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污染,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建设生态城市,而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城市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提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综合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原则,进而提出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园林景观;设计;运用
引言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人口集中且形成高密度的人居环境,人们的生活空间逐渐压缩,城市人居环境逐渐弱化,从而造成生活水平下降,在此背景下城市园林景观与城市环境的美化设计则在城市更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景观设计不仅能够大幅度提升城市人群的生存体验,也侧面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及当地用户的文化层次、需求体验的程度 [2]。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及街区微环境,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因此加强对城市景观环境设计的研究则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通过城市景观环境的设计,增加城市环境美学欣赏价值、强化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1、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城市化、经济发展以及人们对精神享受及生活水平的要求愈来愈高,因此对城市景观的需求也日渐增加[3]。同时城市景观作为视觉以及精神享受的重要载体和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要素,对城市健康、有序及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1.1城市景观可以提高城市艺术氛围
作为城市艺术的体现,园林景观设计都是一个美丽的艺术概念,对景观设计而言,即使同一景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景观设计是人类艺术的工艺品,既是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以及具体体现,也是艺术创造发展。良好的城市景观通过艺术的形式强化城市的内涵,增加城市景观的互动性,提高城市的艺术体现和表达。
1.2城市景观可以展现城市文化底蕴
作为城市文化的体现,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历史源远流长,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表现形式,在世界文化之林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体现美学价值的同时,也体现出了深刻的人文价值。通过景观设计能够体现一个城市或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和地域文化特色,形成新时代城市文化新内涵。
1.3城市景观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
作为生态的体现:在城市规划中运用园林景观设计,是使景观和城市环境有效融合,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使人们的生活空间变得更加协调、清新、舒适;同时有关机构还对园林景观进行了合理研究,结果表示,植物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恰当的植物配置可以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心情愉快。
2、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
(1)综合性原则。
景观作为自然和文化生活的载体,在进行景观生态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以及园林、艺术、市政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才能确保景观设计的完整性。
(2)多样化的原则
园林景观的表现形式和创意具有多姿多彩的特点。由于生态结构的镶嵌式的拼接形式具有多种多样性,所以造就了园林景观的多样化,再加上在不同地域的条件之下,其植物种类生长成也变得更具多样性。
(3)个性化原则
由于受地域以及地质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景观设计在结构特点以及功能上都有所差异。因此需要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以及本身个性化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便能够设计出多彩多样的景观。
3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策略
3.1 强调园林景观设计先行
在传统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往往存在忽视园林景观和生态环境先行的问题,从而造成景观用地的减少额压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强调生态基础设施及景观安全格局优先[4],强调景观先行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然,也是城市。因为现在大家都倡导节能、环保、绿色的设计,而景观先行就可以在项目早期把各种自然因素都考虑进去,以作为城市规划的指导性意见。
3.2城市景观的多样化营造
为了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历史人文需求等,需在设计过程中对植物的种植形式进行配置,特别是对树丛的组合、园林营造的意境、平面和立体的构图及色彩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首先,应结合景观的绿化性质和生态功能的需求,对植物的种类和种植形式进行选择,并且注重兼顾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以及速生树种与乔木、灌木等植物的搭配,从而创造稳定、丰富的植物景观。其次,要遵循因地制宜地植物种植原则,在选择植物品种的时候,要对植物本身的习性和生长规律进行了解,根据当地水系的生存条件科学选择树种,并加大对乡土树种的使用,使整个园林景观的植物绿化基础得到增强。再次,对植物品种的选择应将植物随着季节的生长变化趋势和景观效果作为重点考虑的内容,在植物配置的时候应考虑到各个季节景色的交替、层叠性,根据植物形态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形态变化来选择植物的品种,实现各个季节植物景观、色彩的过渡,使滨水空间呈现出色彩缤纷、层次丰富的艺术审美感。
3.3注重城市景观的多层次营造
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从思维空间这个层级来分析,我国当前园林景观设计都是采用中景部分,这部分的景观设计是整个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般情况下设计师在设计该部分时应先对整体的设计进行分析和权衡利弊。而其他的两个部分,也就是近、远两个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只是起到衬托中部景观的作用,他们的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使设计的中部景观在整体上显得更加丰富、完整,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对此,在设计中偶尔的穿插一些虚实结合的景观效果也是为了使整个设计方案看起来更加生动形象,对提高景观观赏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样处理的好处就是使得园林设计具有独到的特色,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区别于其他相对单一的设计理念,将设计的多元化发挥出来。
3.4科学植物配置
目前,部分城市园林在设计中应用了大量的草坪,这样的设计实际上缺乏一定的综合性和科学性。为了更加科学地确定城市绿植的占地面积,对城市内部植物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到用地性质、用地质量、城市气候的变化、植物的相关特性等,这些条件对于城市的绿化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想要对城市园林建设进行优化,对城市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必须有效地实施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在规划城市绿地设计时需要做到规范、科学和全面。
3.5 尊重挖掘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并且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气候现象,因此也造就了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呈现出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以及审美观。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地域和地形,结合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等多重条件进行思考和凝练,因此在选择设计方法上不仅要结合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现状背景来作出相关的调整,而且还要对当地的现状条件进行融合,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园林景观和城市规划的和谐发展。其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以及审美和气候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做到就地取材以保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天然性原则。除此之外,在借鉴其他优秀园林景观作品的过程中应注意深入探究其所处的环境、设计作用和服务人群等条件,从而确保园林景观设计具有可观赏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有效资源并且加入部分新元素,之后,最终所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是建立在优秀作品基础之上,打造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景观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的结合,将园林景观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实现生态与设计的统一和谐。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创新和研究,充分的利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使城市的建设能够可持续发展并保护生态平衡和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才能使园林景观在城市规划中充分的,最大化的发挥其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蓉.关于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9):99.
[2] 陈香云. 当代城市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探究[J]现代园艺,2019(8):93-94.
[3] 李泓仁,邹琨,管歆.浅析园林植物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5,(3):210.
[4] 迟磊.“反规划”理论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J]江西科学,2018(3):480-483.
[5] 刘飞,刘红彪.浅析城市园林景观中道路与广场的绿地设计[J].山东工业技术,2015,(6):288.
论文作者:李晓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城市论文; 景观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艺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