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口城市化的特点与趋势_农村人口论文

广东省人口城市化的特点与趋势_农村人口论文

广东人口城镇化的特征与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论文,城镇化论文,特征论文,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东省土地面积17.8万平方公里,1994年末人口达到6691.46万, 为全国第五大人口大省。广东省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25%,城镇化水平为36.76%。经过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广东成为我国的经济强省。 199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5440亿元,比1990年增长1.4倍。1991 年至1995年期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9%,快于全国同期7.3 个百分点,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由1990年的7.9%上升为1995 年的9.4%左右,其他主要经济指标也处于全国的前列。 广东的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有什么特点,人口城镇化与迁移有什么关系,人口城镇化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研究这些问题对探讨广东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实现21世纪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尝试在这一方面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大家。应该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经济发展不仅是指产出的增长,还包括结构的转换,即劳动力(人口)的非农化和城镇化。

一、广东经济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的特点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地域结构发生转变,人口城镇化增长迅速。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表明,从1985年到1990年,广东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占全部迁移人口的65%,高于全国49%的平均水平。进入90年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的每年均占当年劳动力转移的50%以上。世界经济史的研究表明,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是农村向农村的迁移;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人口迁移以农村向城镇的迁移为主;在工业化的中兴阶段,人口迁移则主要是城镇向城镇的迁移流向;到后工业社会,人口迁移才主要表现为城镇向农村的迁移方式。

广东的情况表明,整体社会形态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人口大量从农村迁往城镇,人口迁移增长构成这一阶段城镇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城镇化增长速度快。根据历次人口普查资料,广东的人口城镇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阶段。1964年全省人口城镇化率为18.3%,到1982年城镇化率仅为19.3%,18年时间仅增加一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人口城镇化的停滞阶段,此后,人口城镇化进入迅速发展阶段。1990年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到近37%,市镇人口在1982年至1990年期间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10.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出现了大规模的城镇带。目前整个珠三角地区共有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二座,10万人口以上城镇32座, 建制镇493个,平均每万平方公里104个,不到6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镇,大大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形成了集区域性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信息和金融于一体的现代城镇带地区,其总体综合聚集效益和辐射效益将对未来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就业结构向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大量的社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从1978年到1992年,广东第一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由29.9%下降至20.3%,非农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71.1%上升至79.7%,其中第二产业由46.4%略降为45.9%,第三产业由23.7%上升到33.8%。与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相一致的是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工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 在1978 年至1992年期间,全省非农产业的劳动力由29.3%上升至52.5%,其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由17.1%上升为30.3%,增长13.4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由12.2%上升至22.2%,增长了10个百分点,增幅仅次于第二产业。

(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非农化和农村工业化发展迅速。我们可以用城镇化率(u )来表示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工业化率反映工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非农化率(N)表示非农产业的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的比重。 非农化与城镇化(Nu比)如果小于1,说明城镇范围内有农业生产活动, 存在着城镇农业化或农村化。我国目前的县改市就属于这种情况。非农化与城镇化比如果等于1,表明城镇化与非农化同步, 所有非农产业都集中于城镇。如果非农化与城镇化比大于1, 表明大量的非农活动是在城镇以外进行的,存在着农村非农化。表1显示,广东的Nu 比由1980年的1.16发展到1.28,呈上升趋势。同年全国的Nu比高达1.65,说明有大量的非农活动是在城镇以外进行的。1990年这一比值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县改市、市管县体制变动所造成的。国际比较表明,美国80年代的Nu比在1.33左右,日本80年代为1.19,泰国在1.18至2.01之间。广东的农村非农化程度与日本、美国80年代的情况相似,呈扩张型态势。非农化扩张的动力主要来自农村非农产业(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见表1。

(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人口的城镇化和劳动力的非农化。人口城镇化和劳动力的非农化是现代化的标志。目前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水平很高,绝大多数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农业人口的比重极低,比如,美国1990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只有1.6%。 从广东的情况来看,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广东还将面临人口进一步城镇化和非农化的问题。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建立和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推进,将极大地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变。

二、广东人口城镇化的社会经济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的17年,既是广东人口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整个社会经济迅速转型的时期。广东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为人口城镇化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和基础。

