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灵活”渗透课改论文_钟文平

让“灵活”渗透课改论文_钟文平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泉溪镇中心学校 钟文平

素质教育是应时完善和发展的概念,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推进新改就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新时代、新理念,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改革需要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升华,需要对新教法的探索和创新,并且不断开拓进取。新教材,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要依据理论深入实践。做合格教师,就要深度思考和探索课改,素质教育和课改才会健康发展。阳光教育理念的“三全”教育才会落到实处。

一、构建乐学高效课堂,灵活是前提。

新课程的改革的试验有成功,也有失败,这不仅说明推进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也说明“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而应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既要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又要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开拓进取,还要集思广益,开阔视野,在教育实践中将经验不断升华。灵活的课堂才能让学生乐学,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克服消极,产生能动,才能达到高效的目的。

二、更新观念,导学精炼,灵活是关键。

教育本身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以张扬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宗旨。要求教师彻底摆脱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机械训练、条框应试;摆脱唯上级马首是瞻、维维诺诺、不辩是非、明哲保身的被动局面;要有敢在雷池漫步,有万劫不复之勇气。改变现状,没有灵活的思维渗透,恐怕是寸步难行。没有灵活对学生潜能和兴趣的激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开拓创新;让所有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学有所长,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团结协作,交流合作等各方面的技能技巧等都将是空谈。更谈不上能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实践,学会创新,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三、解读《课标》,实践导学,灵活是根本。

《课标》是纲,深入解读和钻研,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有章可循,才能领会教育教学的思想内涵。导学是关系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合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有纰漏,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使学生似懂非懂,误入歧途。导学是教师学习、借鉴,改进、升华、创新的一个崭新的过程,其重要的素材来源于师生的生活实践。合理导学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触类旁通、深入浅出的运用于生活实际。导学要灵活多样,要依据不同时间、空间、环境、对象等而精心设计,有阶段性的侧重点,不能千篇一律,老生常谈,缺少新颖,学生也感厌倦;语言精练准确大众化,举例要精辟,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不能词不达意,似是而非,使学生只知大概而不求甚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编写执行导学练案,灵活是实质。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三维目标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参照物,是灵魂。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巧培养,又注重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更要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锻炼。教师只有在深入领会的基础上,在导学过程中,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从而达成目标。检验教师对三维目标的领会的程度标准,就是导学练案的编写与执行。如:《蜻蜓飞飞》一课,既要培养学生说、读的能力和动手的技能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学生不同的画,折射了学生不同的生活、生存实际环境。不管画的内容、质量好坏,教师在编写和执行导学练案时要讲三维目标融会贯通,不仅要引导学生将作品与自然紧密结合,与生活紧密结合,还要让学生能体会画中朴素的思想感情。首先,导学练的基本方法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根本途径和手段。启发式的导学练能让学生在思考、探索、求知、创新的路子上健康成长;情境式的导学练能让学生走潜移默化、生活实践、获取新知、标新立异的路子健康成长。其次,导学练案的执行要因人而异。年龄结构、身心发展程度、生活实践、知识层面、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地域差别等都有所不同,对知识技能领悟、掌握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教师在编写执行导学练案时就要充分考虑学情,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蜻蜓飞飞》一课是获取绘画基本能力技巧,有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情感,还能诱导学习动手,领会和品尝劳动成果的乐趣,但学生对蜻蜓的认识可能各不相同。观察过蜻蜓的同学,作品更贴近实际,更有说服力和渲染氛围;没有观察过蜻蜓的同学,凭想象也可能更有创造性。其三,教学效果是知识、技能、思想的追踪和巩固。新课程理念的巩固,看重于学生的动手的实践活动,学以致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是贪玩好动节年龄,自律观念和能力几乎为零,教师如果能结合其兴趣、知识,给学生安排合适的实践活动,他们会很有兴趣完成,并且还会获得家长的指导评析,有的学生甚至会与同伴进行交流。《蜻蜓飞飞》的课堂上,学生动手作画的快乐场面,可谓是一场盛会,千姿百态,各有所乐。学生课后“作品”,无论是构思、色彩、还是质量,都超越了我的引导和想象,大多数“作品”都给蜻蜓加上了现代化的武装,写满了童真、童趣、童心。课后,我按课堂要求布置了课外作业,第二天几乎所有的同学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长进,更有几位同学更有了突飞猛进的效果。我对三十多份“作品”逐一点评后,同学们不仅是画画的热情空前高涨,学风浓郁,班风也明显增强。

总之,灵活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和升华乐学?高效的经验,有效地结合生活实际科学合理的导学练,都离不开灵活地对课堂驾驭。灵活课堂过程才能更好地促进课程改革,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人才,达到全面提高素质的目的。

论文作者:钟文平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让“灵活”渗透课改论文_钟文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