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数据和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支撑,是生态文明监测预警机制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建设方面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并且积极推进了水土保持发展,作为相关研究人员,要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积极深入实际,探索更加有效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策略。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方面的内容,以供参阅。
关键词: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
引言:
众所周知,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有效掌握地方生态环境的现状以及水土资源的状况,由此便有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可以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也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有关部门不断突破创新,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有力推动了全国水土的发展。
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1.1水土保持监测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作为水土保持基础性工作的监测预报,在监测网络建设、监测设施设备、监测手段以及监测成果用于实践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全面提高水土保持治理与监测预报的现代化水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所以我们必须从基础抓起,从现在抓起,让水土保持监测预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保护。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行业的社会影响力。
1.2为预防、监督、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通过进行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可以为后期的水土流失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同时监测工作也可以为执法部门的监督、依法行政、综合防治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这一过程中,如果水土保持监测所提供的相应信息存在缺失的问题,那就不能对水土流失的变化规律以及变化发展的状况进行有效的掌握,进而也就会导致后期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这对于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将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因而,监测工作对于后期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3有助于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新时期,随着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已经逐渐形成一套体系,这为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实现了对水土状况的实时监测。因此,要时刻关注水土流失消长、水土保持成效、生态状况变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情况,做好跟踪监测工作,协调各部门做好年度动态监测工作,及时准确的发布公告。通过对水土流失的状况进行全面网络信息化的监测,不断进一步分析影响地方水土流失的因子以及特征,从而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的影响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对策
2.1加强组织领导
应切实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的组织领导,主要领导新自抓,把监测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加强研究和推进。各地应完善顶层设计,全面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制订水土保持监测总体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强化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指导检查力度,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纳入业务绩效管理范畴,对所属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履职尽责情况实施定期考核。
2.2加强科技创新
坚持科学监测、创新驱动,不断增强发展内力。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科研院所,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加大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攻克技术上的难关。积极推动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监测的科技含量。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依托当代高科技以及信息化平台,不断推动监测水平的现代化发展,从而真正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水平,提升监测成果质量。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经费保障,积极争取政府和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推动依法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经费,从而不断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监测点的建设以及运行。
2.3科学定位观测,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监测
在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时,要针对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的水土流失进行有针对性的监测。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后期水土流失规律的深入分析提供基础,同时还可以为水土保持治理效益预测预报模型的构建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对于监测点的设定来说,其主要对小流域径流泥沙以及降雨情况进行监测。对于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的监测工作来说,其工作的重点就是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效益的监测与评估,其监测的主要内容就是对项目区内的水土基本情况以及水土流失状况进行检测,并且还要对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别、数量以及水土保持的质量、效益进行监测。对于重点工程的监测工作,要将定位观测与典型调查、遥感调查等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于典型调查来说,其主要是对典型的地块以及典型的农户进行监测。对于遥感调查来说,其工作的重点就是对项目区内的土地利用状况以及植被覆盖度、水土流失面积等状况进行监测,进而可以为重点工程的宏观评价提供基础。
2.4提高监测手段,实现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
加快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提高现代化水平。积极开展RS、GPS、GIS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运用研究.将现代化高科技与传统的常规监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监测、传输、处理、发布为一体的数据信息系统或动态反映水土保持状况的空间数据库。走水土保持监测跳跃式发展的路子.提高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水平。
2.5加强经费保障
落实水土保持法要求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经费”的规定,根据事权划分和财政要求,积极争取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推动依法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监测点的建设及运行。
结束语:
新时期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需要包括水土保持工作者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水土保持行政部门要加强水土保持宣传、监督和执法工作。鉴于目前相关规定对水保设施所包括的范围和项目表述不是很明确,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法规。细化水保设施的内涵,明确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征收范围和标准,使水保方案编制中水土保持设施及补偿费取值更加统一和规范。而广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要从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不断改革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完善方案编制,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乔殿新,王莹,屈创,蔡昕,凌峰.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刍议[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7(03)
[2]张子成.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刍议[J].中外企业家.2018(05)
[3]方宗福,林丽萍.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探寻[J].技术与市场.2017(10)
论文作者:赵鹏,罗小红,付文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工作论文; 新时期论文; 水土论文; 状况论文; 基础论文; 经费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