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研究与应用

物流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研究与应用

杨萍[1]2001年在《物流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随着国外发达国家供应链管理的升温,国外对物流配送/库存集成优化问题(Inventory Routing Problem,简称IRP)研究较热。IRP的典型应用体现于两方面,一是国外兴起的供应商管理客户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Replenishment,简称VMI)方式,二是大型连锁商业企业的配送中心对各连锁店的配送。尽管目前对于物流配送优化、库存分布优化问题的研究很多,但基本上都集中于单个问题的研究上,未考虑到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与实际问题有很大距离。所以,本文将着眼点放在库存/配送优化的集成一体化研究上,将分别研究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问题。 而国内由于物流业较晚开展,对IRP问题的研究较少,实际上也只是类似存在于集团企业内部的小规模应用中。随着我国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库存/配送集成优化方面的理论研究将有着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阐述了物流库存/配送一体化的概念、由来、作用,国内外物流库存/配送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物流库存/配送一体化问题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对库存/配送一体化的合理的表现形式和不合理的表现形式,提出合理化措施。 本文分别从零售商和生产商的角度研究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问题,并对问题描述和建立相应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实例验证其数学解法。 零售商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模型主要依据零售商仓库库存和用户库存来解决用户的配送数量和配送车辆配送路线安排,由此得到零售商仓库的补给数量和补给频率,以及对用户的配送数量和配送路线。零售商和用户的补给决策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同时零售商仓库的补给决策与产品如何配送给用户密切相关,而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可以使总成本减少。 生产商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模型主要通过分别求解周期检查补给仓库的库存控制问题和配送问题来求解库存/配送一体化问题,并得到长期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这成本包括定货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缺货成本、车辆中转成本、车辆配送成本等。同时求解计算实例,对结果进行分析。

屈颖[2]2004年在《连锁经营配送下的库存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及中国加入WTO,零售业的生存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我国连锁零售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更高的顾客服务水平基础上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进一步优化其物流成本。 本文在对传统库存控制策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传统的库存控制策略应用于连锁零售业的局限性——不能从系统的角度出发优化其物流成本,提出将VMI的思想应用于连锁零售业内部物流系统的库存管理。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库存控制理论进行了扩展研究。 针对拥有一个配送中心和n个在地理位置上分散的连锁分店的连锁零售业,首先对传统的定量订货模型进行了扩展研究,在定量订货模型中考虑进配送成本,建立了VMI思想下适合于A类商品和一些重要的B类和C类商品的单一商品确定型需求的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模型,并采用逐步迭代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出使系统一定时期总成本最小的经济订购批量。 其次,对传统的定期订货模型进行了扩展研究,在定期订货模型中考虑进配送成本,建立了VMI思想下适合于B类和C类商品的多种商品联合订货确定型需求的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模型,同样采用逐步迭代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使系统一定时期总成本最小的经济订货间隔时间。 本文的创新点及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内容主要体现在:(1)提出了将VMI的思想应用于连锁零售业内部物流系统的库存控制,并论证了其可行性,这是连锁零售业进行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决策的基础。(2)建立了VMI思想下单一商品和多种商品联合订货确定型需求的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模型,并采用逐步迭代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库存/配送一体化策略在连锁零售业的应用,克服了传统库存控制策略应用于连锁零售业的不足,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进一步优化连锁零售业的物流成本。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连锁零售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张锦惠[3]2015年在《连锁零售业配送业务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连锁零售业发展迅速,然而面对外资连锁零售业的市场快速扩张,国内的连锁零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物流成为了竞争的关键因素,如何降低库存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成为首要问题,因此研究我国连锁零售业的订货与配送问题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连锁零售业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本文认为,从现实中看仅仅考虑配送优化问题是不够的,企业有必要把配送路线选择与订货结合起来同时考虑,才能有效控制零售业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因此,本文在介绍配送特点和模式的基础上,根据零售企业对配送的需求程度及其对配送的管理能力,运用矩阵法选择配送模式,并根据库存控制模型,建立了订货、配送一体化决策模型。并结合最优订货策略,定量分析了最佳配送量、最佳配送周期等,通过订货量与配送量的迭代,利用“最大节约法”对连锁零售业的配送线路做出了最优化选择,对连锁零售业的配送过程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进一步对某连锁零售企业进行了调查,在利用调查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了案例分析。从实际出发,对于如何选择合适的物流配送模式;如何降低订货、配送一体化下的成本;如何解决空载率过高的问题;在众多的行车路线中,如何确定最合适的行车路线节约时间和成本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国内连锁零售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做出了论证。

