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的病害论文_吴继冰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的病害论文_吴继冰

柳州市路桥建设管理处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普遍,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病害的防治方法,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封层的设计与施工,指出做好路面排水设计和施工,严把施工质量,是防止路面渗水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防治

引言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最主要的引发因素之一即是水,使沥青路面很简单就构成破坏。沥青混凝土路面所呈现的各种病害如坑槽、松懈、脱落、龟裂、下陷等无一不与水的腐蚀有关。因此,如何通过设计、施工较好地避免地表水进入路面,变成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1做好下封层的设计与施工

为了避免路面的水下渗到底层中,要做好下封层的质量。下封层质量不好,致使路面水下渗,即使路面质量好,短期不呈现水害,但路面的耐久性将会大大降低。有些路面只设计了沥青透封层,而没有设计下封层;而有的设计为下封层,施工时却为透层。因为大多高速公路底层绝大多数均选用了水泥安稳碎石底层,底层顶面通常存积粉尘,很难打扫洁净而彻底显露碎石,沥青透层能够渗入碎石间的空地,但在粉尘上无法结实粘结,施工车辆行进时会呈现起皮和卷带,致使透层不完整,起不到防水效果。底层顶面有必要设计下封层,下封层的方式应总结思考底层的资料和施工工艺等状况,有必要确定下封层能有效防水。中心分隔带的防水层应与下封层同时施工,使封层掩盖路基全断面。例如:大新高速公路路面在施工时,二灰安稳砂砾就进行全幅铺筑,起到了防水效果。同时在进行回填中心分隔带种植土时,对分隔带内杂质整理洁净后,铺不透水土工布,并抹砂浆。这一做法对隔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把好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关

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按标准要求应通过四个阶段,即方针配合比设计阶段,出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和试拌试铺阶段,各阶段要达到的目的都有明确要求。在实践出产中,施工人员通常都严格依照实验室配合比中的骨料用量应用于实践出产。但这种方法出产的混合料通常达不到设计要求,其因素就在于骨料的吸水性上。摊铺和压实两项作业是路面施工的重要环节。摊铺质量欠好通常伴随着裂缝、车辙等病害的发作。摊铺过程中除严格按《标准》要求施工外,还应侧重操控摊铺温度、供料速度与前进速度相和谐、避免大料翻滚离析等环节。

3避免路缘石和路肩阻水,搞好路面内部排水

现在,国内许多公路路面两边均设计条石(或预制块),即路缘石。路缘石通常与沥青路面等厚。施工时,许多公路是先装置路缘石,再铺沥青路面。一方面,先装置的路缘石构成一封闭的槽,施工期的降水无法及时排出;另一方面,路缘石与沥青路面和底层结合较好,封闭性好,致使沥青路面内部滞水很难排出,长时刻滞留在沥青混凝土内,在汽车高速行进的轮胎效果下,在路面内空地间构成高速水流,破坏路面。先装置路缘石,还很难确保路缘石顶面与路面齐平或稍低于路面,经常呈现路缘石比路面高,致使路面边际呈现明显积水。为避免路缘石阻水,可用单粒径的水泥碎石做路缘石,利用其多孔的内部空地构成一纵向排水系统,并每隔必定长度沿路基做一排水通道(通常与集流槽相匹配)。土路肩的横坡大多挑选4%~5%,以便顺利排水。

4注意挖方地段设置纵坡和路面排水

通常,挖方路段因其水文地质条件差,地下排水要注重。在边沟基底下铺设碎石和土工布,或在路面构造设计中思考增设碎石排水垫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关于路表排水,一是将凹形竖曲线的最低点设在挖方段内,致使路表水和进入构造内的自由水阻滞时刻长;二是较长挖方路段纵坡斜度设置小,标准断面的边沟无法满意路面和边坡汇水流量的需求;关于超高地段,中心分隔带处有必要每隔必定距离设置横向排水管将汇聚在中心分隔带边际的路表水引排出去,如挖方路段过长且纵坡较小,则同样会添加有些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难度。因此,纵坡设计切忌将凹形竖曲线置于挖方路段内,同时挖方路段较长时(大于400m)其纵坡不小于3%,通常状况不小于1%。

