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和维护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实践_使命感论文

知行合一,多管齐下——涵养与守护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管齐下论文,使命感论文,涵养论文,教师职业论文,高中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职业使命感,意味着因为对某项工作内蕴价值发自内心的认同而自觉地忠于职守,忘我奋斗,甚至不惜自我牺牲。“具备职业精神的教师是不需要人去管的,也不需要评他先进……在他们身上我们见不到一丝的倦怠与慵懒,只看到他们急促的脚步,专注的神情,富有神采的眼睛。”[1]

历史教育的使命是什么?随着当代中国教育的转型和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者们已基本达成了共识。余伟民先生明确认为,“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文素质教育”[2];赵亚夫先生也高度概括地提出“历史教育要给国民自信力”[3],他还指出历史教育的显性功能是公民教育。令人欣喜的是,学者们的这些共识在体现国家意志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已有明确表述:“全面发挥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教育的使命既然已明确,高中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也就得以确定。由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高中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尤为重要。因为正是高中历史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未来公民们的精神风貌。如果一个民族注定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那么历史教师理应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

职业使命感需要涵养,也需要守护。除了“天生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来自后天的工作经历,这是一个涵养过程。职业使命感会受到客观社会环境和主观内心世界变化的影响。不少教师正是在“待遇不公、信念被毁、负担过重、孤立无助等消极因素”[4]的纠缠下,职业使命感被逐步挫耗。令人忧虑的是,对如何涵养与守护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这一课题,据笔者所见,系统性的实践研究并不多,已形成有效路径的更是有限。

因此,笔者基于自身近三十年的专业发展经历,基于培育本市优秀高中历史教师团队的经验,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学习与借鉴,关注和思考着涵养与守护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这一课题,并努力将这种思考与日常的教研、师训工作相结合,以期从实践层面为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涵养与守护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回溯探索之路,笔者概括了以下六条具体路径。

一、组建以“携手登高”为宗旨的高中历史教师团队

笔者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团队建设。笔者以为,在历史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难较多的时刻,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推进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们普遍需要一股能振奋其精神的力量,需要一个能鼓舞和支持他们思考与行动的集体,需要能提供平等对话与坦诚交流的平台。为了达成涵养与守护教师的职业使命感这一重要目标,笔者主持的培训团队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运行机制:

(一)实行“导师制”

具体而言,在组建专业团队时,将全体参训学员按“就近”和“小型”原则分成若干研修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本市的优秀历史教师(一般是核心团队成员)作为指导教师,具体指导该组的研修活动。这些导师都极具人格魅力,又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自然能赢得学员们的由衷尊敬,指导效果因此逐步提升。当然,导师们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获益匪浅,这将有助于他们继续涵养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个人研修、小组研修与集中研修三个层次互相支持

个人研修是最基础的方式。我们要求参训教师按时完成培训团队布置的研修任务,借此逐步养成自主研修的良好习惯。小组研修在三个层次中处于桥梁地位,在导师的指导下定期举行研修活动,给研修成员提供互相学习和切磋的机会,这也是团队形成凝聚力和有方向感地行动的基础。集中研修意在通过交流与展示,提供思想碰撞和发现其他成员长处的机会,这种发现有助于强化参训教师“学习是我生命的内在需要”的意识,而这种意识的确立将对教师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集中研修还有统一安排、及时明确研修重点与方向的作用。

(三)切实保障每位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

我们始终将唤醒教师内在的研修需要作为培训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从配备导师到小组构建,从活动组织到评价,都注意切实地保障每位教师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学员在参训过程中成为能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深度参与者,而不只是当啦啦队式的观众。我们明确,导师或研修小组组长,只是活动的协调人而不是领导;小组活动的主持人应当轮流担任;每位学员在小组研修中都应当承担具体的任务。每次集中研修都要安排小组研修情况的交流;集中研修的主要项目要基于小组研修的成果,要尽可能让学员承担具体的任务。

上述安排意在使团队具有凝聚人心、明确前行目标与路径、抱团取暖、共同守护职业使命等功能,使参训教师的心灵与情感形成较强的归属感。在共同体逐步形成的同时,个体与团队能形成良性互动,个体的特色也逐步地更为鲜明。“组员团结协作性比较强,交流热情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只因我们有共同的目标”等类研修体会可以说是参训教师的共同心声。