张阐军[4]2008年在《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Lean-oriented Management for Supply ChinLogistics,LMSCL)是精益生产环境下现代物流在管理、服务与生产中的发展和创新。在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积极谋求通过工程与技术的方法来解决物流管理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实现高的物流效率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保证低成本、低消耗、安全、准时、高效地完成生产任务。但是,目前在精益供应链物流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以及应用环境的限制,造就了企业低的生产效率和高的运营成本,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以制造业为背景,重点研究了LMSCL的有关理论与应用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供应链物流的发展过程、特点和战略及其精益化管理内涵;提出了基于价值工程(价值、功能和成本)的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思想,建立了基于核心制造企业的LMSCL模式和系统管理数学模型;提出了推拉结合(PUSH-PULL)的物流管理模式实现方法。(2)针对LMSCL模式提出了采用B/S和C/S混合架构以及多层开发技术的系统体系结构,即由信息门户层、应用服务层、中间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层和基础结构层组成的体系结构;提出了将量本利分析模型和物流能力决策分析方法应用于价值分析;并面向光电产品制造企业研究了通过供应链物流精益化功能分析、成本分析、业务流程重组与浪费管理来构建供应链物流核心价值链。(3)探讨了典型供应链物流管理库存控制模式,研究了精益供应链物流管理中的库存控制内涵,提出了基于虚拟库存的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库存控制模式;研究了相应的库存控制策略和BOM实现方法;构建了虚拟库存控制价值数学模型,并以LED显示板生产的典型物料供应链物流精益化库存控制进行了实例分析。(4)在界定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研究局限于微观层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供应链物流能力构成要素和内涵,提出从供应链物流要素能力、供应链物流运作能力、供应链物流竞争能力叁个方面来研究了基于价值链的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衡量方法;建立了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量化模型,研究了该模型的计算方法和基于混合蚁群算法的精益供应链物流能力优化实现步骤。(5)针对绩效评价的特点研究了LMSCL绩效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评价要素结构体系;建立了LMSCL绩效评价模型,结合该绩效评价体系结构提出了改进模糊多级综合评价和AHP权重系数确定方法在绩效评价中的应用。(6)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对LMSCL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进行了研究。

