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储蓄异常增长对政府的压力和风险_银行存款论文

居民储蓄异常增长对政府的压力和风险_银行存款论文

非正常增长的居民储蓄给政府带来的压力及风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非正常论文,压力论文,风险论文,居民储蓄论文,政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居民储蓄高速增长。1978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为210.6亿元人民币,人均21.8 元;到1996年,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已达到38520.8亿元,人均3147.4元。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人均储蓄额增长140多倍。 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增强了群众对改革的信心,同时巨额储蓄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改变了社会资金的供应方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充分肯定居民储蓄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中包含有非正常增长。居民储蓄中有应交给政府的税收,有国有企业资产的流失,有被侵吞的国有金融资产。可以说,含有非正常增长的居民储蓄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并孕育着潜在的风险。对此必须认真研究,深入探讨,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患于未然,以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在正常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应当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增长速度同步。在储蓄增长速度较高时,居民消费增长速度应低于GNP 增长速度。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情况是在居民消费水平与GNP 同步增长的情况下居民储蓄高速增长。1996年与1978年相比,按当年价格计算,人均GNP与人均消费水平分别增长14.6倍与14.5倍,基本相等, 而人均储蓄水平却增长了143倍。情况见表一。

表一:人均GNP、人均消费、人均储蓄增长比较

(单位:元)

年份 人均GNP 增长指数 人均消费 增长指数 人均储蓄 增长指数

1978

379 1184

122

1

1980

460 1.2

236 1.3

40 1.8

1985

855 2.3

437 2.4

153 7.0

1990

16384.3

803 4.4

615 28.0

1996

553914.6 2675 14.5 3147143.0

居民非正常增长的储蓄来源于非正常增长的收入。居民非正常增长的收入的具体数字很难确定,但我们可以通过总量加以粗略分析。每年居民新增收入包括新增消费、新增储蓄与新增的手持货币。以上几项合计与新增GNP比较情况如表二所示。

表二:居民新增收入与新增GNP比较 (单位:亿元)

居民收入增量

消费增量储蓄增量

流通中货币增量

1981

162 124

50

1982

220 151

43

1983

257 217

90

1984

447 322 263

1985 1208 408 196

1986

588 615 231

1987

797 836 236

1988 1682 728 680

1989

8931345 210

1990

5921887 300

1991 11962076 533

1992 21592435 1158

1993 32373658 1529

1994 55706315 1424

1995 66458144 597

1996 47478859 917

年份居民收入 GNP增量

居民收入增量占

增量合计

GNP增量的比例(%)

1981

366 343 98

1982

415 442 94

1983

565 656 86

1984 1032 1249 83

1985 1811 1782 102

1986 1433 1212 118

1987 1869 1753 107

1988 3089 2968 104

1989 2449 1996 123

1990 2780 1681 165

1991 3806 3064 124

1992 5752 4989 115

1993 8424 7909 107

1994 1330912110 110

1995 1538510825 142

1996 1452310300 141

注:新增流通货币有一小部分不在居民手中,但考虑到居民新增的债券等因素,居民实际新增收入不会小于表中的合计数。)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1981年以来,除1981—1984年这4 年以外,其他年份居民新增收入都大于新增GNP。从理论上讲,每年新增GNP经过初次分配与再分配,最后变为企业资产与居民收入。在正常情况下,居民新增收入与企业新增净资产之和应等于新增GNP,因此, 居民新增收入不应该超过新增GNP。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两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一是居民收入高速增长,二是非国有经济高速积累。居民收入的增加与非国有经济净资产的增加的来源都应是新增的GNP。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自1985年以来,光是居民新增收入就一直超过新增GNP。 如果考虑到非国有经济的高速积累,那么超过的比例就更大了。超过部分的来源是什么?可以说主要来源于国家资产存量。

需要说明的是,收入分配问题比较复杂,相关因素较多,应进行深入研究。但从上面的粗略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包含非正常增长。非正常增长的居民储蓄主要来源有三个:

一是应上交给国家的税收。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占GNP 比例不断下降,大量税收流失到个人手里进而转化为居民储蓄,在1994年以前实行财政包干体制时尤为严重。1994年实行了新的财政体制与税收体制,情况有所好转,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1996年与1994年相比,工商税收占非农业GNP的比例下降近2个百分点。仅此一项,国家就相应减少了相当数量的税收收入。流失的税收的一部分自然会变为一些人的收入进而成为储蓄存款。

二是一部分流失的国有企业资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将一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中小企业非国有化。在这个过程中,相当数量的国有资产被转移到个人手里。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管理极不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与非国有经济相结合,将大量国有资产转移到非国有经济部门,或者直接转移到个人手里。这些被转移的国有企业资产中的一部分又变为居民储蓄。

三是一部分转移的国家金融资产。金融系统的资产转移是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的重要来源。一部分金融资产是通过贷给企业间接地转移到个人手里的,一部分是通过各种信托投资公司转移到个人手里的,一部分是通过国家银行直接转移到个人手里的。在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同时,国家金融系统的资产状况越来越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金融资产被转移到个人手里。被转移的金融资产往往直接变为储蓄存款。

非正常增长的居民储蓄的实质是国有资产(或政府资产)不断地被转移到个人手里,其结果是政府对社会经济资源的直接支配能力越来越弱,居民逐渐成了社会经济资源的所有者。这会带来以下两个后果:

首先,非正常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给政府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1.社会保障资金的压力。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将一部分国有企业非国有化。在国有企业非国有化的过程中客观上要求将一部分国有资产转化为社会保障基金。由于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已经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居民储蓄,而不是转化为工人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保障需要的资金缺口压力就落在了政府的肩上。

