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论文_顾晓秋

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论文_顾晓秋

黑龙江省延寿县城市管理局 黑龙江哈尔滨 150700

摘要:针对基于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方式转变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大数据时代社会档案管理思维方式发生的转变,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策略。研究表明,建立健全的档案资源管理体系、档案服务管理体系、档案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大数据时代社会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数据;档案管理;思维方式

1大数据对档案管理的积极作用

1.1挖掘档案价值

当前,随着我国档案馆全面实现数字化以及信息化建设,电子文件的数量快速增加,通过大数据可以对电子档案中的价值进行利用和分析,进而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服务,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1.2实现资源共享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可以推动档案资源实现高度共享,将各个档案馆的数据资源高效整合,构建高度共享空间,进而提升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1.3提升服务能力

档案是社会在发展进程中产生和累积的重要资源,其具有积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通过对档案资源的利用,可以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提供服务。

2大数据时代的特征

大数据时代是建立在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网络渠道中的广泛、大量的数据资源收集和整理基础上的数据存储、价值提升、智能处理和信息展示的信息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获取可以转换为推动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有价值的各类知识。大数据时代,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社会性。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领域主要是以数据流通来取代产品流通,从而把生产演变成为服务,把人工劳动演变成为信息劳动。第二,广泛性。大数据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并普及,计算机技术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融入人们生活之中。人们在各个领域产生和采集到的数据数量十分巨大,甚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庞大。第三,公开性。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数据都被开放,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这种公开性取决于网络开放平台是否受到法律支持或社会公认。第四,动态性。借助于互联网而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充分体现了基于互联网的及时动态数据,不仅数据在收集的时候具有动态性,而且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地动态发展,数据处理工具具有很强的动态性。

3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

3.1网络思维

网络思维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其具有发散性、模拟性、动态性、特异性、全球性、整体性以及超越性。在档案管理中树立网络思维,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为社会和用户提供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分析等优质服务,将以往的数据储存收集服务转变为数据分析和挖掘服务,甚至可以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供给用户需要的信息。因此,管理部门需要以大数据为基础,对档案资源开展研究和分析,挖掘其中潜存的有价值知识和信息,进而提升档案服务的预见性和精确性。在信息时代下,档案服务将趋向先进性、开放性、多元化以及社会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客户、企业以及社会的需求为基础,为其提供智慧型以及网络化服务。实现网络思维的转变,可以提升档案服务水平,将具有价值的信息精准以及快速的呈现给用户,满足其个性化以及多样化需求。

3.2档案管理资源体系的转变

对于档案管理部门而言,档案的储藏数量和广泛程度能够直接决定档案管理部门存在的价值,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每个档案管理部门追求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数据时代,海量的资源信息使档案管理部门的资源更加广泛,资源的分类管理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资源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档案资源的信息量明显增多。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档案信息资源的总量得到迅猛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国档案馆的社会资源储存总量将达到6亿,这一数量还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档案馆数量的扩充得到进一步增长。现阶段档案资源管理不再使用传统储存管理手段,向全面电子化方向发展,海量规模的档案资源得到合理储存。其二,档案资源的类型明显增多。传统档案部门的档案类型主要包括纸质、声像、实物等类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的数量迅速增加,成为档案资源管理中的主要类型。电子档案的种类包括文档、视频、音频、图像、网页等,这些种类共同构成档案馆的数据结构,未来这种数据的类型还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其三,档案资源的利用率明显提升。传统的档案管理中,为了对档案进行有效保护,一般存入档案馆后就会进入封存状态,在没有得到权限的情况下很难进行有效利用。在大数据时代,档案资源管理实现网络共享,很多档案资源在信息系统中进行检索就能得到便捷使用,利用率明显增大。

3.3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最基础的是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和全面,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工作。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的转变自身落后的管理思维,让管理方式与大数据时代想接轨,努力创新和改革。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媒介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它的开发价值,让各个行业从上到下的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各个单位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应当及早确定管理的目标,从而让工作人员有管理方向,遇到问题能够有方向的解决。还有各单位之间的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互相通气,多加交流,将别人的长处和经验为自己所用,在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应当相互合作,这样才能做好单位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工作中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应当制定管理制度,使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对工作人员设定一定的管理考核项目,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这样有助于他们重视管理工作,提高工作的效率。

3.4共享思维

资源共享是大数据技术的最显著特点,实现档案共享的基础是共建档案资源,将某个地区的信息资源统一结合,建立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各个档案室、档案馆的协作配合,进而充实档案数据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下,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可以帮助档案部门切实满足用户和社会的需求,进而提升档案部门的服务能力。当前,我国的档案共享程度较低,很多档案馆以分散和孤立的形式存在,尚未形成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平台。想要切实转变这一情况,需要各个图书馆树立共享思维,通过建立全国性的档案共享平台,积极应用数据挖掘、语义分析以及云计算等技术,按照我国相关档案法律规定开放档案,进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下,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我国各个行业掀起了大数据热潮,并且受到学术界以及各个行业的高度关注和认同。档案管理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础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管理部门和档案人员也要勇于突破传统思维,从现代化的角度制定大数据档案管理战略,进而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以及全面开展。以上内容就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柴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7,8(24):170-171.

[2]连伊娜.大数据发展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城建档案,2017(11):20-21.

[3]赵晓艳,李林.大数据时代企业档案馆管理创新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17(32):172-173.

[4]徐晓静.浅谈科技档案管理的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21):30-31.

[5]罗寿芝.大数据时代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7,38(10):18+66.

论文作者:顾晓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大数据视野下档案管理思维方式的转变论文_顾晓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