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李桂凡,刘英莲

浅谈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李桂凡,刘英莲

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市人民医院 022350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头外伤约占外科住院病人总数的15-20%,颅脑损伤,病理变化复杂,症状多种多样,病情变化快。因此护理工作极为重要,能否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为医生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对伤员的预后关系是十分密切的。现将我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及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1、生命体征的观察

1.1、意识状态的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是判断颅脑损伤程度及是否有颅压增高的重要指标之一。病人入院后,应立即对意识进行严密观察。颅内血肿多发生在伤后的20-48小时之内,因此在这期间,如发现病人由意识清洗转入昏迷状态,又平静转入烦躁不安,提示病情加重,要及时通知医生。若伤后继发性意识障碍或持续进行性加重,由浅昏迷进入深昏迷,或昏迷一清醒一再昏迷,对继发性颅内血肿具有诊断价值,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

1.2、注意瞳孔的变化:瞳孔与意识同为病情变化的指征之一,是早期发现颅脑内血肿的重要手段之一,观察双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光反射是否灵敏,一般0.5-1小时观察一次,病情严重时15分钟到30分钟观察一次。颅脑内血肿病人,往往发生一过性瞳孔缩小,因时间很短,很难观察到,这就要求我们观察时要耐心细致,为医生提供及时的动态信息。例如,病人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消失,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时,常提示病情加重,有继发颅内血肿发生的可能,这就要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以免延误治疗。

1.3、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同样也是颅脑损伤病人的重要观察内容。颅脑损伤短时期内,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呼吸深而缓慢,但往往不久即可恢复。如病人进行性血压增高,脉搏变慢而有力,呼吸深而慢,常说明有高颅压脑受压发生,应警惕颅内血肿、脑疝形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卧位:颅脑损伤病人,如无血容量不足,应取头高位,一般床头抬高15-30度角,以利于静脉回流,预防脑水肿。昏迷病人可采用平卧位,头偏向健侧,以防呕吐物误吸而窒息。

3、预防脑乏氧:及时给予氧气输入。颅脑损伤病人,常常伴有呕吐物及血块阻塞呼吸道,而导致呼吸不畅。要立即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同时给予氧气吸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以每分钟3-4升为宜。

4、饮食护理:受伤当日应禁食,如病人意识清楚,第二日可进食,应给予消化的富含蛋白质及糖类的食物。对不能进食的病人,可静脉给予补液,一般总量每日不超过2000毫升,且滴入速度不可过快,一般20-30滴/分钟,以免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而引起脑水肿。

5、病人如为颅底骨骨折伴耳漏者,注意应用无菌干棉球松松放在外耳道及鼻孔外吸收液体,并且要定时更换,切不可冲洗,填塞。此外,如无血容量不足,可采取头高位,或漏液侧卧位,以免脑脊液反流入脑,而引起颅内逆行感染。

6、基础护理

6.1、大小便的护理:有尿失禁、尿潴留者应给予留置导尿。病人常常有便秘,特别是卧床久的病人,这时要遵医嘱给予缓泻剂,以免用力排便引起颅压增高的可能。

6.2、应注意口腔护理及褥疮护理,每日2-3次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及口周,同时注意棉球不可过湿,以免液体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口唇干裂可涂少量甘油,可用湿纱布覆盖口、鼻处,保持呼吸道湿润。保持周身皮肤清洁也很重要,床铺要平整干燥而无碎屑,每2小时按摩一次身体受压部位及根据病情做一些适当肢体被动活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防止肌肉萎缩的出现。在病室环境方面:做到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光线适宜,温湿度适合患者的需求。

6.3、颅脑损伤,尤其严重损伤伴昏迷的患者,由于肺部合并症而导致呼吸衰竭死亡也是常见的,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合并症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由于昏迷病人咳嗽及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及呕吐物易误吸引起坠积性肺炎。所以要及时清理这些分泌物,定时给予病人扣背、翻身、变换体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以利痰液排出。如痰液粘稠可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以防痰液阻塞支气管而至不张,影响肺的正常功能。

6.4、注意病人安全:病人如有昏迷或烦躁不安者,应避免坠床或误伤。可适当加以约束,有条件可加床栏。要注意病人周围不可离人,对烦躁不安者,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小量镇静剂,尽量减少探视,让病人得到充分休息,使病人早日康复。

论文作者:李桂凡,刘英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7

标签:;  ;  ;  ;  ;  ;  ;  ;  

浅谈急性颅脑损伤的观察与护理论文_李桂凡,刘英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