刘明[5]2010年在《集中采购模式下汽修备件存储补货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以4S店销售为主要模式的汽车销售行业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新车销售也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之间的吞并、合并、联合经营等行为也越来越频繁,4S店的规模化、集团化经营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以4S店集团汽修备件集中采购模式下的存储配送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国内4S店集团的运营状况,并引入供应商管理库存理论进行相关分析,以经济批量订货模型为基础,建立第叁方物流参与下的存储配送一体化系统,最后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验证该模式在提高运营效率、整合运营活动等方面的优势。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通过对4S店及其运营模式的分析可以得出,汽修备件与汽车生产配件在供应体系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体现出更多的特点,如更注重配送的柔性、用件场所更为分散、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更高、商品需求相关性较弱等。以即时存储补货体系为研究内容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理论是一种新型的库存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连锁销售企业经营状况。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对供应商管理库存理论和集中采购理论进行了综述,论述了相应的理论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情况,总结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的特点以及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文章结合4S店集团的企业特点,总结了在集团化的4S店中实施VMI理论所存在的问题:(1)汽车4S店集团出于自身品牌建设的原因,青睐于实力较弱的二线品牌,主观上减弱了供应商对市场的把握能力;(2)4S店区域化集中分布的特点增大了零配件的配送难度;(3)第叁方物流企业实力有限,难以承担起综合性的物流过程管理。最后,本文结合GH汽车实际运营情况,对汽修备件的供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建立起第叁方物流参与下的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体系。零配件配送中心的增设,使得4S店集团集中采购模式下的汽修备件物流体系得到了优化,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汽修备件第叁方物流参与下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数学模型。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通过数学模型的求解证明,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参与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能够有效的优化汽修备件的配送体系,在提高供应链运营效率、整合运营活动等方面有着显着作用。同时,文章也对汽修备件的VMI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给出了意见,这些对4S店的发展及内部流程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付蓬勃[6]2014年在《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主体产业,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制造业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分工地位。制造类企业在现代物流链中所处的关键位置和所涉及的社会物流活动,是其他类别企业所无法替代的。在现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制造业物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第叁方利润的源泉,现代物流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普遍重视,它的巨大功能和作用促使越来越多企业决策者加快改善和整合企业的物流系统。全球经济一体化把现代物流推上了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制造类企业物流所具备的长流程物流链的特点,决定了物流一体化战略是其未来发展和制胜的一种可行性选择。尤其是在我国制造类企业受传统物流影响较深的背景下,本文进行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与创新工作如下:(1)基于制造类企业物流的内涵与特征,从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层次叁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制定的内容与方向,研究了在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各阶段物流管理组织模式,并通过环境因素、发展战略、实施控制和管理决策构建了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战略体系架构。(2)从物流节点(点)、线路(线)、分区(面)、信息(网)四个方面分层论述企业物流链的构成,从物流链的结构、运输、库存和管理四个角度研究了物流链的设计与优化,以BPR理论为基础,对制造类企业物流流程优化步骤、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流程优化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物流战略和物流流程内在关系,以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叁个具有代表性的物流节点,构建了基于顾客服务的物流一体化流程。(3)对制造类企业库存控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库存结构,研究了物流一体化控制方法,以确定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策略为基础,通过条件设定和对不同策略的库存控制模型的安全库存状态分析,得到了随机环境下不同策略的安全库存的存在条件和控制参数,分别探讨了连续性检查和周期检查库存对应不同策略的安全库存控制问题,案例研究表明了制造类企业库存的两阶段法控制策略的实践意义。(4)构建了包括采购成本、内部成本和销售成本的价值增值过程的物流一体化成本控制体系。对于制造类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采用单元组合方法对采购物流成本和销售物流成本进行了计算方法研究,并根据制造类企业内部物流与生产工艺结合的特殊性,采用了针对制造类企业物流成本支付形态的内部物流成本核算,通过实证研究了基于内部物流一体化的钢铁制造企业生产工序物流成本控制方法和应用。(5)应用构思分析法对制造类企业物流运作进行模式构造。对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的基本运作模式进行了分类比较,分析指出了模式选择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构建了模式选择的多级决策模型,提出了应用决策树方法解决单个企业物流模式的多阶段决策问题,考虑了叁种约束条件,对传统损益矩阵进行了改进,构建出各构思方案的期望值损益矩阵,形成了制造类企业物流经营模式决策方法。