5准确选取超高渐变段的组成斜度是避免外表部分积水的有效途径

在高速公道路型设计中,假如单纯思考行车的舒服和线型的美观,超高渐变率宜缓一些,超高渐变段也希望尽量长一些。但超高渐变率过小,超高渐变段内路面横坡挨近零的区段过长,构成路面部分滞水。为此,JTJ011-94公路道路设计标准中规则了当线型设计须选用较长的回旋线时,横坡由2%过渡到0路段的超高渐变率不得小于1/330,约束了横向排水路段的长度,同时又规则了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组成斜度不应设计为0。因此,在设计中应验算超高平缓段的最小组成斜度。当道路纵坡与超高渐变率方向一致时,最小组成斜度方位即旋转轴方位(关于高速公路来说通常是中心分隔带外缘),其大小即是道路纵坡;当道路纵坡与超高渐变率方向相反时,最小组成斜度方位即行车道外侧边际方位,大小为道路纵坡与超高渐变率的代数差。

6严格操控路面资料质量

因为曾经修建的公路大多选用普通的石油沥青,其软化点较低,在气温较高时,沥青粘度低使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程度降低,造成路面破坏;在低温时表现为脆性,在行车荷载和天然因素的效果下,也易发生老化景象,然后致使路面破坏,致使渗水。路用沥青或改性沥青的收购管理,除应挑选有杰出高、低温功能,抗老化功能,含蜡量低,高黏度的优质国产或进口沥青外,还要对沥青贮存、运送及查验手法进行严格管理。能够在实践项目中进行专库专管和GPS盯梢运送等方法确保沥青质量。改性沥青选用工厂加工制品收购,避免现场加工时因改性剂、安稳剂添加数量不行或现场拌和时刻不行致使的质量问题。路面用集料是确保路面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路面施工时可由各施工单位自行加工,以确保各种集料指标满意技能要求。同时建议路面集料岩性尽可能选用玄武岩或中性岩。因为条件约束不得不运用酸性石料时,有必要选用枯燥的磨细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作为抗脱落剂,以增强集料与沥青的黏附性。矿粉由专门的水泥厂选用合格石料进行加工出产,然后确保其质量。

7 及时修补沥青路面裂缝

路面裂缝的危害在于从裂缝中不断进入水份使底层乃至路基软化,致使路面承载才能降低,加快路面破坏。包含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两部分。沥青路面呈现裂缝后,应及时修补。通过做对比实验,挑选大体附近的裂缝6条,其中3条做清缝并用沥青灌缝处理,3条不作任何处理。未经处理的裂缝周围很快就呈现新的裂缝,靠原裂缝越近的地方裂缝越宽;通过灌缝处理的裂缝周围呈现裂缝或裂纹的时刻大大晚于未处理过的。对比实验标明,沥青路面呈现裂缝前期,及早处理,避免雨水从裂缝下渗,可大大延缓路面破坏。

结语

总之,水是导致沥青路面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雨水长时间滞留在路面结构内部,在汽车轮胎作用下直接破坏沥青路面;雨水渗入基层和路基,通过软化基层和路基,使路面整体强度下降而造成路面破坏;路面破坏后渗水更加严重,造成恶性循环,从而加速路面破坏。要有效防止沥青路面渗水病害,除保证沥青混凝土品质外,必须和“封”、“排”相结合,做好下封层和中央分隔带防水层,防止水下渗;做好路面排水设计和施工,让雨水尽快排出路面外,减少水在沥青路面的滞留时间。

参考文献

[1]张斌.公路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0,(14).

[2]潘英泽.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7):112.

[3]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S

论文作者:吴继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渗水的病害论文_吴继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