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跑道运行管理的优化论文_郑祥奇

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 广东 广州 510403

摘要

对于双跑道运行的优化而言,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由于机场地面空中交通容量的优化评估是有效实施机场流量管理策略的根本依据和关键技术,因此,正确的容量评估对于减少航班延误和保障飞行安全,优化双跑道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双跑道;运行模式;管理优化

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国内大型国际机场的航班流量增长迅猛,单跑道运行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飞行流量的需求。国际机场进入平行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时代,相比单跑道运行而言,隔离平行运行的实施使得双跑道的管制运行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地面管制运行也更加顺畅。但是,鉴于机场的跑道/滑行道结构、空域等因素,目前的隔离平行运行还有很多方面需要不断地加强、改进。

1双跑道构型及平行跑道分类

1.1双跑道构型

目前多数大型国际机场均采用建立多跑道的方式来满足机场的容量需求,多跑道的构型多种多样,有交叉跑道、V型跑道、平行跑道等。双跑道属于多跑道,其构型有三种:

(1) 交叉跑道

交叉跑道是指机场内两条不同方向跑道互相交叉。对于两条交叉跑道,当风强的时候,只能用其中的一条;当风相对较弱。则两条跑道可同时使用。两条交叉跑道的容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相交点位置和交叉运行时的跑道数,交叉跑道构型如图 1-1(a)所示。

(2)V型跑道

两条跑道方向散开而不相交的称为V型跑道。与交叉跑道一样,当风从一个方向强烈吹来时,V型跑道就转化为单条跑道。当风轻微时,两条跑道可以同时使用。V型跑道构型如图1-1(b)所示。

(3)平行跑道

依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的规定,平行跑道指的是跑道中心线相互平行或者跑道中心线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小于 15度的非交叉跑道。平行跑道的容量取决于跑道数目和跑道之间的间距。平行跑道构型如图 1-1(c)所示。本文所研究的咸阳机场的双跑道属于宽距平行跑道。

2 平行跑道运行模式及相关规定

2.1平行跑道运行模式

平行跑道运行模式按照跑道的使用方式(进近和离场)可以分为独立平行仪表进近、相关平行仪表进近、独立平行离场、隔离平行运行四种模式:

(1)独立平行仪表进近:是指在相邻的平行跑道仪表着陆系统上进近的航空器之间不需要配备规定雷达间隔时,在平行跑道上同时进行的仪表着陆进近的运行模式;

(2) 相关平行进近:是指在相邻平行跑道仪表着陆系统上进近的航空器之间需要配备规定的雷达间隔时,在平行跑道上同时进行的仪表着陆系统进近的运行模式;

(3) 独立平行离场:指离场航空器在平行跑道上沿相同方向同时起飞的运行模式;

(4)隔离平行运行:隔离平行运行模式,是指在平行跑道上同时进行的运行,其中一条跑道只用于离场,另一条跑道只用于进近。

此外,平行跑道运行按照上述四种运行模式的组合,也可分为半混合运行和混合运行两类。其中混合运行是指两条平行跑道可以同时用于进近和离场。半混合运行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1)一条跑道只用于进近,另一条跑道按照独立平行仪表进近模式或相关平 行仪表进近模式用于进近,或按照隔离平行运行模式用于离场;

(2)一条跑道只用于离场,另一条跑道按照隔离平行运行模式用于进近,或按照独立平行离场模式用于离场。

目前我国实施的双跑道运行,少部分是完全独立的两条跑道混合运行,大部分是具备独立运行条件,但为可靠起见多采用半混合模式。完全独立的两条跑道混合运行时,基本相当于两条独立的跑道的容量之和。半混合模式下,大部分时候为一条起飞,一条降落,相当于单跑道的全起全落。

2.2平行双跑道运行策略

1.1.25 根据平行双跑道的类型和气象条件,在双跑道上运行的飞机流一般存在 3 种关系:两条跑道的起飞流和到达流分别独立;两条跑道的到达流相关,而到达流与起飞流相互独立;两条跑道的起飞流和到达流相关。

