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1]2002年在《中小型泵站抗滑稳定可靠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可靠度作为安全指标,它具有反映结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的特点,在桥梁、大坝等的大中型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对于具体的水工建筑物的可靠性分析问题,由于水工结构的条件、工程的复杂性,因此在结构设计可靠性研究方面进展甚微,尤其是对泵房、水闸等水工建筑物的可靠性分析研究甚少。本文针对这一特点,按照结构可靠性理论,考虑水工建筑物的静、动力工况,对泵房、水闸等建立了可靠性分析的一般计算方法,并选择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泵站:一个是小型泵站,一个是中型泵站。对这两个泵站的可靠性进行了较为系统、严密的校核验证。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在以往的泵站设计中,对于小型泵站,一般不考虑地震力;对于大中型泵站,即使考虑地震载荷大多都运用拟静力法,进行大致的近似计算。而本文是通过反应谱法,求解泵站的自振频率、周期。然后在相应的地震烈度下,求解其所受的最大地震力,从而使地震力的求解更精确。同时,再将求得的地震力,引入泵房的可靠性指标的计算中。从而使得泵房的可靠度更具有说服性。也为可靠性理论在泵站可靠度分析上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分析的方法。
李晓丽, 申向东, 解卫东[2]2003年在《地震载荷作用下泵房可靠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水工结构的条件、工程的复杂性,尤其是对泵房、水闸等水工建筑物在地震载荷的作用下可靠性分析研究甚少。针对这一特点,按照结构可靠性理论,将求得的地震力,引入泵房的可靠性指标的计算中。通过实例对泵房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验证。
李贝[3]2010年在《大中型泵站工程的健康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现有大、中、小型各类固定式排灌泵站50余万座,登记在册并实行正规管理的泵站有33.5万座,这些泵站工程在防洪、除涝、抗旱、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城乡建设,以及解决一些地区工业生产、城乡生活用水、改善水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大多数泵站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建筑物、机电设备、金属结构老化病害严重,不仅严重威胁泵站工程上下游地区的安全,而且会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如何根据现有的理论结合其它相关行业的先进方法,研究泵站工程的健康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较为广阔的实用前景。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工程健康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对泵站工程健康诊断的基本程序、诊断的依据与准则、指标体系、赋权方法以及诊断方法等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旨在对泵站工程的健康状态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诊断,为泵站管理单位开展安全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泵站工程健康诊断的基本程序、诊断准则、诊断依据和诊断标准;根据SL316-2004《泵站安全鉴定规程》,建立了与之相符的泵站工程健康诊断指标体系。(2)分析研究泵站工程健康诊断的各种赋权方法,提出了基于最优化准则的主观赋权法的权重融合和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赋权法。(3)分析研究泵站工程健康诊断的方法,提出了基于中心点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诊断法和模糊灰色诊断法。(4)运用模糊灰色诊断模型对连云港临洪东站进行健康诊断,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张智强[4]2012年在《双突矿井中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支护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支护技术,目前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该技术紧跟工作面回采,在工作面端头支护效应消失前,通过支架或单体支柱的掩护支撑,将可调凝调强自密实混凝土泵入一次性柔性模板内,在采空区与巷道之间浇筑一道密闭混凝土连续墙,弥补回采造成的巷道一帮的缺失,与原有巷道内的支护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承担回采动压,维护巷道稳定,并隔绝瓦斯等有害气体,防止采空区自然发火,以便该巷用于下一个工作面回采。本文以桑树坪煤矿3212综采工作面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工程为依托,通过对沿空留巷的岩层控制理论的研究进而进行巷内支护设计、巷旁支护设计及临时加强支护设计。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是一个系统工程,进行工业性试验时,每一个工艺环节都能对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除了需要掌握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使多工种的协调配合,还应有规范、严格的质量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工业性试验时需对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进行矿压监测,发现现有支护的不足之处,进行调整、优化,使整套工艺能更加完善,从而达到本文研究目的。由于本矿井为瓦斯突出矿井,进行沿空留巷的同时还得对瓦斯进行治理。通过改变沿空留巷通风方式,变U型通风为Y型通风解决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问题;通过柔模混凝土墙体预埋瓦斯抽放管,合理布置抽放管路抽放采空区瓦斯及通过底板钻孔泄压法抽放被保护层瓦斯,达到对工作面、采空区、被保护层瓦斯立体治理的效果,解决瓦斯超限、突出等问题,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中小型泵站抗滑稳定可靠性分析[D]. 李晓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2
[2]. 地震载荷作用下泵房可靠度分析[J]. 李晓丽, 申向东, 解卫东. 排灌机械. 2003
[3]. 大中型泵站工程的健康诊断方法研究[D]. 李贝. 扬州大学. 2010
[4]. 双突矿井中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应用研究[D]. 张智强. 西安科技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