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管理统计在卫生防疫事业管理上的应用论文_吴波

哈尔滨市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摘要:探讨卫生管理统计在卫生防疫事业管理上的应用。方法:选取我中心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10例。对照组对卫生进行常规管理统计,实验组对卫生进行卫生管理统计,分析两组卫生防疫的有效率。结果:实验组的卫生防疫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管理统计在卫生防疫事业管理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卫生管理统计;卫生防疫;事业管理。

Applica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statist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statistics in the management of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Methods: 2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10 cases in each group.Routine health management statistic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health management statistic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health epidemic pre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sanitation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health management statistic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health and epidemic prevention.

Key words: health management statistics;Sanitation and epidemic prevention;Career management.

前言:当前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应该制定好今后卫生防疫工作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对策,避免重犯过去几上几下的错误,使卫生防疫事业能够按照实际需要,客观的、科学的、健康的发展,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防疫事业做出贡献[1]。本文旨在探讨卫生管理统计在卫生防疫事业管理上的应用,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中心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10例。

1.2方法

对照组对卫生进行常规管理统计,实验组对卫生进行卫生管理统计,分析两组卫生防疫的有效率。

2.结果

实验组的卫生防疫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见下表1所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规划与计划、实施、监测、评价、预测及反馈是科学管理过程的几个基本环节[2]。以下就各环节来谈谈卫生管理统计在卫生防疫事业管理上的应用。预测:制定卫生防病规划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比如,我国研制中国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就是在认真分析历史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预测后提出的。其中应用数学模型测2例,趋势性时间序列外推预测35例,德尔菲法预测83例,专家评估法预测232例。规划与计划:规划包括确定目标、策略、步骤及方法。制订好的规划,有赖于科学决策,在广开思路与创新的基础上提出多个方案。权衡各方案的利弊,择优决策。比如,张家港市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规划,就是在对当地疾病负担指标进行认真分析,作了社区诊断,同时对不同疾病、不同对策与措施作成本效果分析后,择优而提出来的。实施与监测:对规划与计划的实施进行质量控制与监测是管理的重要环节。比如,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对疫苗质量、疫情报告、免疫成功率、人群免疫水平、环境中病原体进行了实时与定时的系统监测和质量控制,并加强了科研工作。结果发现服用五次及以上脊灰疫苗比服用三次(常规法)的效果好,于是,卫生部于1993年末起,开展了全国性脊灰强化免疫活动,以求目标的实现。在卫生防疫事业管理中常用的质控方法有网络计划技术(统筹法)、质控图等。网络计划技术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通过绘制基本作业的网络图,求得最快完成任务的总体方案。对于实验室化验,可应用质控图建立实验室内与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一旦出现失控,应及时找原因,及时解决;这时可借助于排列图、因果分析图、多因素分析及进行专题研究。电子计算机为实时质控的有力工具。在实施中把有关数据箱入电子计算机,并用专用软件进行实时与定时质控,十分方便。评价:卫生防疫事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通常要对各层次、各职能部门进行既定目标是否达到,效果、效益、效率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为了作好综合评价,首先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数,选择适宜的统计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秩和比法、综合指数法、评分法、模糊综合评价等),进行评价。

由于复杂的成因,目前卫生医疗行业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就当前而言,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对医院的投诉、医疗纠纷呈现上升趋势,再加上一些新闻媒体对医疗投诉、医疗纠纷案例片面报道、夸大宣传,甚至进行新闻炒作,促使医患矛盾激化[3]。这些情况说明,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将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除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以外,作为医疗机构的党组织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调节功能,善于审时度势,敏锐地洞察问题、正确地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特别是在医改转向之际,要预见到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早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起到社会“减压阀”和“安全阀”的作用。

近年来,基于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传染性疾病以疫苗注射方式达到免疫目标。而且,在人们日常生活改变的同时,也使得麻风病与天花等相关疾病受到严格控制,但疾病谱中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逐渐发展成主流。在此基础上,地质灾害与突发性事件也要有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作为重要支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卫生防疫与疾病控制工作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人民群众对预防保健需求越来越高,政府对卫生防疫的任务愈来愈重,要求越来越严,卫生防疫的供给与需求矛盾日渐突出。卫生防疫机构要生存要发展,除了实行科学管理,加强自身建设,深化改革,挖掘内部潜力,开展双增双节,用好有限的资金外,应充分认识卫生防疫的地位和作用,理顺和保证政府投入的主渠道,拓宽补偿机制,稳定队伍,发展事业。政府投人为主的渠道应予保证,并逐步实现超前投人。卫生防疫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国家和地方财政有责任和义务承担对卫生防疫事业的投入。并依人民健康需求,实现超前投人,以达到保护生产力,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卫生主管部门应主动当好参谋,争取政策,协调各部门的关系,理顺政府投入渠道,保证政府投入到位。防止“有钱买棺材,无钱买药,财神跟着瘟神走”的事后投入。坚持预防为主,超前投入,保证卫生防疫事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

综上所述,卫生管理统计在卫生防疫事业管理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顾鹏程. 国家卫生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7.

[2]雷英. 中美卫生监督机构对比及西安市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4.

[3]刘晓,芳杨,善发.我国卫生管理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与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03):14-17+36.

论文作者:吴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卫生管理统计在卫生防疫事业管理上的应用论文_吴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