、检查,要对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制度落实、起重设备、吊卡具等方面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指出,落实整改,消除隐患,确保起重作业安全。

六、结束语

安全是企业永恒的话题,通过管理和技术的手段,将起重伤害事故消灭在隐患及风险控制阶段,落实重在预防的安全理念和方针,是预防起重伤害事故的良策。

论文作者:张芳,刘晓利,魏晓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机械行业起重伤害事故的预防对策论文_张芳,刘晓利,魏晓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