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研究论文_刘俊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研究论文_刘俊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水管站 贵州都匀 558013

摘要: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全国各地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但如何进一步做好已建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提高供水服务质量,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长期、持续、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本文指出了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简单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同时,对工程运行管理提出了一些合理性建议,希望对工程的运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研究

1 导言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的加大,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户户通、农村饮水安全及村级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状况,完善了水源设施,提高了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对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不到位,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现有管理队伍体制不完善,缺少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等方面。现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并根据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设资金问题:一是由于前期经费投入不足,水源调查、水资源论证、现场勘测等前期工作不到位,设计质量难以保障,施工中设计变更较多,导致工程量变化大,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二是国家补助资金是以人均指标下达,对于居住分散、人口稀少、处理工艺复杂的地区,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2.2管理体制问题:虽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文件都对工程产权明晰、落实管理主体有明确规定,但大多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特别是跨村、跨多个自然村寨的饮水工程则不同程度地存在产权不明晰、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灵活、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同时,大多数工程运行管理人员都是本地的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运行管理、加药消毒、维修安装等方面都未经正规培训,业务素质低,饮水卫生意识淡薄,不能适应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且人员变动频繁。

2.3水价问题:不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水厂规模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承受能力有限和支付意愿不强,“水是商品”意识淡薄。有的农村饮水工程不能按全成本收费,地方物价部门批准的水价普遍低于供水成本,致使工程缺少必要的维修管护费用。

2.4用水量问题:在一些边远山区、特别是喀斯特地区,由于水源匮乏,大多工程都是取用山溪水、浅层地下水或集蓄雨水,水源水量仅够维持人吃的标准,工程供水只用来烧饭和烧开水,满足不了洗衣、淋浴和水冲式厕所用水,水厂供水量较小;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很多农民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形成较多的空壳村、空壳寨,工程供水量较小,工程供水收益严重下滑。

2.5群众意识和宣传方面问题:由于相当一部分工程是村或寨辖区内的自流水水源,为什么还要交费,加之水是商品的宣传力度不不够,群众对“水是商品”认识不到位,虽然目前在家庭开支中水费所占比例极小,但群众对交水费的积极性依然不高,要达到按成本收水费难度还十分大。

3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几点建议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对工程的良性运行管理有所帮助。

3.1明确管理责任,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这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持续良好运行的制度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农村供水工程点多、面广、分散、管理难度大,为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可持续良性运行,需要从政府、供水单位和用水户三个层面抓好。第一个层面,政府应该加强建后供水工程的运行监管,逐级落实监管责任,区县应建立长效稳定的农村供水运行管理经费投入机制,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研究、制定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对工程运行管理的行业指导和监督等。第二个层面,供水单位或者企业应该提高企业经营透明度,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先进的工艺和技术降低供水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缴纳水费的积极性;第三个层面,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用水户积极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建后管理,农民用水协会就是好的形式,切实赋予用水户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用水户的责任感。(2)村镇安全饮水责任到人。农村安全饮水实行属地行政领导负责制,各区县政府区县长、乡镇政府乡镇长、村委会主任为所辖区域的第一责任人,负责辖区内村镇供水安全工作,确保安全饮水。

3.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适度的集约化供水,降低供水成本

这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期持续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政府应积极创造有利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的外部条件,针对当前农村供水工程存在的运行电价高、部分工程缴纳税费增加了供水成本和农民用水负担等问题,建议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用电、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相关优惠政策,另外对贫困地区和特困人口,超过水费负担能力的,适当给予财政补贴。针对集中供水工程普遍存在实际供水量远小于设计供水规模问题,建议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推行管网延伸扩户,扩大供水范围,实现规模效益,提高经营收入,降低供水成本。

3.3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强化水费计收和管理

这是满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和折旧费用,保障工程长期持续良好运行的物质保证。水价是村镇供水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水价是否合理,水费收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运行管理及可持续发展。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公益性很强的事业,在目前情况下,难以完全市场化。因此水价的制定既要考虑用水户的支付意愿和承受能力,又要考虑供水单位的成本补偿和合理收益,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建议按照“计量供水、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另外还应按照分类定价的原则,对生活用水、生产服务用水分类定价,实行农民生活用水比当地城镇居民生活用水较优惠的水价。水价核定前召开由发改部门、水务部门、管理单位和用水户代表参加的论证会,做好对用水户的宣传工作,争取用水户的支持和参与。水费由工程管理主体或其委托的单位、个人计收,实行“分户计量,按量计收”,有条件的地方,推广使用IC卡水表,实现先交费后用水;计收水费使用专用票据。供水单位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合理提取工程折旧费和维修费,并对这些款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用水户和社会监督。

4 结语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农民群众饮水安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以保障农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为使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应不断提高现有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真正实现“建成的、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参考文献

[1]刘洪先.关于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的思考和建议[J].水利发展研究,2011,01:25-30.

[2]方丽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措施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05:212+214.

[3]邵北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浅析[J].陕西水利,2012,02:48-49.

[4]索朗德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6,24:290

论文作者:刘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  ;  ;  ;  ;  ;  ;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研究论文_刘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