计莹峰[7]2017年在《考虑货损成本的冷链物流网络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物流体系中对于产品品质的保障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冷链物流体系中,高质量的产品质量保障可以使消费者享受到多样化的冷链产品,这就需要一个可靠且高效的冷链物流网络,从生产到配送全过程保证冷链物流产品的安全送达。近年来,伴随着食品安全、物流管理和冷链物流理念的不断提出,以及车辆定位、制冷技术和智能化软件等多学科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然而,由于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许多冷链物流网络体系尚处在构建的初期阶段,且大多的冷链物流网络规划不够合理,一些基础设施和物流设备相对落后,使得我国的冷链物流成本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流通率和冷链物流运输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据统计,在我国当前的冷链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存在因冷链产品腐败变质引起的损耗,从而造成了冷链物流网络中不必要的损失。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逐渐意识到冷链物流行业体系是我国物流系统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全面衡量冷链物流系统地成本,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网络体系,不仅可以降低冷链物流产品的价格,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考虑包括冷链物流货损成本在内的物流系统总成本,配置并完善我国冷链物流的网络体系现已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综合考虑冷链物流系统成本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对冷链物流网络问题进行优化研究,以尽可能地降低冷链物流系统总成本为目标,提高冷链物流网络系统的效率和效益。文章主要进行的工作如下:首先,对冷链物流网络及其叁级货损,以及冷链物流网络选址-库存-路径一体化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冷链物流所具有的特殊性,结合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对冷链物流网络所具有的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对冷链物流网络中的叁级货损问题,和冷链物流和选址-库存-路径一体化问题进行详细阐述说明,明确冷链物流网络中货物损失的含义,指出其成因,并分析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基础和特殊性。其次,由冷链物流产品货损成本的不可逆转性和不可忽略性出发,研究货物变质率呈线性分布和Weibull分布的两类冷链物流产品,并分别用相对应的函数和图形表示并进行详细分析。根据这两类冷链物流产品,通过对货物完好率、实际运输量和在途损失量等关键数据的研究,分别建立相对应的叁级货损成本模型。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往往以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库存总成本最低为目标来优化冷链物流的库存问题。本文着眼于整个冷链物流网络,以网络最优化为目标,考虑各个需求点需求的随机性,以及冷链物流货损成本这一因素,建立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随机型库存控制模型,做冷链物流网络的库存优化研究。然后,根据冷链物流产品对时间的依赖性,考虑客户的随机需求和时间窗这两个因素,以配送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加入冷链物流货损成本这一项内容,建立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并设计用于求解的蚁群算法,加以算例验证及分析,做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得到最优的冷链物流配送车辆路径方案。最后,基于以上研究,针对由供应商、配送中心和客户需求方组成的冷链物流网络进行深入研究,建立选址-库存-路径问题一体化模型和配送车辆同时送取货情况下的选址-库存-路径问题一体化模型,并设计相应的两阶段启发式算法。本文的研究能够同时解决冷链物流网络中的选址问题、库存优化问题以及配送路线优化问题,从而得到冷链物流网络一体化问题的优化解。本文所得结果可以在备选配送中心中确定最优的配送中心的数量和位置、确定每个已选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服务的客户范围,并规划最优的物流车辆配送路线,确定每个已选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最佳库存控制策略,使整个冷链物流体系同时实现最优化,以更好地满足需求点的需求,实现物流总成本最低,为冷链物流网络做出中短期的优化方案。通过算例验证本文所建立的考虑冷链物流产品货损成本的冷链物流网络优化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于淼[8]2015年在《供应链视角下H公司汽车零部件的采购物流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汽车行业中,零部件的采购物流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最难、最复杂的一个环节。如今在很多企业家眼中,采购物流仍然被认为是服务于生产物流和销售物流的功能支持性业务,很少有把采购物流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内容。在对国内外文献和资料进行大量阅读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汽车制造企业采购物流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情况,为H公司汽车采购物流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对该企业为期一年的实地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根据该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其现有采购物流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本文针对该企业采购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对其采购物流业务模式、采购物流业务流程、仓储管理和供应商管理方面进行了优化。在总结和参考国内外汽车零部件采购物流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对H公司零部件供应商管理的优化。对比分析国内外汽车零部件企业所采用的采购物流模式,构建H公司的零部件供应物流配送设计的框架。引入第叁方物流模式,结合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理论,对二者相互结合的优化可能性进行研究。从总体上实现了H公司汽车采购物流的优化研究。对该公司采购物流的优化主要是从其采购物流业务模式、采购物流业务流程、仓储管理、供应商管理和采购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方面展开,优化企业的采购物流业务流程,改善仓库布局,提升零部件供应商质量、建立第叁方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完善采购物流信息系统。

