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症异常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论文_田萌,徐宝宝,马臻奇(通讯作者)

血症异常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论文_田萌,徐宝宝,马臻奇(通讯作者)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青海西宁810001)

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发病率构成的10.56%,居第三位,是最常见的肿瘤[1]。研究表明,85%以上的结直肠癌由腺瘤性息肉转变而来[2]。研究发现80%以上的结直肠癌是由结直肠腺瘤演变发展而来,结直肠腺瘤被认为是重要的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证实,正常的结直肠上皮细胞在酒精、炎症等因素作用下过度增生,形成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由早期腺瘤向晚期腺瘤发展,并最终形成恶性肿瘤,即结直肠癌的“腺瘤-癌序贯学说”因此探寻结直肠腺瘤发生的有关临床因素对早期预防结直肠癌有重大临床意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除了一些较大的息肉可以引起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便血等肠道症状外,绝大多数结直肠息肉起病隐匿,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对无症状平均风险人群进行结肠镜普查是发现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最重要的方法。Oono等 [3] 发现1例锯齿状腺瘤患者在短短8个月时间内发展为黏膜下侵袭性癌。因此,必须提高对锯齿状腺瘤的认识程度,及时给予内镜下切除并密切随访监测 。研究表明,肥胖、糖尿病、低纤维素饮食及高脂血症等因素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已有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MS 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但MS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colorectal adenoma polyps, CAP)的相关研究国内报道较少[4]。Fu等研究发现,高脂饮食,特别是进食过多的动物脂肪或饱和脂肪酸时,会刺激胆汁分泌,进而增加结肠中中性固醇及胆汁酸的浓度,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多种致癌物质,加之膳食纤维摄入减少,会使致癌物质及次级胆酸等物质滞留时间延长,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致癌物质浓度进一步增加,次级胆酸可激活α-蛋白激酶C使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和腺瘤细胞出现异常增殖,从而使结直肠息肉发病率大为增加[5]。CRA诊断依赖于内镜和病理,在欧美国家对CRC的筛查指南中也屡屡谈及CRA的诊断[6]。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民饮食习惯的变化,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以往[7]。寻找分子生物学标记对大肠腺瘤癌变和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时干预治疗变得尤为重要。内镜下息肉切除是大肠息肉目前的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是大肠癌最有效的防治手段。而考虑到作为大肠癌前病变的腺瘤性息肉是否与肥胖也有关联,在这一点有颇多争议。国内还有人提出BMI可能不是大肠腺瘤的发病因素之一,但腰围和腰臀比与腺瘤发生有一定相关关系,提示在大肠腺瘤发生过程中腹型肥胖可能是其诱导因素之一[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年龄也是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危险因素,大肠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的趋势。韩国有人研究糖尿病与大肠腺瘤的关系,发现2型糖尿病、年龄大于65岁、BMI大于25的男性患者发生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的可能性较大[9]。但这不能提示2型糖尿病可作为腺瘤性息肉的独立预测因素。

为了预防大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我们应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比如增加户外活动量、增加绿色蔬菜、水果和干果的摄入量、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量和适量补充维生素D。

参考文献:

[1] 陈琼,刘志才,程兰平,等.2003-2007 年中国结直肠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2,21(3):179-182.

[2] 房静远.关注结直肠腺瘤的诊治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0,30(7):433-435.

[3] Oono Y,Fu k,NakamuraH,et al.Progression of a sessile serrated adenoma toan early invasive cancer within 8 months[J].Dig Dis Sci,2009,54(4):906-909.

[4] Hu NC,Chen JD,Lin YM,et al. Step wi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and risk of colorectal adenoma in a Taiwanese population receiving screening colonoscopy[J].J Formos Mcd.2011.110(2):100-108.

[5] Kato I, Majumdar AP, Land SJ, et al.Dietary fatty acides, luminal cancer[J] .lnt .J Cancer,2010,12-7(4):942-951.

[6] Levin B,Lieberman DA,McFarland B.et a1.Screening and surveillance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adenomatous polyps,2008:a joint guideline from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the US Multi-Society Task Force on Coloreetal Cancer.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Gastroenterology,2008,134:1570-1595.

[7] 静远,沈镭,孙丹凤.结直肠癌高危人群:筛查和预防的重点.中华医学杂志.2009.89:13

69-1371.

[8] 唐楠,王媛媛.结肠癌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2):207-209.

[9]高炳霞,林香春,等.年龄、性别及肥胖与大肠腺瘤关系的初步探讨.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 15(17): 14-16

论文作者:田萌,徐宝宝,马臻奇(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4

标签:;  ;  ;  ;  ;  ;  ;  ;  

血症异常与结直肠腺瘤的关系论文_田萌,徐宝宝,马臻奇(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