二、发挥核心团队成员的榜样力量

我市目前有高中历史教师近280人。在各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下,经十多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个职业使命感强、专业水平高、影响力较大的核心团队,其中省特级教师2人,市名教师5人。笔者意识到他们的特殊价值,注意充分地挖掘并运用好这种价值,以引导教师涵养和守护职业使命感。

(一)让核心团队成员担任“导师”

我们将7位核心团队成员配置给培训团队中的各研修小组,让他们在指导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由于导师们对学员的专业成长具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共识,所以在指导过程中,特别重视职业使命感的涵养,加上又是现身说法,参训学员在耳濡目染中不断进步。

(二)让核心团队成员基于自身的教育人生作专题讲座

我们一直重视发挥优秀教师在专业方面的作用,同时更为重视发挥他们在人文素质涵养方面的作用,让他们承担与提升教师职业使命感相关的专题讲座就是方法之一。这类讲座的主要特色是要结合主讲人自身的教育人生来展开,融生活细节、情感故事与教育思考于一体,因而受到参训教师的普遍欢迎。

(三)组织参训学员对导师进行访谈并形成访谈录

为了做好访谈,我们对访谈流程作了具体设计:提出通用的访谈提纲,再让访谈人根据导师的情况细化成个性化的访谈提纲;将访谈提纲提前呈给导师,让导师有所思考与准备;将访谈至少分为初次访谈和补充访谈两个阶段;研修小组全体学员参与对导师的访谈,并分工撰写。这样的访谈从策划到完成,就导师而言,可以较为系统地回溯自己的教师生涯,并对一些重要的教育教学问题作出进一步思考;对访谈者而言,实际上是学习与体验的过程,可以较为深入地感受导师的为人、学识与思想,因此成为了一个双向互动和多赢的过程。

(四)让核心团队成员写“自述”

访谈毕竟是他者之视角,那么核心团队成员是如何认识自己的?毫无疑问,明晰过去如何行走,清楚现在站立在何处,知道将走向何方,对一位优秀教师的长期发展极有益处,也会对其他教师的成长产生启示。因此,我们也组织了让核心团队成员写“自述”的活动,并提出了“希望较为系统而全面”“以述事为主,最好是成长的故事”“精彩的点睛之笔应当基于故事”“字数最好不少于一万五千”等具体要求。有了这样的要求,与职业使命感相关的内容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根据笔者的计划,“访谈录”和“自述”将汇编成册,争取正式出版,作为本市的教师培训资料。相信这份资料对核心团队成员的进一步发展、对本市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涵养与守护,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尽可能发挥“同伴”的激励力量

基于多年来的经验,笔者以为与“榜样力量”相比,“同伴力量”更为直接、更具亲和力与激励性。因为“榜样”往往是已成功者,会让人误以为其成功条件具有难以复制的特殊性,即使是身边的“榜样”也难免有这种局限。但“同伴”就是自己身边的普通历史教师,几乎每天都在同甘共苦地一起行走,亲切可见,可以比较,也可以追赶。因此,笔者非常重视发挥培训团队中“同伴”的激励力量。

如果是基于“自愿报名”和“导师推荐”这样的“双向选择”组建的培训团队,从建构团队起就可以兼顾好“同伴”问题。我们在选拔学员与分组时除了考虑地域分布,还考虑了性别、年龄、职称和学历等诸要素。因此,每个研修小组中,既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既有初级教师,也有一级甚至是高级教师,当然也一定是男女搭配。这样的成员结构,为小组研修的和睦相处、取长补短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尽可能发挥“同伴”的力量提供了可能。

笔者深信成功就在细节之中。在借鉴高层次学术研讨会规范的基础上,我们对小组研修活动的组织程序有明确要求:活动形式与内容由各小组根据培训团队的总体要求自主确定,但主题必须明确;提前制订好研修计划并预先作好相应准备;每次活动要有主持人、有主题,尽可能每个人都要有具体任务;讲座要有时间限制,要制作成演示文稿;要安排学术点评人(一般由导师担任);优秀的研修内容,推荐到集中研修或本市历史教研活动时展示。学术规范较强的组织程序,既起到保证研修质量的作用,更为年轻教师们的同伴互助和携手共行提供了平台与机会。

