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计公告的双刃剑功能_审计质量论文

论审计公告的双刃剑功能_审计质量论文

论审计公告的双刃剑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双刃剑论文,作用论文,公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行满足了人民享有知情权、了解国家大事的要求,是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的重要举措和条件之一。它不仅是政府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对权力进行制约监督的重要环节,是遏制与惩治腐败的重要前提,是将行政监督与法律监督、社会监督紧密结合的重要渠道,是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进程的重要工具。所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利于推动政务公开,促进民主与法制建设;有利于推进领导决策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政府和各级国家机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强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廉政勤政建设;有利于完善国家监督体制,促进干部考评制度的改革和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有利于完善财政和财政资金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促进财政管理和项目审批制度改革。

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实行对于提高审计成效、扩大审计影响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公开审计结果后,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形成强大的合力,有利于促进被审单位重视审计查出的问题,从而迅速接受审计建议、落实审计决定。其次,审计结果公开后,各执法执纪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享审计结果,有利于整合执法资源,提高行政效率,形成各方面、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维护财经法纪的良好局面。第三,公开审计结果,有利于震慑犯罪和违纪违规行为,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提高审计的社会效益。第四,通过审计结果公告,有利于扩大审计宣传,在社会上树立起审计的公正形象,为审计工作争取广泛的支持,创造出良好的审计执法环境。

但是,审计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审计结果公告不但会将被审单位的情况公之于众,同时也会将审计部门的工作情况、业务水平等显示在公众面前。向全社会公布审计结果,置违纪违规问题于群众的目光之下,同时也把审计工作置于社会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它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审计部门应当以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为契机,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加快审计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推动审计机关廉政建设。

第一,审计人员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观念,坚持求真务实精神,要真正做到依法独立、真实、客观和公正审计,对社会公众负责。审计公告不仅要充分肯定被审计对象取得的成绩,如实披露存在的问题,也要反映整改的情况和效果。审计机关要制定完善实行审计公告的规范化操作程序,建立健全审计工作运行和监督机制。如建立健全审计复核和业务会议制度、审计听证制度,建立健全审计准则体系、评价体系以及计划业务管理体系和技术方法管理体系。审计公告一定要确保事实和定性准确。

第二,审计结果公告是一项政治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政府、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人民群众等方方面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结果公告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控制其可能产生的消极效果,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必须把握一些基本原则:一是重要原则。重要原则是指审计结果是否公告要依据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来确定。重要性一般应把握两个条件,审计事项与公众的关联程度和审计结果公告以后的预期社会效果。与公众关联程度高且预期社会效果较好的则属重要审计事项,可进行审计公告。反之,则可不予审计公告。二是谨慎原则。谨慎原则就是要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审计风险和社会风险进行合理预测,以判断审计结果公告可能产生的正负面效应,从而决定审计结果是否公告。审计结果公告的审计风险主要是因审计业务存在问题而造成的风险,如审计情况不真实,定性不准确,评价不客观和报告用语不妥当等引起的风险。审计机关应力求规避审计结果公告的审计风险。审计结果公告的社会风险是指审计结果公告后因社会原因产生的风险,如引起社会稳定问题等。审计结果公告前要充分论证分析公告后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如果预期社会风险较大,则可考虑暂缓公告或不公告。三是便民原则。便民原则就是要求审计结果公告要让公众看得见、愿意看、看得懂。“看得见”就是要求在社会公开发行的报刊上或在电视上公告审计结果。“愿意看”就是要求审计结果公告要言简意明,切忌长篇大论。“看得懂”就是审计结果公告要少用专业术语,要让公众看得懂审计公告,四是保密原则。保密原则是审计法对审计工作的规范要求。因此,要加强审计人员保密知识的学习培训,公告前要对被公告事项的秘密性严格把关。

第三,审计机关应当以规范审计结果公告为起点,推动《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的贯彻实施,将对审计结果公告的质量控制与《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中关于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衔接起来,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防范审计风险。一是在审计工作中,无论是具体的审计实施环节,还是统一组织环节、审计处理规范复核环节、审计公告规范把关环节,都要各负其责。其中:统一组织实施环节,通过年度审计工作方案对审计目标、审计重点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审计要揭露、查处的问题起导向性作用,从而控制审计方向,提高审计反映问题的层次,进而达到控制总体审计质量的目的,这个环节主要对审计总体成果质量负责;审计处理复核环节,通过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代拟稿等审计文书的复核,对审计处理处罚的恰当性、引用法规的规范性提出复核意见,这个环节主要对审计处理文书质量负责;审计公告规范把关环节,通过对审计结果公告稿文书的审核,对公告稿文字表述的适度、公告文书的格式、公告程序的规范性提出意见,这个环节主要对审计结果对外公告文书质量负责。各环节均以审计报告或审计决定为载体。但审计实施、统一组织、审计处理规范复核、审计公告规范把关,各司其责,相对独立。二是审计工作各环节在各自工作范围内提出的审核、复核意见,要遵守现行的各项规定。既要符合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统一要求,也要符合审计署制定的各行业审计、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提出的统一处理原则。各工作环节如果遇到涉及其他环节的问题,要加强沟通与联系,注意听取意见,各方协调工作。

标签:;  ;  ;  ;  ;  ;  

论审计公告的双刃剑功能_审计质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