范晓晴[9]2016年在《基于DC的叁级冷链库存—配送一体化联合优化模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鲜电商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生鲜农产品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健康饮食和服务水平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冷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大规模生产基地的集中性和消费群体的分散性,需要生鲜产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跨区域流通,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分析,通过以配送中心(Distribution Center,DC)为中枢的第叁方物流运作,是保证产品新鲜度和配送效率的关键。目前在生鲜产品市场,仍有沿用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的现象,第叁方冷链配送中心虽初具规模但资产利用率和增值空间有待提高。冷链经营各方不仅要摒弃传统的分销模式,更要注重保鲜投入带来的市场效益和DC在保鲜仓储及配送中的运作潜力,在需求拉动型的冷链品市场中实现一体化效益,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因此本文在交易费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配送中心的经济性,以一个生产商、一个配送中心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冷链系统为例,引入保鲜成本,将产品的新鲜度水平和保鲜投入相结合,从品质下降导致数量损耗的角度讨论DC的增值性,通过遗传算法求得一体化库存利润最大时的最优补货策略,并在既定补货策略下通过蚁群算法进行配送路径规划。将DC的库存和仓储、运输和配送两大功能及运作流程进行系统展示,体现供应链的优越性。

常凯[10]2007年在《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共同配送优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共同配送战略联盟内各物流企业在配送成本、配送时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配送质量方面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与国际知名物流企业或本国最优秀的物流企业相对比,共同配送运作效率和配送绩效尚存在很大的绩效差距。究其原因:(1)在共同配送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各物流企业存在利益分歧和成本费用分摊模糊,且各利益实体缺乏精确实时的作业成本信息;(2)各物流企业缺乏共同协调、相互促进和整体优化机制,其结果是共同配送作业运作效率低下,作业成本相对较高;(3)物流资源供求信息流通不畅,各物流企业无法准确协调物流资源供求平衡,物流资源利用效率低下;(4)各物流企业缺乏协同调度和统筹优化机制,配送网络节点纵横交错,由此作业链派生出大量分散性和反复性作业。本文基于作业成本法和绩效基准构造共同配送优化结构框架,从共同配送作业优化、需求拉动式资源整合以及共同配送网络统筹优化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本文核心内容及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基于作业成本法(ABC)和绩效基准(PB)构造灵活的共同配送优化结构框架;(2)构造共同配送作业成本模型,并以算例分析详细地阐述共同配送作业成本核算过程;(3)以共同配送作业为基础,构造联合库存优化模型和共同配送优化模型,从共同配送系统角度深入地辨析各种成本动因、作业时间与作业成本相关性;(4)以作业成本法和绩效基准作为共同配送联盟内资源整合方法,构造灵活的需求拉动式资源整合模型。在此资源整合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共同配送作业优化模型,协调仓储、人力、车辆以及材料等资源供求平衡,并提出具体的物流资源整合途径。(5)以共同配送作业链中作业为基础,从作业成本和作业时间角度出发构造多车型、多区域的共同配送网络优化模型,综合考虑共同配送网络节点数量、中间集货转运、作业数量、作业成本以及作业时间等关键因素,并结合共同配送作业流程分析,利用关键路线统筹优化中最低作业成本时序规划方法优化共同配送网络。(6)最后从配送作业总成本、配送时间、配送质量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四个方面综合评价共同配送优化效果。本文最大创新之处在于将作业成本法和绩效基准引入共同配送优化中,以作业为基础,综合考虑成本动因、作业成本和作业时间构造共同配送作业优化、需求拉动式资源整合以及共同配送网络优化等分析模型中,最后评价共同配送优化效率。

参考文献:

[1]. 物流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研究与应用[D]. 杨萍. 上海海运学院. 2001

[2]. 连锁经营配送下的库存控制策略研究[D]. 屈颖.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3]. 连锁零售业配送业务优化分析[D]. 张锦惠. 西南交通大学. 2015

[4]. 制造业供应链物流精益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应用[D]. 张阐军.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5]. 集中采购模式下汽修备件存储补货系统研究[D]. 刘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6]. 制造类企业物流一体化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 付蓬勃. 北京交通大学. 2014

[7]. 考虑货损成本的冷链物流网络优化问题研究[D]. 计莹峰. 大连海事大学. 2017

[8]. 供应链视角下H公司汽车零部件的采购物流模式研究[D]. 于淼. 东华大学. 2015

[9]. 基于DC的叁级冷链库存—配送一体化联合优化模型分析[D]. 范晓晴. 烟台大学. 2016

[10].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共同配送优化问题研究[D]. 常凯. 重庆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物流库存/配送一体化优化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