我们注意让优秀年轻教师现身说法,让“同伴”激励同伴。这些年来,本市已有一批青年教师已经或正在脱颖而出。安排他们结合自己对职业使命感的认识,谈谈成长中的喜悦与烦恼、成就与困难,对他们自身和听众都是较为有效的激励。我们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与机会,使更多努力中的青年教师登上展示舞台。除了常规的教研和师训活动,2009年以来,我们还依托嘉兴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组织了“浙江省‘高中世界史教学’研讨会”(2009年11月)、“第二届嘉兴市高中历史展示活动”(2010年1月)、“浙江省四地市优秀历史老师‘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2010年11月)、“第三届高中历史展示活动·‘研究生专场’”(2011年4月)等极具特色的活动。

四、努力推动广泛而有深度地阅读

笔者深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成第一精神需要……”[5]427笔者已有近四十年的阅读经历,并在“战略性阅读”[6]过程中逐步明确了教育人生的前行方向,本市高中历史核心团队成员对专业阅读也是情有独钟。因此,笔者特别强调阅读,甚至提出了“阅读决定教育人生”的主张。随着读书氛围的逐步浓厚,研修教师的内涵会逐步丰富,视野会日益开阔,立足点能逐渐提升。

当然,历史教师的阅读也需要推动,需要引导。笔者对阅读提出了三个具体要求:一是高品位地读,多读理念之书,少读应试之书;二是广泛地读,精读一些人之所以为人的“杂书”,以温暖心灵、涵养素质;三是有目的地读,结合教学实践的需要,既读历史专业之书,也读教育科学方面的书。提出这样的阅读要求,目的之一就是期待教师们在与诸多作者精神对话的过程中,关心和逐步增强历史教育的职业使命感。

我们关注阅读书目的推荐。几年前笔者就曾两次向本市历史教师推荐阅读书目,2011年笔者再次利用嘉兴市高中历史学科基地网站推出了阅读书目,供大家选读。笔者的推荐,基于本市高中历史核心团队成员的阅读视野,既有经历时间考验的经典,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费正清等主编的《剑桥中国史》和罗荣渠所著的《现代化新论》等,也有站立当代学术前沿,引领学术发展方向的名作,如马克□主编的《世界文明史》、茅海建所著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等。这样的推荐,既保证了书目本身的质量,也与历史教师们的实际需要靠得比较近,因此受到学员们的普遍欢迎。在对专业著作的阅读中加深对历史学科本身价值的理解,同样有助于涵养历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

我们发放相关著作作为必读书以引导阅读方向。早些年,我们就发放过吴非所著的《不跪着教书》、杨宁一主编的《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和《历史教学》编辑部所编的《新生代历史学者访谈录》等作为本市历史教师必读书。近年来,仅在人文类阅读方面,我们就给参训学员发了Sam M.Intrator主编的《我的教育勇气》和刘念、黄涌编撰的《教师人文读本》等作品,要求学员们品读,以期引发他们的心灵共鸣,关注对职业使命感的涵养与守护。

我们重视阅读之交流。笔者一直要求参训学员写读书笔记,研修小组安排“品读经典”交流活动,也在各类教研与培训活动中安排导师和学员作微型阅读讲座。我们也开始建设有助于自由、平等地进行读书交流的平台。最近完成的“戴加平特级教师工作室”网站上的“读书园地”专栏就是这种努力的具体成果之一。该专栏设置了“书目推荐”“名著简介”和“阅读心得”三个板块,相信其将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本市历史教师阅读和写读书笔记的热情,促进读书交流的更好开展。

五、引导教师尝试“以史导论”教学模式

教师一生的主战场是在课堂内。课堂是涵养和展示教师职业使命感的主要舞台。因此,涵养与守护教师的职业使命感,不能只是坐而论道,也不能只是在教育的边缘地带打转,而应当深入课堂,实现知与行的合一。

众所周知,升学率至今仍是普通高中的生命线,因此也成为评价教师的关键指标。如何突破应试重围,使高中历史教师能够将关注重点放在三维目标上,并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达成三维目标的统一即达成教书育人的统一,这是每位富有理想又脚踏实地的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所必须回答的。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一直在积极探索有助于历史教师达成三维目标的教学模式。2003年年底,以《教学月刊(中学版)》发表的《“以史导论”教学模式为载体推进探究式学习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为标志,“以史导论”教学模式正式形成。这一模式要求历史教师围绕帮助学生塑造优秀人格这一根本任务设计教学,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明确为什么而教,要求历史教师涵养并守护好职业使命感。近年来,这一模式又随着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得到发展。2012年4月,《教学月刊(中学版)》又推出专访,再次对这一教学模式作了具体介绍,同期还发表了笔者根据这一模式设计的一个教学案例。

