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胸泌外科;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 研究对肺癌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对不良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到我院型肺癌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围术期全面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对肺癌疾病的认知程度,缓解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癌手术;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效果
当前治疗肺癌主要采取外科手术方式,可对患者生存周期有效延长,由于外科手术具有一定创新性,加上患者对手术预后效果担忧,易产生不良应激反应,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1]。可见在围术期给予必要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此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采取全面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到2019年2月到我院型肺癌手术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分组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4-80岁,平均年龄(58.25±4.56)岁;观察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57.69±5.84)岁。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此次研究已经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均属于自愿参与,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经临床相关诊断以及病理学检测明确为肺癌。
排除标准:①同时合并存在其他重要脏器疾病;②精神障碍患者; ③手术禁忌证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围术期全面护理措施,办法如下:
(1)术前护理。术前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疏导,首先掌握患者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护理,给患者讲解手术主要操作方式以及所取得的预后效果;给患者讲解手术相关流程及注意事项,给患者讲解成功案例,对患者疑虑进行解答,打消其心中顾虑,让其正视疾病,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引导患者完成各项必要检查,告知患者术前6h禁食,4 h禁饮。教会患者掌握呼吸训练办法,积极帮助患者排痰。责任护士对手术相关器械以及急救物品进行准备,保障手术顺利实施。
(2)术中护理。患者行气管插管麻醉成功后,及时搭建静脉通道,搭建人工气腹。术中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器械护士准确传递各种手术器械,巡回护士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加强监测,给予患者适当保温,避免发生低体温。术中一旦存在任何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主治医生并积极采取措施。
(3)术后护理。术后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动作缓慢,以免牵拉到伤口。针对患者疼痛时对其注意力进行转移,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镇痛药物。术后12h给予流质食物,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根据患者疾病恢复情况,从流质食物过渡至半流质以及正常食物,遵循少食多餐、循序渐进的原则。及时更换敷料,加强引流管护的工作,对引流管从上至下挤捏,维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流量等。引导患者术后24h进行肢体功能训练,2次/d,每次20min;术后48h指导患者沿床边活动,3-4次/d,每次30min。引导患者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取坐位或半卧位,完全放松颈部肌肉,一只手轻按腹部肚脐位置,拇指放到胸骨剑突下部位,另外一只手则放于胸前,吸气过程中胸部保持不动或将胸廓范围控制在最小值,逐步将腹部鼓起,通过鼻腔吸气至肚脐部位;呼气过程中保持腹部呈内陷状态,通过口缩唇方法进行呼气,缓慢呼出体内气体,双手轻按腹部有助于腹压上升至膈肌处,3次/d,每次训练20min。
1.3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
(1)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本次研究使用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开展评估。SDS最高为41分,得分越少情绪越佳;SAS正常水平值为50分,轻度50-59分,中度60-69分,重度>69分。
(2)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采用GQOLI-74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从生理功能、心理情绪、独立能力、社会角色、整体健康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佳。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所用统计学软件包版本为SPSS19.0,百分率(%)表示率,经(x2)进行检验,(±s)表计量,经(t)检验,(P<0.05)代表组间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SDS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肺癌属于临床中常见中恶性肿瘤,肺癌具有病情隐匿,疾病进展快的特点,该疾病具有较高病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胸腔镜引导下进行肺癌根治术,该术具有创伤性小、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特点,被广大肺癌患者接受。在围术期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3]。
全面护理措施与传统护理干预方式更具全面性、系统性。通过此次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马丽等研究结果相似[4]。分析原因在于通过心理疏导,有效缓解肺癌手术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对植物神经功能进行调节,促进患者机体抵抗能力。并且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正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此次研究结果也表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张淑敏等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5],主要是通过以下一系列措施,有效保障手术顺利实施,促进患者预后效果。术前告知患者手术相关流程、优势和安全性,让患者掌握相关注意事项,打消心中疑虑。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医生,保障手术顺利实施。术后禁止食用含糖量高、易产生气体和辛辣刺激性食物。教会患者正确咳嗽办法,对背部轻轻叩击,有利于患者及时排痰,加强呼吸功能训练,减少肺部感染几率。术后对受压部位适当按摩,以免发生压疮,适量进行肢体运动,促进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对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采取全面护理措施,提高患者认知程度,缓解其负性情绪,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可在临床中大于借鉴运用。
参 考 文 献
[1]黄莲香,孙洁群,温颖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癌围术期护理的优越性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3):2180-2183.
[2]包沙日娜,王贵桃,鲁艳,等.肺癌患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研究现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0):229-231.
[3]孙蔚.目标性护理在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07):857-859.
[4]马丽,夏岩.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200-201.
[5]张淑敏,赵丽华,陈芳.针对性护理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04):458-460.
论文作者:苏云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手术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措施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