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秦裕苹

秦裕苹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城南卫生院 江苏 连云港 222100)

【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42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6%)(P<0.05);②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RBC、Hb、SF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有助于改善其贫血,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护理;缺铁性贫血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52-03

贫血是妊娠期女性的常见合并症,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孕妇会合并贫血[1]。究其原因,是因为孕妇从孕中期开始,体内对铁的需求量增大,若孕妇自身没有足够的铁储存,极易发生贫血,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常见[2]。在临床治疗中,除了具备良好的治疗方案外,良好的临床护理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在缺铁性贫血孕妇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情况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12月31日收治的42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在取得患者同意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21例患者中,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为(26.86±5.97)岁;初产妇10例,经产妇11例。研究组21例患者中,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为(27.03±6.03)岁;初产妇12例,经产妇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均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口服乳酸亚铁片(厂家:南昌市飞弘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740;规格:0.1g/片),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调整剂量,对于中、重度贫血者,每次2片,每日1次;对于重度、极度贫血者,每次2片,每日2次,同时予以相应的补铁措施。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常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介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心理疏导(对存在心理负担,比如存在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患者予以心理疏导)等。

研究组:患者住院后,给予患者优质护理。(1)饮食护理:医院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保障食物的多样化,耐心向患者介绍摄入高维生素、高蛋白、富含铁食物的作用,比如海带、绿叶、紫菜等,禁止摄入生冷、辛辣等食物,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纠正患者以往的不良饮食习惯。(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注意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疏导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同时以耐心的态度、温和的语气与患者沟通,并且做一个倾听者,了解患者内心真实的想法,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疏导,确保心理护理的针对性。(3)健康教育。在医院中开展知识讲座,向患者详细介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原因、危害、预防和治疗措施等,并且认真解答患者的提问,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4)病房护理。对病房的温度、湿度、光线等进行调节,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同时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播放一些她们感兴趣的音乐,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情。

1.3 观察指标

1.3.1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评估,总分100分,根据患者的得分情况,分为非常满意(≥85分)、满意(60~84分)、不满意(<60分),护理总满意包括非常满意和满意。

1.3.2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版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分组对比采用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经护理后,对照组21例患者中,护理总满意度为66.66%(14/21);研究组21例患者中,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20/21);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所示。

3.讨论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若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孕妇和胎儿均造成不良影响。据研究发现,临床护理在减轻患者焦虑、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均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3]。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患者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优质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主张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改进、提升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优质、贴心、满意的护理服务[4]。在本文研究中,研究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其中,在饮食护理方面,由医院专门的营养师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方面具有良好的针对性,在确保饮食营养的基础上,还能帮助患者纠正不良饮食习惯,让患者养成健康、科学的饮食习惯。在心理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让患者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在健康教育方面,在医院中开展知识讲座,将患者集中在一起,可以让患者之间加强交流,在统一开展的模式下,解答患者的提问,其他人在聆听解答的过程中可以加深认识,大大提升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率。在病房管理方面,温度调节为22℃~25℃,湿度为50%~60%,同时对病房光线进行合理调节,力求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病房环境;同时播放一些轻缓、愉快的音乐。据研究显示,倾听音乐,有利于放松人体肌肉,控制交感神经活动,对大脑边缘系统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便于排解心理压力[5]。另外,还有研究发现,轻柔音乐可以达到抗焦虑、抗抑郁的目的[6]。在本文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66.66%)(P<0.05),且体内的RBC、Hb、SF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贫血,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项红梅.80例缺铁性贫血孕产妇围产期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04):83-85.

[2] 徐喜珍.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63.

[3] 张捧文.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干预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12):688-689.

[4] 程坚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4,28(36):4576-4578.

[5] 王晓梅.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6):393-394.

[6] 刘文显.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8(9):333-334.

论文作者:秦裕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2

标签:;  ;  ;  ;  ;  ;  ;  ;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护理体会论文_秦裕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