经过多年努力,本市绝大多数历史教师都已了解了“以史导论”教学模式,不少年轻教师更是自觉地在教学中尝试着运用这种模式。至于优质课比赛或是教学展示课,采用这一模式的教师就更多。笔者相信,选用这一模式组织课堂教学,会有助于历史教师将平时所学所思结合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去,有助于促进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自觉提升。有这样的知行合一过程,有这样的日积月累,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涵养并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应当是可以预期的。

六、组织部分参训学员参与选修课程开发

充分运用好教科书,在课堂教学中切实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努力达成三维目标的耦合,是涵养并守护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有效途径。让他们参与甚至是主持编写以提升人文素养为目标的校本化选修课程(或地方课程),则是一条新的且也是相当有效的途径。近年来,笔者有意识地强化了这方面的工作,并寻找着一切机会培养与训练学员们的课程开发能力。如在多个培训活动中,结合自己参加选修教材编写的体会,对本市各个层次的历史教师作了《浅说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开发》《强化选修意识,提升历史选修课教学质量》等专题讲座,先后组织完成了《研究课程·导航高考——历史》和《高中新课程同步优化训练·历史必修2》等教辅用书的编写工作。这些教辅用书虽然并不是笔者心目中所期望的以提升人文素养为目标的选修课程,但其编写过程还是达到了项目驱动、凝聚人心、培养队伍之初衷。

2012年秋起,浙江省将深化高中新课程实验,重大变化之一就是较大数量地缩减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我们幸运地与机遇相遇并抓住了它!笔者组织部分参训学员参加了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高中选修课网络课程建设”工作。《浙江历史名人》选修课程从3月份申请立项、4月份通过立项并召开第一次编委会会议,到6月中旬形成全部稿子并完成审定,7月完成全部录像和剪辑,其编写与摄制工作全部用时不足5个月。该课程将由浙江省教育厅推荐,浙江教育资源网发布,供本省各校历史教师选用。笔者还承担了嘉兴教育学院组织的高中历史选修课程《人在历史中的地位》的编著工作,组织部分核心团队成员和参训学员编写。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紧张推进中,计划于2012年年底由浙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供本市各校历史教师选用。

上述两门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编写的内容都是历史人物。如果说“英雄人物的传记是少年进行自我教育的百科全书”[5]401,那么读懂这些历史人物的过程同样是编写者自我教育的过程。参加编写的教师要作大量的专业阅读与深度思考,与伟大的前人对话,与合作的同伴交流。这样的过程既有学习,又有思考,还有实践,因此是极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使命感提升过程。当然,如果执教者用心,这些选修课程的开设,也将有助于提升执教者的职业使命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据笔者所知,本市已有不少优秀历史教师在独立主持或合作开发较为规范的校本选修课程,如《中国民俗文化》《发现身边的历史》《美的巡礼》等。这些课程在调查摸底和试教过程中,都受到了部分学生的热烈欢迎。这不但显示了这些教师已初步具备了开发充满人文色彩的历史选修课程的能力,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他们拥有较为优秀的职业使命感,这正是笔者多年来所热切期望的。

笔者基于多年探索而提出的上述涵养与守护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六条具体路径,就其本质而言,依然只是对教育大师们早就明确提出的情感涵养原则的印证:从知道和了解起步,促成理解与实践,最终抵达认同、内化与践行这一境界。更简洁地说,就是“知行合一”四字。真理永远是简单明了的,上述看来繁杂多样的路径和诸种方法,其实可以通过表1更为简洁明了地加以显示。

当然,严格地说,每一种路径或方法,必定蕴涵着丰富的层次,如人文素养类书籍的阅读,会与先贤或学者形成对话,这必定具有体验色彩。更需要指出的是,“条条大道通罗马”,涵养与守护教师职业使命感的路径与方法,应当永远不会穷尽,只要我们愿意不懈地向着目标践行。

标签:;  ;  ;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和维护高中历史教师职业使命感的实践_使命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