2.巨额债务的压力。由于居民收入增长过快,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不断下降,不足以应付必要的支出,政府只好借债。债务累积量越来越大,债务本息负担越来越重,政府逐渐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困境中。

3.银行等金融部门不良资产的压力。居民储蓄存款是硬的,每年的利息就达几千亿元。既便是农村信用社,少付给储户一分钱本息,储户也会找政府;而银行的贷款是软的,现在相当数量的贷款已根本无法收回。银行等金融部门的巨额不良资产最终是要由政府来承担的。

4.通货膨胀的压力。数额巨大的居民储蓄在地区及银行间分布很不均衡。一些金融机构事实上已经资不抵债,失去了对居民储蓄的支付能力。政府为了社会的安定,只好替他们背包袱,增加货币投放。另外,数额巨大的储蓄存款的支配权在居民手里,其中有上万亿的存款实际上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些存款随时可以流出银行,冲向市场,给政府带来沉重的通货膨胀的压力。

其次,非正常增长的居民储蓄孕育着风险。巨额的居民储蓄存款已不是改革以前简单的生活储备资金,有相当部分,甚至说一多半已成为谋利资本。数以万亿计流动性极强的巨额储蓄的盲目冲击,加上国际金融局势的影响,使我们的经济生活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1.居民挤兑风险。现在的金融系统已形成了一些薄弱环节。农村信用社及工商银行是两个最薄弱的部门。一些省份,一半以上的农村信用社资不抵债,不能支付储户提款的情况屡屡发生。随着国有工业企业转制、破产数量的增加,工商银行的困境会越来越严重,不良资产的状况会明显地暴露出来,下级支行无力支付居民储蓄的情况会经常发生。银行的信誉不断降低,很可能发生储户挤兑的局面,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2.外汇市场波动风险。1994年进行的外汇体制改革是非常成功的。近几年我国外汇市场稳定,人民币币值坚挺,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但从长期来看,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有上升的可能。现在一些储蓄大户正在伺机吃进美元,只是他们认为时机还不到。虽然现行政策不允许个人自由买卖外汇,但只要黑市外汇价格一涨,一些企业和个人就会利用各种手段炒外汇,加上国际游资的参与,很可能诱发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

3.倒闭的国有企业工潮风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批又一批国有资产被转移殆尽,资不抵债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工业企业要相继破产倒闭。倒闭国有企业职工的就业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又不完善,基本生活保证不了,在一些人握有大笔储蓄存款的明显对照下,他们就会对政府产生严重不满,很容易出现工人与政府对立的工潮。

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决定了它是风险经济。在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居民富,政府穷”,更增加了出现风险的可能性,而各种风险的最后承担者是政府。所以,政府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慎重决策,防患于未然。只要认识清醒,高度重视,采取得力的防范措施,是可以逐步缓解压力,避免风险出现的。

(一)通过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保持稳定的经济大环境。稳定的经济大环境是减轻居民储蓄冲击力,防范风险的基础。我国的长期经济计划把经济增长速度确定在一位数,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必须坚持的基本政策,不能动摇。

(二)决不放松农业。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低是我国的基本情况。农业的较大波动必然引起经济波动,从而诱发居民储蓄出笼冲击各种市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放松农业。中央近年来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农业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三)大力规范个人收入。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堵住个人非法收入渠道。减少国有资产与财政收入的流失,把居民储蓄中的不正常部分压下来。

(四)对金融领域要严肃整顿。改革开放以来,金融领域是发展得最快的部门之一,很多方面与国际率先接轨。但金融机构人员素质与客观要求差距较大,加之管理水平低,致使巨大的金融资产利用率不高,资产流失严重。对金融部门,特别是一哄而上的各种投资公司,要严肃整顿,提高金融资产使用效率,维护金融资产安全。

(五)严格控制现金支出流量。我国居民储蓄的非正常增长,国有资产的流失,金融资产的被转移,多半是通过银行的现金支出实现的。改革开放以来,银行现金支出量异常增长,这个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银行部门必须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现金支出流量,堵塞居民储蓄非正常增长、国有资产流失的实现渠道。

(六)将一部分居民储蓄引导转变为国有企业股本。要逐步转变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依靠国家银行提供资金的筹资方式。适当扩大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引导一部分居民储蓄转变为国有企业的股本,并将直接融资的一部分转变为工人的社会保障基金。

(七)对外开放要充分考虑到风险。要从墨西哥及最近东南亚国家的金融波动中吸取教训。对外来的短期资金的使用要高度警惕,并要有一定的限制措施。对外国在我国开办金融机构的数量要从严掌握,业务范围要有所限制,以保持我国金融秩序的稳定。

(八)政府对外汇市场要加强管理。外汇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重大进展。外汇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要十分慎重。我们国家离居民自由兑换外汇的阶段还相当远,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我国现有的外汇储备与巨额的居民储蓄很不相称。居民只要用很少一部分储蓄抢购外汇,就可以使外汇价格大幅度上升,产生金融恐慌,诱发金融危机。

(九)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要真实宣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使股票价格基本上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严格限制国有企业炒股,限制银行资金流入股市。防止股市的大起大落。股市的剧烈波动会导致居民储蓄存款的波动,加剧银行的困境,诱发金融危机。

(十)政府要做好以行政手段干预金融风险的准备。政府以经济手段调节经济,避免金融风险是正常做法。但在非常情况下,政府也可以采取非常做法,以强硬的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经济。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为对付居民挤兑而宣布“银行假日”。我国政府在必要时也可采取直接的行政干预办法,对此事先应有所研究,有所准备。

标签:;  ;  ;  ;  ;  ;  ;  ;  ;  

居民储蓄异常增长对政府的压力和风险_银行存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