(一)经济发展走的是大力发展轻型工业和加工业的路子。1979—1994年全省轻工业年均增长23.1%,快于重工业3.8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产值之比由1978年的1.34:1变为1994年的1.58:1。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省建立了品种齐全的以轻型工业和加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如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电子、精细化工、医药、玩具、鞋类等。这些工业大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方面大量吸纳了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一方面又为城镇的扩张提供了资金。据统计,1990年至1994年期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约占当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50%以上。不仅如此,广东还吸纳了全国650万劳动力进入广东工作。

(二)农业的发展。80年代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大幅度提高以及鼓励多种经营、多业并举的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农业的成功从粮食、土地、劳动和资金等方面为人口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初始动力。具体表现为:(1)农业的增产, 不仅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向农村提出了变革产业结构的要求,而且从原材料供应方面支持了乡镇工业的发展;(2)在农业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状况,迫使农业劳动力转移;(3 )农民通过农副产品的提价改善了收入。农民收的提高既推动了国内市场的扩张,又增加了农村的资金供给,为乡镇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4 )土地的工业投入大大高于农业投入。在利益驱使之下,地方政府鼓励土地要素的产业转移。

(三)乡村工业化和非农化的推动。农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结构的转移提供了客观条件。在这种情况之下,广东的农村工业化和非农化得到了迅速发展。1994年全省共有乡镇企业145.75万家,总收入达到3558.33亿元。“三资”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1994年达8279家, 在全省工业总产值中,“三资”企业为主的其他类型工业占48.7%。“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出口值占全省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建立在农业发展基础之上的乡村工业化和非农化最终确立了非农产业在农村产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目前广东农村非农产值所占比重已占77%左右。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带来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促使农村劳动力迅速做出了产业间的转移。1994年广东农村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为57.49%,比1980年下降了31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劳动力为42.51%,比1980年时上升了32个百分点。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契机。

(四)农业收入与非农产业收入的差异明显,在收入扩大化的驱动下,农民产生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强烈内在冲动。1994年广东农村社会总产值为4711.94亿元,其中非农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1.6 %上升到75.6%,年平均递增26.0%。乡镇企业总收入比1978年增长81.3倍。农业的比较效益低下。在1990年广东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收入占66.1%,到1993年下降为63.7%,而第三产业收入所占比重则从25.6%上升到30%。近几年来尽管工农业商品价格综合比价指数有所下降,但由于农用生产资料和居民生产费用价格涨幅过大,农民实际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减缓、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由1990年的1339元扩大为1994年的3720元。

(五)劳动力产业间的转移要求与地域转移接轨,这就促使劳动力向城镇聚集。广东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进入城镇的主要有下面三种类型:(1)是直接为大中城市的工商业所吸收, 农民进入一些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相对较低而城市人不愿干的工种,如建筑、环卫、商业零售等。(2)是进入小城镇的工业小区。如顺德市北复镇、 容奇镇的“家电城”、东莞的“电子城”、三水的“饮料城”等。(3 )是进入以专业市场、综合市场为主导的商贸型小城镇,如粤东普宁市流沙镇的布匹、药材市场,三角洲番禺市大石镇的家具市场,南海市大沥镇的摩托车市场等。

(六)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国家相继于1984年和1986年调整了镇建制和设市的标准, 与原有标准比较小城镇的定义大大拓宽了, 这成为1984年以后小城镇人口激增最直接的原因,广东省此间小城镇的增长与此有很大的联系。另外,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自筹资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解除了农民变换经济身份的种种体制束缚。同年,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突破了传统“农转非”政策的严格限制,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在政策上支持了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的地域转移。

三、广东人口迁移与城镇化的关系

(一)广东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向农村地区的小城镇转移。据广东省统计局提供的资料,到1993年底,全省城市数已从1982年的13个发展到51个,其中地级市21个,县级市(包括撤县改市)30 个。 建制镇达到1500多个。城镇人口的增长主要表现为人口向小城镇的转移。

