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漫谈论文_ 周良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漫谈论文_ 周良红

四川省三台县观桥中学 周良红

摘要:阅读训练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帮助学生增长见识、丰富情感、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对初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的初中语文阅读训练和教学实际上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摆脱传统模式的弊端,对新信息、新技术、新方法欠缺发掘和改变,使语文阅读训练强度不断增加,但实际效果却总不尽如人意,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初中语文阅读训练新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对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意义重大。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辅导策略;营造氛围;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媒体直观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机械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和光电技术进行直观教学。媒体直观法是当前被教育界广泛采用并极力推崇的一种先进教学方法之一,它遵循直观性原则,符合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已刻不容缓。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

一般说来,学生对某科的学习目的是能够明确的,问题是学生的自制力都很差,教师进行阅读目的训练时,学生就“热”一下,过一段时间,又“冷”了,这时需要教师注意适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要经常性地提醒学生,或结合教材,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等。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训练,不能让其松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将这种有意识的行为以讲故事、听录音、音乐、放电影、录像等形式出现吸引学生的眼球。比如《苏州园林》、《桥之美》、《故宫博物院》等介绍风景名胜、城市山川的篇目,在让学生了解其风貌、特点和内容时,可采用幻灯、投影仪、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媒体将这些画面直观地反映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能增添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他们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桥之美》一文,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事先有关卢沟桥、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英国的康桥、清明上河图里的虹桥、乡间的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等图片。同时配以精彩的导人语来营造当时、当地的氛围,再结合课文进行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引导对话,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

文本是作者用文字表达思想的方式,其本质仍是语言的交流,这一点就决定了阅读文本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但阅读训练中的对话显然内涵要远大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对话理论出现的很早,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教师简单地将对话理解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将对话形式化,不仅起不到实际效果,也会使学生形成应付了事的态度,仅仅为回答问题去阅读,对文章本身的理解淡化。阅读训练中的对话应该为至少三种对话:一是读者与作者间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与作者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真正地将文本所述情感感同身受,才能帮助学生开放思维,并引导学生大胆阐释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二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这是阅读训练必经的过程,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身经历、所处视角、情感变化以及价值观的不同等都使所产生的解读与体悟不完全一致,大到主题思想,小到一个词、一句话的理解,都有可能存在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观点。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阐述自己的解读,并在适当时间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三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对话,分享彼此的感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目的是“不待人教,自能读书”。首先要培养好的预习阅读习惯:速读课文直至熟读课文,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提出难以理解之问题。包括?培养查阅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认识、理解的字、词、句及时查阅工具书,直到弄明白为止。有辅助资料尽量参照、查阅,以加强理解。)?培养下批注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作下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必要时还可用几个简单的字进行旁注。)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培养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培养速读习惯(即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每分钟500字左右)。学生要养成好的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要靠培养和训练,才能知其要领,明其方法。教师必须注意科学地把握训练的环节,解决如何把零散的内容实行有效的组合,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网络的问题

四、总结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阅读会伴随人的一生。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忽视了阅读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就成了无本之木。积极主动地练好精读、略读、快读的基本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的学习就会“源深而流远,根固而木长”。

参考文献:

[1]何蕊.现代信息技术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渗透[J].教学与装备,2012.

[2]秦春霞.如何提高初中阅读教学效率[J].广西教育,2010.

[3]张慧芳.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J].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

论文作者: 周良红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漫谈论文_ 周良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