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地铁在无锡地铁中的应用论文_刘昕凡1,许方方2

浅谈互联网+地铁在无锡地铁中的应用论文_刘昕凡1,许方方2

摘要:以构建具有无锡地铁特色的便民服务为出发点,通过搭建便民服务基础平台、1、2号线云闸机改造、建设公共自行车“云租借”、联合机场、公交等多种方式,逐步实现“互联网+地铁”,以便民惠民为导向,实现智慧交通出行与服务百姓的共同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便民服务、智慧、交通、互联网+

一、互联网+地铁构建智慧交通背景

1.1.提升地铁公众服务水平的需要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内交通运输的主要承载方式,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向城市人口提供大众化的出行服务为宗旨。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人员密集等特点,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公司在满足基本出行服务需求的同时,需要更多地考虑如何为城市人群提供多样化的便民服务,使地铁沿线及地铁站台成为城市便民服务的重要延伸平台。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互联网化、智能化正在深刻的改造着传统行业。作为地铁来说,当前服务仍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如公众使用单程票及实体卡等传统出行面临着单程票购买排队、找零繁琐、实体卡充值点较少等诸多不便,在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公众对于使用移动支付乘坐地铁的呼声越来越高;如公众需要地铁出入口、周边公交等信息,行动不便人士需要开放垂梯服务时,都面临着不知找谁,不知怎么办的情况。

1.2.降低地铁建设与运维成本的需要

通过使用手机二维码替代传统单程票可以使地铁节省相关设备投入、节约人员成本以及运营成本。

设备成本,目前主要是售卖单程票的自助售票机,以一条线20个车站,每个车站减少2台自动售票机来计算,后续线路投入减少约600万/线。在未来取代单程票的情况下,可以减少闸机的票卡回收模块,大大降低闸机的设备采购成本。在未来取代单程票的情况下,可以大幅减少单程票的采购数量,减少围绕单程票的制作、库存、配送、清洗、更换票箱的人工成本投入,减少因现金售票所带来的钱箱补充、硬币清点、纸币清点等人工成本投入。从运营成本看,一方面考虑到售票机以及闸机回收模块是地铁自动售检票机的频发故障点,因此减少相关模块后将大幅降低售检票系统设备维护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因为乘客逃票等因素的存在,导致每天都有一定的单程票票卡流失,因此以手机二维码减少单程票使用率后可以大幅减少此方面的成本。

二、互联网+地铁构建智慧交通管理内涵和主要做法

2.1.以互联网化思维,提升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

互联网的核心优势:第一“快”、第二“连接”。第一“快”,这点是整个互联网带给社会的最大变化。以此为着眼点,无锡地铁智慧地铁工作组确立“快速试错、小步快跑”的方针,确定了产品上线“四步走”——立项、项目规划、开发测试、上线,大大缩短产品开发的生命周期,转变国有企业冗长的流程步骤。除此之外,通过打造“互联网+地铁”,降低对于实体票的需求,从而降低实体票从制卡、发卡、装卡的需求,精简了地铁维护人员对线下票卡装备操作时间。第二“连接”,互联网本身是非常讲究信息的连接。在一个以创新驱动的时代,一个场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经济模式的发展潜力已经被发掘殆尽。无锡地铁智慧地铁工作组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以及数据的全面感知、收集、分析、共享,以数据作为客观事实的记录,结合“互联网+地铁”带动地铁商城模块、地铁沿线1公里生活服务圈模块和商业联盟功能模块,以地铁“云闸机”、公共自行车“云租借”为基础,以移动支付为手段,形成基于地铁出行的点对点多方式出行大数据的采集和构建。构建一种出行移动互联催生线下商业网络化、信息化营销模式的全新生活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孕育着全新的消费场景,亟需全新的商业生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以互联网+地铁为起点,面向公众提供高品质服务

