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论文_谌超宇

新时代下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论文_谌超宇

深圳市信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

摘要: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道路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尽管道路桥梁技术现已十分完善,但是却仍需进一步发展。道路虽四通八达,以此还加快了先富带动后富发展步伐,但各区域环境均有所不同,尤其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常常需要利用与处理软土地基,这便要求综合勘察探索这方面的施工技术,以便对其展开必要的优化和改善。基于此,本文以某道路桥梁工程为背景,探讨了新时代下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软体地基;道路桥梁;施工技术

对于道路桥梁来说,常见的软土基的危害性很大,会严重影响其沉降。如果相应的施工处理不得当,则势必会因不均匀或剩余沉降,而引发失稳或破坏问题,导致路基开裂或塔滑,甚至还会造成路基坍塌,引起重大安全事故。由此可见,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的现实意义非常重大。

一、概述工程

在某道路桥梁工程中,有1734m长的软基段,且多为亚豁膨胀性土,其中还含有冲洪卵石层,并以石炭系砂泥岩为基础。该段的软土具有较大的粉土比重、较大的压缩比例、较差的透气水性、较低的承载力,直接将其用作地基定不利于本工程。所以,首先应加固处理软土,以优化软土地基性质,确保道路桥梁地基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

在开始施工以前,要全面调查道路桥梁地质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方法,在室内认真展开配合比与土工试验,待合格后再开展大范围的施工。当加固处理软土地基时,应根据道路桥梁设计桩位图严格执行,并按室内配合比与土工试验,先进行试桩,然后算出适合的喷粉单位量。除此以外,还应认真检验所用材料质量,实行有序化施工,以保障施工机械设备均安全、顺利地运行。另外,还应合理组装并及时调试施工机械设备,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使其得以充分利用。

二、新时代下道路桥梁工程中处理软土地基的几种施工技术

据该工程情况,需要通过以下施工处理技术来处理软土地基。

1、表层处理法

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处理软土地基时,先加强地面表层最为软弱部分、再施工的方式最为常见。总体上来讲,是指利用地质排水来强化处理软土表层,并通过高强材料来增大地表强度,以实现加固、避免塌陷的目的。针对软土表层具有较好质量,且含较高水量的地基,在进行填土前应先挖排水沟,以便将水分引流出地基。利用该方式能切实减小表层含水量、将土壤干燥度提高,这些对顺利对道路桥梁工程展开施工极为有利。当挖沟排水后,还可以填埋砂砾石块,以加强地基底座,并增强其透气水性。通过优化软土地基结构的材料,能提高地基坚固度,为软土地基施工打好基础。为改良软土地质,还可将砂砾石块或韧性材料垫层加入土层。

具体的垫层作用如下:

(1)进一步增强地基承载力。因为垫层抗剪强度一般高于软弱土层,所以能在提高土承载力的同时,还不损坏软土地基。

(2)减小了一定的沉降量。例如,条形基础的宽度沉降量约为50%的总沉降量,通过严密分布的垫层来代替软弱土层上部,能大幅降低其沉降量。而且垫层能有所扩散应力,让软土下卧层压力减小,进而降低土层下卧沉降量。

(3)加快软土层的排水固结。因为垫层材料具有很好的透水性,若软弱土层被压制,那垫层便会充当排水面,消散基础下孔隙水中的压力,提高垫层下固结弱土层强度,以防破坏地基软土塑性,让道路桥梁工程整体拥有良好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地基上部,若软土层薄且含水量高,则可将厚lm的砂垫层铺设在软土地基上,这样既能良好固结软土,又可以将砂垫层用于排水,以调整好土层水分。倘若软土表层具有非常强的土壤勃性,则可以将混合添加剂加入软土表层,以增强土层豁结力,并大幅优化土层压缩性,以增强整个地基的性能,提高软土结构的密实度。倘若软土地基不够均匀,侧向变位容易出现,且局部有不均匀沉降,对此则应适当增添或敷垫材料,通过抗剪力与抗拉力,来让地基可以均匀支撑填土负荷,尽量控制好局部沉降与侧向变位,以确保施工设备作业的连续性与安全性。

2、爆破加固和抛石加固排淤法

爆破加固和抛石加固排淤是新的先进加固方式。其中爆破加固技术指的是炸药发生爆炸后,通过其张力来改善软土泥沼地基结构,并排掉土壤和淤泥中松散的土质,然后利用高强度的材料来加以填充。这种爆破加固技术具有很严格的操作要求,要求操作人员拥有足够高的技术水平,且成本也较昂贵,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倘若不当操作,定会严重污染施工环境。而抛石加固技术指的是抛出大片石料,再通过挤压力来排淤。相较于比爆破加固技术,该技术能更加方便地操作,且成本也较低,所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工程处理积水洼地软土地基之中。

3、竖向排水法

本工程中的软土层地基不仅厚度大,而且地质属于均匀猫土,通过竖向排水技术,将竖向垂直排水柱设置在强乳性底基层,再利用短段落排水,来加强地基固结排水,以大幅提升综合抗剪性能。该施工方式是指填土坡面下放置处理目标,以全方位地强化地基。例如,在进行砂井施工时,结合基底沉降程度及其稳定性,制定并展开施工方案,并通过计算来确定砂井排水挖掘直径与施工面积。在开始施工前,还应将砂层铺设在软土层表面,并挖出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值。通过螺旋钻入、打人、水射、振动的施工方法处理桩柱,控制埋桩深在20m或以下。

4、换填法

针对低洼水源、杂填土、暗沟等区域的浅软土地基,宜选用换填法来将地基加固,也即先挖出地面下软土层,再将承载能力强、压缩性低、强度高、土质性稳的碎石等材料填埋在挖空区内。当对土层换填时,应压实各层面,旨在确保换填后土层可以拥有适度的压实度与含水量,并能达到建设要求。通过将淤土层换成水泥土、灰土或沙壤土等透水性好、承载能力强的土体,能很好地处理稀薄软土层路堤,因此获得了较普遍的应用。该方法按设计要求,尽可能地避免了超挖现象,由此并节约了一定的成本。同时还应夯实处理挖方回填土,以确保路堤承载力足够强。

三、施工观测技术

对该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展开施工时,还应动态观测地基的沉降水平与稳定性。同时将施工场地中地形较大变化、地质条件不好、土质调查点四周、设计问题过多均设为观测点。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利用各观测点来同步跟踪观测施工进程。待完成观测后,还应认真记录并整理好的所有观测结果,并将其绘成曲线图,以方便下一环节设计与施工软土地基参考。

四、结语

总之,新时代下,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十分常见,且软土地基实际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道路桥梁的整体施工。所以,应合理应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规范化操作方法,从而提增强地基强度,减小其压缩性。另外,还应综合考虑软土地基处理的成本、安全性、效果等因素,综合应用多种加固处理方法,来提高处理效果与经济效益,以保障道路桥梁整体施工质量,推进施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明.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09):56-57.

[2]李思宁.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浅析[J].门窗,2015(01):215.

[3]苏昌鹰.强夯法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5):119-120.

论文作者:谌超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  ;  ;  ;  ;  ;  ;  ;  

新时代下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论文_谌超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