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娄方强

浅谈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娄方强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茅栗镇茅栗小学 563100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得更加重要。班班通的运用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影响,随着班班通技术的高速发展,如果将班班通在教学中运用得当,就会给教学带来无穷的魅力。

关键词:班班通 数学教学 运用

近年来,在数学情境创设中,班班通的运用变得广泛。在教学中运用自制的课件进行教学,那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把学生带进了一个五彩的境界,创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运用班班通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利用班班通辅助教学,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采用动画方法,通过教师的演示,使数的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先出示一幅反映新学期开学的图画,图中的老师、学生一个接一个地慢慢出来,通过数画中的人,提高学生数数能力。画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移动,通过移动,可以把老师和学生进行分类,使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学“1的认识”时,先走出一个小学生,坐在椅子上拿出一本书和一支笔,接着出现一位老师前来上课,这样使学生对“1”的概念有了很清楚的认识,其它的数可用同样的方法来教学。在认识较大的数时,例如“百、十、千、万 ……”,将数十个十个地数、十个一百个地数、十个一千个地数……,也可利用动画来实现。这样逐步地让学生很形象地认识数的概念,使枯燥的数学产生其内在魅力。

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学生不易掌握,利用班班通软件来辅助教学,学生就容易接受得多。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折纸片,然后利用动画显示一张纸的对折过程,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知道每一部分是整个的多少,再将纸又对折一次,也分别显示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知道现在每一部分是整个的多少,学生看了一目了然。这样变抽象为直观,使学生对分数的概念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利用班班通帮助学生建立运算的概念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比较难理解,在教学“加法”时,比如可以通过小猫钓鱼动画来体现,有一只小猫,钓了一条鱼,然后又继续钓了两条鱼,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使学生知道把两个数合在一起用加法算,了解加法的意义;对于减法,通过动画显示小鸟飞走,还可利用将减去的部分慢慢移走,从而很好地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算。对于乘、除法也是一样,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平均分的概念不好理解,如第一种分法:把9个梨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可在屏幕上先分别出现9个梨子和3个盘子,点一下梨子,梨子就依次一个一个地飞到盘子里,最后每个盘子里有3个梨子,生动而又形象的演示,使学生懂得把9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的道理。在教学第二种分法时,则让梨子3个3个地飞到每个盘子里,使学生明白9个每3个分一份,可分成3份。在练习时,可出现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平均分,是平均分的怎样列出除法算式?从而加深学生对除法的认识。

三、利用班班通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的基本知识

数学中的几何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题,在教学实际中,我就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将几何图形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在教学圆环的面积时,先显示小朋友滚铁环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铁环的形状,然后再出示一个同心圆,把同心圆的小圆取出,剩下的部分就是圆环,从而让学生明白环形面积等于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这样通过分层演示,为空间观念的形成架起了一座从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桥梁。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生动形象直观,演示方法灵活多变,易于显示几何图形的特征。因此,它在帮助学生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中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利用班班通帮助学生解答应用题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有些是比较复杂难懂的,如来自生活中的相遇问题,具体到数学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对相遇问题当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三个数量关系,教学时,先显示一个人单向行驶的动画,即某人从甲地到乙地这一运动过程,再制作一个双向运动的动画,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运动情形。使学生明白相遇时总路程和所走的路程的关系。然后再一分钟一分钟的演示,让学生观察每过一分钟,他们每个人行了多少路程?他们两个的路程和是多少?老师一边讲一边提问,一边演示,学生一边回答,直到两人最后相遇。这时让学生分析两人的行驶速度和与时间的关系以及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之间距离的关系,从而得出两人在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时,他们的速度和×时间等于他们走过的路程,也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这一结论,就是两个物体的速度和×时间=两地间的距离。

在课堂教学中将自己编制的课件,用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能把学生带进一个五彩的境界,创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可以燃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火花,使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喜欢数学。这样把教学与班班通紧密地结合起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现代化。

论文作者:娄方强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  ;  ;  ;  ;  ;  ;  ;  

浅谈班班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娄方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