平行双跑道的运行策略包括:

(1)TA(Two Arrival) 表示两条跑道都用于降落;

(2)TD(Two Departure) 表示两条跑道都用于起飞;

(3)OAOD(One Arrival One Departure) 表示一条跑道用于降落,另一条用

于起飞;

(4) OMOD(One Mixture Operation One Departure) 表示一条跑道用于起飞/降落,另外一条用于起飞;

(5)OMOA(One Mixture Operation One Arrival) 表示一条跑道用于起飞/

降落,另外一条用于降落;

(6)TM(Two Mixture Operation) 表示两条跑道都用于起飞/降落

2.3 NTZ、NOZ的概念

1.1.26 非侵入区(No Transgression Zone):指位于两条跑道中心延长线之间特定的空域:NTZ宽度为610米,NTZ的长度应当从平行跑道最近的跑道入口处开始,沿进近反方向延伸至跑道中心线延长线上平行进近的两架航空器之间垂直间隔小于300米的一点。

正常运行区域(Normal Operating Zone)指从仪表着陆系统(ILS)航向道中心线两侧延伸至指定范围内的空域,航空器在跑道中心线延长线实施ILS进近时,应当保持在此空域内飞行。长度应当从跑道入口处开始,沿进近反方向延伸至航空器加入跑道中心线延长线的一点为止。

3双跑道运行管理优化

在双跑道运行的管理方面一般采用尾流间隔进行管理,但如果完全采取尾流间隔管理方式,则运行效率不会提高。所以应从管理方面进行改进提高双跑道工作效率,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人为方式如目测间隔方式来规避尾流间隔,适当缩小起降过程中的间隔时间、优化双跑道利用效率,组织相关人员对双跑道运行进行可行性分析,针对目测规则进行分析,通过间隔责任委托方式来规避尾流间隔要求,关于实际操作时的条件如气象条件、航空器类型、目视条件等等,按照测试结果来编制双跑道的相关管理规定。因而跑道运行方面的硬性指标就是提高跑道利用效果,此时应借助外部先进经验进行管理,提高管制效果,改进缺漏汲取先进的管制经验。

双跑道运营管理,需要比其他运营方式更为精细的管理方式。在其他正常管理之外,应格外注意放错漏管理,以改进双跑道冲突问题。

首先,进近时若气象条件无法满足目视气象条件时,采取盲降的方式进行进近,避免机组依靠目视选择错误参照物导致偏航,最终落错跑道;同时在盲降设备支持上应对信号试用进行限制,应尽量做到只开启盲降信号,以此提高设备降落主导性。其次在灯光上落地跑道全天候开启灯光引导,以此方便机组对落地跑道的识别。同视机场通信系统应自动播放相关信息,播报落地跑道航向台和下滑台信息。以此提示。

通话方面应强调清晰度与通话规范,管制员应使用规范简练的标准通话指导航空器进行盲降,进行建立标准化的盲降步骤,机组复诵后管制员进行反复确认,然后进行指挥盲降。在设备方面双跑道运行需设置独立监控席,强化对无边进近航空器的高度以及航向等要素的控制,充分调动现场监控设备和自动化设备,对在跑道起落航空器状况进行预测和监控,实现与航行计划系统对接,实现自动化监控,并再出现差错时进行告警。

小结

目前由于双跑道运行能够缓解空中交通压力,国内很多机场修建双跑道,现已有越来越多的机场采取双跑道运行,但由于我国只处于双跑道运行的初期,尚不成熟,所以还需要向国外借鉴先进的经验从而进行更好的优化管理。

参考文献

[1] 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M]. 中国民用航空局, 2009.

[2] 洪飞,机场跑道容量评估的理论模型和应用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07

论文作者:郑祥奇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浅谈双跑道运行管理的优化论文_郑祥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