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论文_闫萍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论文_闫萍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大众完小 264200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在音乐教学中,其实每节课、每个音乐知识都需要情感的投入,都蕴藏着美的力量,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启发和导向工作,让学生在每次音乐学习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美的享受。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和束缚,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乐缺乏重视,教育观念陈旧,忽略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并且,教学手段较为落后,不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感受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就制约了学生进行音乐审美。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不仅要求专业知识过硬,还需要有健康、高品质的审美能力。所以在小学教育当中,音乐教育尤为重要,能够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今后的健康发展。

一、让学生学会欣赏,发展审美想象力

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较为有效的途径。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给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容易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小学生成长经验少,对信息和文化缺乏判断能力,难以对所接受文化进行筛选。而音乐教育通过艺术实践产生的艺术形象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心灵,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成为身心健康、有修养、有品位的人。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音乐教育对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上,可通过营造审美氛围,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音乐美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

二、让学生学会表达,提高审美理解力

每个学生对于同一首歌曲的理解并不相同,针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多方面的讨论和研究,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并互相之间进行交流,学生必然会在没有思想束缚的情况下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互相交流之后也将获得更新、更富有活力和想象力的观点,最终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也在课堂当中得到了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大胆地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让学生更加勇敢、自信,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地组织语言,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比如,在引导学生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时,教师可以先讲解凤凰的象征意义,然后通过引导学生根据作品的节奏、力度、旋律等进行联想,让学生勇敢地表达对这首曲子的理解以及通过这首曲子可以想象出怎样的画面、能够表达创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学生踊跃交流后,教师应表扬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做法,继而对乐曲进行更加深刻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结合《百鸟朝凤》的详细特点更好地理解这首乐曲。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今后的乐曲欣赏过程中能够保持多思考、多联想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

三、让学生学会展示,锻炼审美创造力

表现、感受、创造、鉴赏、音乐与相关文化等音乐学习内容领域,是小学音乐学科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不同领域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领域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音乐课堂同其他课堂有很大的不同,大部分的教学过程都是重复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很难参与到教学设计当中,所以学生很容易对课堂缺乏激情,对学习失去动力。然而音乐教学必须得到学生的全方面参与才能达到教学效果,而且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能够让他们学会勇敢地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堂中,给孩子一颗快乐向上的心,让学生参与设计音乐表演,是孩子们学会展示、提高自信的重要方式。在参与设计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发挥孩子们的无限想象力,加强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学生结合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通过设计表演动作,能够不断开发自己的审美创造力。

比如在学习《春天来了》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春天的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演春天的景象。这种通过动作展现场景和感觉的抽象化表达能够让学生不断地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歌词进行创编,让学生运用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从童心出发,渐进式地创作歌词,不仅能够巩固其他学科的知识,更能够帮助学生背诵歌谱,结合曲调和自己的创作来描绘自己眼中的春天。这种创新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不断创新、不断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小学音乐课堂教育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和塑造小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当中,音乐教师应把握课程的基本理念,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方式,丰富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培养并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多方面得到均衡发展。这也是新的教育形势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音乐和旋律把灵魂引向奥妙。”音乐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思想,顺应时代潮流,引导学生用心欣赏和体验不同领域的美。

论文作者:闫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9月总第1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论文_闫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