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体会论文_牟泓先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体会论文_牟泓先

牟泓先 (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目的 探讨怎样预防压疮的发生及压疮形成后的护理对策。方法 加强全身营养,定期翻身,保持局部干燥、清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发生褥疮后对症治疗及加强护理。结果 经过上述的方法处理,I~Ⅲ期褥疮在7~30天内治愈。结论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褥疮预防及有效地护理措施在治疗褥疮中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压疮 预防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333-02

压疮又称褥疮或压迫性溃疡。压疮是由于身体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或局部皮肤长期摩擦、受潮湿刺激及全身营养不良、水肿,使局部组织缺血、营养不良、血液循环障碍,而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红、肿、热、痛、溃烂、坏死。好发于卧床患者的骨突出部位,如臀部、髋、骶尾部、耳廓、枕骨结节及肩胛部和足跟等处,其中以髋部和骶尾部最多见。常见于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及危重患者。压疮是临床护理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临床治疗护理上的一个难题,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影响康复,增加患者痛苦,住院时间延长,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因此怎样防治压疮是临床治疗护理的一大课题,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院从2003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压疮病人经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积极对症治疗及加强护理临床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50岁-80岁,平均65岁;病史最短1周,最长3个月。其中Ⅰ度压疮7例,Ⅱ度15例,Ⅲ度12例,Ⅳ度2例。压疮面积最小1㎝×1.5㎝,最大约5㎝×8㎝。病人状况:脊髓损伤后瘫痪者15例;极度消瘦状态,骨性标志突出者12例;双下肢肌肉废用性萎缩者9例。

2.压疮发生的原因

2.1 压力因素

褥疮不仅是由重力引起, 而且也可由于摩擦力和剪切力引起,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2]。

2.2 营养状况

全身营养不良造成肌肉萎缩、皮下脂肪减少、电解质紊乱,使受压处缺乏肌肉和脂肪组织保护。

2.3 局部因素

皮肤受到汗液、尿液、渗出液及引流夜等的刺激而引起酸碱度改变,使皮肤角质层的屏障受损而容易发生继发性感染。

2.4 年龄

老年人皮肤干燥、弹性差、皮下脂肪少、血管退化、活动减少等使皮肤易损性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压疮的护理

3.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失去生活的自理能力,易产生抑郁、忧虑、恐惧心理,害怕家属嫌烦、嫌脏,放弃对自己的治疗。因此,对患者要耐心、周到、关心、体贴,同时多与患者交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局部护理:I、Ⅱ期压疮采取局部治疗,因为局部治疗可缩短疗程。而对Ⅲ、IV期压疮护理原则应保持创面清洁,促进愈合,有坏死组织时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生长。在创面内感染被局限后,保持创面湿润以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可用温盐水纱布湿敷提供湿润的环境。每次换药护理人员要对伤口进行评估,制定计划,不能滥用抗生素。每日理疗两次或用高压氧治疗溃疡,达到清创、去腐和生肌的作用,促进创面的愈合。避免溃疡处继续受压,溃疡处可用气圈、气垫或带孔的海绵垫垫起。按时翻身,一般1h~2h翻身一次,必要时半小时翻身一次, 翻身时避免推、拖、拉等动作,以免褥疮部位处皮肤脱落,引起感染。

3.3 营养支持:给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如鲜鱼汤、鸡蛋汤、瘦肉汤,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家属同意后,可给静滴白蛋白、脂肪乳、血浆等。

4 压疮的预防

4.1 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供给,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4.2 保持患者衣服、床单、被褥清洁干燥、柔软、平整,保持患者全身皮肤完整、清洁、干燥,减少外源性感染的机会。

4.3 避免局部皮肤和组织长期受压,向卧床患者介绍预防褥疮的重要性,鼓励并协助卧床患者每隔2小时翻身一次,经常查看受压部位,局部按摩或局部灯光照射,以增进局部血液循环,疑有压疮发生可能时放置气圈垫、海绵垫或软垫于受压部位或将原受压部位旷置。

4.4 药物预防选用碘伏、凡士林外涂局部受压处皮肤。碘伏具有使组织脱水、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软化和消散硬结的作用,对黏膜无刺激、无腐蚀性,同时可形成一层极簿的杀菌薄膜,防止细菌的侵入。凡士林能在局部形成封闭性油膜,有缓解局部垂直压力、减少皮肤擦伤的作用[3]。也有用胰岛素、美皮康、乳黄油纱、银辛霜、济安舒能与利福平混合液、康复新液与人血白蛋白联合治疗压疮的报道[4]-[5]。

4.5 积极治疗原发病。褥疮的发生常常是在许多原发病的基础上发生的,如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脊髓损伤。因此,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使患者尽快康复。

5 讨论

褥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变性、坏死性病理过程,直接压迫是首要的诱因。体弱、消瘦、皮下脂肪少、疼痛活动受限或伴有某些慢性病,长期卧床易导致血液循环差,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发生褥疮。在治疗过程中,解除压迫,保护创面,保证床铺平整、干燥、无皱褶,掌握好翻身技术,是褥疮护理的基本要求。对于褥疮的治疗,过去认为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褥疮的愈合,近年来研究表明,干燥的环境容易导致细胞脱水,不利于细胞生长,而湿润的环境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使创面不经过结痂过程而自然愈合。临床实践证明,对长期卧床患者及时、积极给予褥疮的预防及护理,可以大大减少褥疮的发生和发展。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不但会减轻日后护理工作量,也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丁凤林.褥疮新疗法的应用研究与疗效分析[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5(2):29~30.

[2]夏晶晶.褥疮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8):796.

[3]罗嗣琼.褥疮的防治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8,26(5):216~261.

[4]张丽红.司沛荣.褥疮的预防和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21(4):1999~2000.

[5]段菊锋,崔京勇,马晓健. 乳黄油纱治疗Ⅱ期褥疮[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7):503.

论文作者:牟泓先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2

标签:;  ;  ;  ;  ;  ;  ;  ;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体会论文_牟泓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