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论文_姜黎彬

姜黎彬

(滨海县人民医院;江苏盐城2245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一共有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分别为52例。当中,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以后的效果和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治疗之前(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的H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与治疗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H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另外,我国缺血性脑血管的发病率每年呈现递增趋势,已经引起人们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最近几年临床医疗水平的日益提高,已经使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可是幸存者当中大部分会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已经成为临床当中慢性非传染病的三大“杀手”之一[1]。现如今,在临床治疗这种疾病的重点主要是要限制脑梗死病灶的不断扩大,同时对受到损伤的神经功能给予修复。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2],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种中药制剂,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本文笔者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一共有104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一共有104例,104例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断标准,同时联合头颅部CT/MRI检查确定诊断[3]。另外,104例患者全部为首次发病,同时排除肝脏、肾脏功能异常、消化性溃疡、血液系统疾病、颅内出血、呼吸系统疾病、入选之前采取抗凝以及溶栓等相关治疗的患者,104例患者全部知情和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采取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当中,观察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在40-76岁,平均为55.6±3.2岁;对照组男34例,女18例。年龄在42-79岁,平均为57.3±4.1岁。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临床疗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300ml,采取静注方式,每日一次,一个临床疗程为2周。

1.2.2观察组方法

观察组对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300ml,采取静注方式,每日一次,一个临床疗程为2周。

1.3临床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ALD(日常生活能力)[4];(2)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患者患者临床治疗之前和以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压积进行对比[5];(3)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以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记录以及对比。

1.4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基本治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同时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同时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没有变化:NIHSS评分减少17%以下;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6]。

1.5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指的是由颅内血管病理改变造成的一过性或者短暂性、局灶性或者视网膜功能障碍[7]。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有短暂性失语、感觉障碍以及瘫痪等,每一次发作持续数分钟,一般在60分钟以内完全恢复。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缺血性脑血管病发才正式被定义,同时被大家所接受[8]。因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发作的认识不断明确,因此,对这种疾病的定义也不断完善。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相对比较高,大约有30%的患者会引发脑卒中,大约还有30%的患者不断会出现新的发作。然而,患者病情严重或者没有及时抢救就极有可能造成患者死亡,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巨大威胁[9]。现如今,临床医疗水平的发展已经使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可是对一些幸存者患者却伴有神经功能损伤,不但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时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

现如今,在临床当中人们和相关研究人员已经明确认识到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是治疗这种疾病的重点,当中最为经常采取的神经节苷脂是最为主要的神经保护剂,大部分存在神经元的细胞膜当中,其相关生理作用为了能够有效促进“神经重塑”以及神经网络的形成,可以对神经给予有效保护以及修复,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主要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并且效果显著,特别是对缺氧造成的脑损伤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10]。当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以及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具有发展前景的药物包括抗氧化剂、神经生长因子以及氢化麦角碱注射液等药物。中成药制剂包括脉络宁、灯盏花素片以及脑力康等制剂;中药处方之中的常见药物包括黄芪、地黄以及丹参等药物。临床研究证实[11],上述药物均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但是其治疗效果仍不佳。

银杏叶入药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提取物是通过现代工艺以及方法从银杏叶当中提取出来,其中主要包括黄酮苷与银杏叶提取物(GbE),其临床应用受到了广泛地关注。银杏叶提取物在临床当中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神经、内分泌、循环、精神以及代谢等多个系统的数十种疾病,尤其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上取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12]。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使用GbE制成药品,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收益率。银杏叶服用3~4周,智力测验水平得到显著改善,神经生理学参数以及行为比安慰剂治疗要好。美国的一项研究也表明,GbE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效,且不会出现毒副作用。另外,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13],采取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预防以及治疗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脑梗死范围以及脑含水量,使其行为障碍得到明显改善,组织学结果还明确显示细胞损伤程度显著减轻。除此之外,银杏黄酮可以充分扩张脑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使血液流动量明显增加,将血液流动推向脑血管麻痹区域,进而重新建设这个区域的正常循环,同时可以使处于痉挛状态的血管得到充分松弛,使脑缺血的低灌注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对脑组织免受缺血的损害。银杏内酯属于一种PAF(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强拮抗剂,因为PAF参与到心脑血管的整个生理病理过程,会造成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以及脂质代谢功能紊乱,银杏内酯能够特异性竞争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进而对上述过程给予有效抑制,进而可以使血液动力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血脂明显降低。

本文笔者对确定诊断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同时患者全身血液高切以及低切黏稠程度、纤维蛋白原、血浆粘稠程度以及红细胞压积等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全部有明显改善,因此,能够表明不但可以使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可以使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进而使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章成国, 张虹桥, 谢坚, 等. 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5(12):45-48.

[2]苑婕 , 李晓杰 , 陈超 , 等 .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银杏叶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靶点[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2014, 20(11):208-212.

[3]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79-380.

[4]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 381.

[5] 朱润秀, 袁军, 萨如拉. 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4,29(11): 1287-1290.

[6]钱琪.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9(4): 157-158.

[7]安海霞.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临床观察[J]. 山西医药, 2012, 41(5): 498-499.

[8]周旭东, 张力明, 叶昌俊.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13): 61-64.

[9]陆一平. 神经节苷脂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康复作用研究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4): 722-723.

[10]刘琛, 白向荣, 王育琴.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国药房, 2014(8): 25-29.

[11]何晓英,王万华,吴艳.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西南军医,2010,8(6):115.

[12]林楚卿,刘满芬.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40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12): 739.

[13]李海鹏,陈继华,杨国帅.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的疗效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2(9):697.

论文作者:姜黎彬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论文_姜黎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