(二)劳动力转移主要是以“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就地转移方式进入乡镇企业,农村劳动力主要为乡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吸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991年珠江三角洲乡镇企业数达到26万家,总收入591.34亿元,占全省乡镇企业总收入的58.7%。农村工业化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三)非农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上升趋势,但全省农业人口的绝对量仍呈增长态势。 比如, 1980 年全省农业人口为4317.96万人,到1994年农业人口达到4726.74万人,增长408.78万人。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说明农村人口增长速度快,农村仍然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另一方面,按现有统计口径很难反映“农转非”的真实水平。事实上,目前广东社会经济的一大特色是农民同时是第一、二、三产业的所有者。他们按照户口统计,身份是农民,拥有自己的责任田,同时又进入乡镇或村办的企业做工,甚至进入城市从事非农工作,第一、二、三产业的收益都有份。限于本文的研究范围,对兼业农户问题在此不准备作深入的探讨,但它的确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人口迁移受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的共同作用,以经济原因为主。根据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85—1990年全省的迁移原因中,经济原因占57.7%,大大高于教育(20.2%)、家庭(16.3%)和其它原因(9.8%),在经济发达的深圳市, 因经济原因发生的人口迁移更高达87.7%。

(五)进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多为暂时性迁移人口。至今为止,户籍仍然是区分国民身份的主要标志。为了研究的方便,笔者把发生了户籍变更的迁移人口称作永久性迁移人口,而未发生户籍变更的称作暂时性迁移人口。从人口流动的原因来看,永久性迁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而暂时性迁移人口则是以经济原因为主。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在永久性迁移人口中,教育原因引起的占43%,经济原因占24%,家庭原因占19%,其它原因为14%。在暂时性流动人口中,经济原因占75%、教育原因仅占4%、家庭原因占15%、其它原因为6%。

四、对广东21世纪经济发展与人口城镇化的展望

(一)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广东,经济建设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为21世纪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广东的区位优势得到了增强。广东接近港澳和国际市场,这一特点随着港澳制造业的大规模转移到广东而得到了强化,粤港澳三地“前店后厂”式的一体化关系使得广东的人缘地理优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次,广东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信息市场、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都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第三,广东的人力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利用和开发,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达到一定规模,一大批内地的青壮年工人和技术人才已被吸引到广东工作。此外,还有十几万港澳管理人员和相当数量的外籍公司员工在广东工作。当然,广东的不利因素也是存在的,主要表现在面临庞大的农村人口压力,劳动者素质较低,科技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优惠政策效应正在消失,低劳动成本的优势也将会消失,全省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再上新台阶的挑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将制约21 世纪广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能否实现2010年基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关键是要看能否真正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中部地区领先、东西两翼齐飞、广大山区崛起”的战略部署。

(二)到21世纪,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0%左右。目前全省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为39%,珠江三角洲为43.1%,到201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将达到近70%。珠江三角洲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镇群之一,将集中全省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和70%以上的居民储蓄存款。

(三)到21世纪初期,广东的农业产出份额将由现在的1/4 降至1/10,劳动力在农业中的就业比重由目前的42.3%降到20%, 广东的经验表明,大力发展轻型、外向型经济和农村经济是吸收劳动力潜力最大的经济形式。除了继续发展工业之外,第三产业也将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工业与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发达国家一般为1:2—3,我国城市为1:1,农村为1:0.5,珠江三角洲约为1:0.8。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尤其是农村的第三产业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还大有潜力可挖。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和利用。

(四)广东农村的非农化将适当集中。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战略设想,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随着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逐步扩散到省内的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并形成适当的集中发展,以便取得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把农村非农化与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珠江三角洲也要通过发展一批中心城市提高基础设施的综合效益。

(五)到21世纪,广东的农业劳动力要由相对下降阶段向绝对下降的阶段转化,即不仅农业劳动力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要下降,农业劳动力的绝对人数也要逐年减少。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做好如下工作:(1)进一步扩大农业的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2)进行制度创新,让流入城市的农民成为市民, 使其真正参与现代化进程并分享现代化的成果。(3)通过发展教育, 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4)加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 重点发展一批40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和高质量的小城镇。(5 )大力发展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业,使农村第三产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表1: 全国及广东城镇化、工业化、非农化对比关系

人口城镇化率 劳动力工业化率 劳动力非农化率 I/U N/U

(U)% (I)%

(N)%

中 国19.39

18.3031.90 0.94 1.65

1980年

1990年26.41

21.4040.00 0.81 1.51

广 东24.90

17.0029.00 0.68 1.16

1980年

1990年36.80

25.0047.00 0.68 1.28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1》、《广东统计年鉴1991》)

标签:;  ;  ;  ;  ;  ;  ;  ;  

广东省人口城市化的特点与趋势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