1.地铁公益服务功能

1)地铁列车信息查询

通过APP向用户提供地铁列车的车次信息,包括按线路、按站查询到达时间,查询最优换乘方案,查询列车最新晚点,查询相关乘客告知内容等。

2)失物招领服务

对于地铁站内遗失物品,平台一方面面向运营管理人员,对于捡到的物品进行统一管理并将信息发布到平台内,方便物品遗失人员快速查询;另一方面,对于遗失物品的用户,可以在平台发布遗失信息,在运营人员捡拾到相关物品后主动与遗失用户联系,方便用户找加遗失物品。

3)无障碍服务

协助行动不便人士进行乘车服务,乘客可以在APP平台选择预约站点、预约时间、需要帮助的内容,同时也可以直接选择站点进行电话求助,在第一时间免费为市民提供服务

4)免费免押金租借雨伞服务

在线使用需要用户实名认证,且不需缴纳押金;线下使用需缴纳押金。在地铁的各个站点,需要使用时可咨询工作人员进行租赁。归还时,任意车站都可归还。若借用雨伞未归还,则无法再次借用。另外,可以提供雨披每月每人只能借用3次,不用归还。

5)大件行李运送服务

当乘客在乘坐地铁携带大件物品出行时,可以预约大件行李运送服务,乘客可以在APP平台选择预约站点、预约时间、需要帮助的内容,同时也可以直接选择站点进行电话求助,在第一时间免费为市民提供服务

2.公共自行车服务

公共自行车通过加载扫描模块的方式实现用手机直接租借自行车的功能。用户通过智慧交通平台APP查看各借车点的车辆分布情况,寻找借车点的位置,需要借车时可以使用APP生成的二维码直接刷手机进行借车与还车,同时也可以使用APP实现其他诸如车辆预约、车辆预还等功能。

3.乘坐地铁服务

通过对地铁闸机进行改造,用户可以使用智慧交通平台生成的二维码直接刷手机进出站,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绑定包括银行卡等在内的各类支付方式,后台通过绑定的支付方式自动计算票价进行扣款,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便捷的乘坐地铁方式。

三、互联网+地铁构建智慧交通管理效果

3.1.经济效应

?节约设备投入与运维成本

对于降低地铁相关设备成本,目前无锡地铁最为明显的是大幅减少售卖单程票的自助售票机。以一条线20个车站,每个车站减少2台自动售票机来计算,线路投入减少约600万/线。在取代单程票的情况下,减少闸机的票卡回收模块,大大降低闸机的设备采购成本约50万/线。在取代单程票的情况下,大幅减少单程票的采购数量,减少围绕单程票的制作、库存、配送、清洗、更换票箱的人工成本投入约200万/线,减少因现金售票所带来的钱箱补充、硬币清点、纸币清点等人工成本投入约180万/线,同时也将大幅降低售检票系统设备维护成本投入。

?平台自身所产生的流量价值

在互联网产品中,一个平台的价值主要是看其所拥有的注册会员以及活跃会员数量。由于交通出行是社会公众的日常基本需求,通过移动互联网提供更便捷的出行体验,通过聚合相关服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通过联接商业提供更优惠的消费体验,平台将聚合可观的用户数。对于一个拥有较多会员数量的平台来说,其自身产生的流量价值将是可观的。

3.2.社会效应

1.民众通行享受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通过使用手机APP乘坐地铁、公共自行车、公交等功能,将大大方便民众乘坐交通工具,提升出行体验,免除了使用传统票卡所带来的忘带卡、充值点太少、单程票排队等带来的一系统麻烦,真正为民众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

2.民众能够享受优质的公共产品服务

一方面将地铁为民众提供的失物招领、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的无障碍服务、租借雨伞等服务线上化,另一方面,通过对接相关政府服务、社区服务、行业服务,将为真正需要此类服务的民众多了一个便捷享受服务的窗口。

论文作者:刘昕凡1,许方方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  ;  ;  ;  ;  ;  ;  ;  

浅谈互联网+地铁在无锡地铁中的应用论文_刘昕凡1,许方方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