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唐胜男

邵东县两市塘街道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邵东 422800

【摘 要】目的:对急性肠炎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本次实验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选取前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肠炎患者160例作为临床研究样本,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患者80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更高,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使患者腹泻、疼痛、恶心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关键词】阿奇霉素;急性肠炎;疗效;安全性;分析

急性肠炎通常是由寄生虫、细菌、病毒等引发的小肠、结肠炎,是常见的在肠道粘膜处发生炎症病变的急腹症疾病。患者会有脓血便、腹泻、腹痛等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会有高热、急后重的感觉,严重者甚至会脱水、电解质紊乱或休克。本文通过对急性肠炎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和药物使用的安全性能展开分析探究,现将实验内容和结果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前来我院诊治的急性肠炎患者160例作为临床研究样本,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和对照两个组别,每组患者各有80例。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该组患者女性45例,男性35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范围(42.5±0.8)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该组患者女性35例,男性45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范围(42.6±0.9)岁。本次实验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具备,P>0.05。

1.2方法

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健康安全知识讲解,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治疗方法、用药过程、基本常识等了解掌握,叮嘱患者注意用药期间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纠正电解质失衡状态、补液、止吐等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环丙沙星常规治疗,具体方法为:混合葡萄糖溶液250ml和0.4g的环丙沙星进行静脉注射,注射1次/d;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具体方法为:混合250ml的氯化钠溶液和0.5g的阿奇霉素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注1次/d,4d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期过程中禁止使用其他抗菌类药物。

1.3观察指标

对使用不同方式治疗方式的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比较。显效:三天内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性质和次数恢复正常,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显示正常;有效:三天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大便性质和次数基本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趋于正常;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实验室检查结果没有改变,红白细胞数量增加。

2结果

见表1。由获取的实验结果看出,经过阿基霉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更高,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急性肠炎作为消化系统中多发的常见疾病,该病患者在肠炎发作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呕吐、腹泻疼痛、发热等临床症状,全年四季都可能会发生急性肠炎,该病由多种因素和病原菌导致,尤其夏季是急性肠炎发作的高发病季节。由于急性肠炎会使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情况[1],甚至有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对该病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临床上当前治疗该病主要包含液体疗法、抗生素、微生态制剂等,其中使用比较多的是综合疗法[2]。急性肠炎的排出粪便往往呈现粘液状或是有脓血,患者通常还会伴随发热症状,通过显微镜检查在红白细胞数量比较多的情形下临床上依然会选取抗生素作为治疗药物。然而患者有可能在诊治前便已经使用抗生素药物,从而直接影响到培养粪便的阳性检测,抗生素类药物适合用于由肠上皮细胞受到病原体侵袭、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使患者腹泻、发热等时的炎症。临床治疗中空肠弯曲菌肠炎、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有一定比例存在,针对空肠弯曲菌肠炎治疗的红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可降低不良反应。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抗生素会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出现,医务人员应以谨慎的态度进行临床用药[3]。喹诺酮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比较多的抗生素类药物,但是该类抗生素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肝肾功能,不适合长时间让患者服用。因此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应当尽量选择不会对患者肝肾功能造成重大损伤的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患者是未成年儿童则必须谨慎。重型急性肠炎的患者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脱水等现象,若是使用肾毒性药物很可能会诱发该类患者的急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肾功能受损合并的患者应当注意对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使用避免。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药物长时间服用会对患者的肾脏和肝脏造成破坏,并且会使人体产生一定耐药性,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肠炎的治疗主要偏向于先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饮食结构进行调整[4],解决患者身体电解质失衡的情况并完成一系列常规治疗后再进行抗生素治疗。

而且红霉素作为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对细菌转肽过程进行阻碍,合成细菌蛋白质进行抑制,从而达到广谱抗菌作用[5]。阿奇霉素有比较广的抗菌谱,在组织中的浓度可达到同期血浓度的10-100倍,巨噬细胞随着血液流动被输送到患者的炎症部位,在患者炎症部位聚集高浓度的巨噬细胞,从而起到对炎症细胞的吞噬作用,抑菌消炎。霍乱孤菌、革兰阴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常见的致病菌,大肠肝菌、沙门菌属等急性肠炎中常见的菌类也在阿奇霉素的抗菌谱内。在炎症部位阿奇霉素可以维持比较高的浓度且消退期长,药效只需要每天使用一次便可以长时间发挥[6]。该药主要通过患者大小便形式进行代谢,对机体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比较小,患者肝肾功能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小。对急性肠炎患者采用静脉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尤其对于中度、重度感染可将排菌时间有效缩短,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快速恢复,疗效更为显著。本次实验结果显示,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75.00%相比较明显更高,说明对急性肠炎采用阿其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的临床效果显著,毒副作用比较小,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玉钢.阿奇霉素不同方式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J].北方药学,2018,15(04):155.

[2]孙成明.阿奇霉素在急性肠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6):152-153.

[3]孙玉霞.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8(04):8-9.

[4]王玥.急性肠炎治疗中阿奇霉素合理应用的临床意义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2):18089+18091.

[5]侯丽君,唐艳.合理应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02):127-129.

[6]李国英.急性肠炎治疗中阿奇霉素合理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02):34-35.

论文作者:唐胜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论文_唐胜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