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家长与90孩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家长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欣喜篇
一代人的两种感受
冯女士的描述很能体现70后家长小时候接受的家庭教育:“我的父母从未想过站在我和妹妹们的角度考虑我们的感受,青春期的事也从未跟我们说过。那时家里孩子多,父母没有那么多精力管,属于放任型,即使有教育,也是非骂即打的。”冯女士至今对当年妈妈打骂自己记忆犹新,也正因如此,她对自己14岁的女儿有了更多宽容和尊重。冯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她没事时特别喜欢跟妈妈打闹嬉戏。
女儿的交往能力令冯女士很欣慰,她通过同学认识很多其他学校的同学。她说,在这一点上,女儿要比当年的自己强很多。自己小时候与人交往,可用“拘束”来形容。
谢女士最深的体会是,她们小时候,家长给的氛围是说不出亲密的话,管教比较多,现在就特温情。10岁的女儿在人际关系上也比自己当年要轻松很多。
她说,女儿与同学之间经常电话联系,特别亲密,沟通起来特别顺畅,拿起来就说,说完了就挂。女儿也知道礼尚往来,而不像她当年接受的家庭教育那样,不能要别人的东西,否则,就是欠了人情,心里很有紧张感。有一次,院里的小孩买了支笔给女儿,谢女士觉得不可思议,但她的女儿就认为特别正常。她说,没关系,这次她给我买了,下次我给她买个她喜欢的东西。这种轻松自然的人际关系让谢女士也受到了教育。
两代人的平等“接触”
70后家长聊起亲子关系,让人首先感到的平等,他们之间互相商量,但家长并不完全迁就。
常女士与7岁的女儿遇到事情都提前商量,母女俩还有个协议:若常女士训错了女儿,就得向女儿道歉。常女士说,应该多鼓励孩子,尽量克制,实在不能克制时,就沉默。特别是在遇到女儿发脾气的时候,常女士往往不批评女儿,也不与女儿说话,等她自己意识到错了后,就来找妈妈,这时,常女士就给她讲道理。
谢女士的女儿从小就总表达对某事的感觉,在二三年级的时候写小纸条: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让她感到了亲子之间很亲热。在家里,女儿称呼她和丈夫什么都无所谓。女儿会叫人名,给长辈起外号、昵称,很亲切。
冯女士在一般问题上,都与女儿沟通。女儿说,有时候会跟妈妈打闹,很开心,甚至母女俩一起玩游戏,这时候也是女儿最开心的时刻。冯女士允许女儿在周五、周六上网。在上网的问题上,母女俩曾经发生过矛盾。因为对网络的新奇,比如上QQ、玩游戏、写日志、养小宠物等等,女儿刚开始时,很难刹得住,后来在妈妈的劝说下,女儿慢慢地减少了上网时间。
不再神秘的青春期教育
在青春期教育上,常女士早早就对女儿进行引导,让她明白男孩与女孩的区别,让她以后有意识地保护自己。
尽管女儿还不是很明白,但常女士说,应该让她事先有所了解,女儿就不至于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很茫然。常女士表示,等她大点会再慢慢告诉她多些。但成长于改革开放过渡带的常女士依然不忘给女儿进行淑女教育,告诉她女孩子的基本行为标准,并且,家长以身作则,对她进行传统孝德教育。
谢女士女儿曾经跟她探讨将来要嫁给谁,告诉妈妈她喜欢班里某个男孩,谢女士对此并不表现出惊讶和批评,而是跟她讨论,问女儿那个孩子学习好吗、长得好吗、个子高不高之类的。女儿好奇的时候,会问她一些生理问题,谢女士便耐心给她讲,尽管女儿还听不太明白,但谢女士还是希望现在给女儿一些预备知识,不希望女儿到了那个年龄段时觉得特别突然。
冯女士并不完全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想法,为了不拉大她与女儿之间的距离,她还主动去图书馆、网上查阅相关资料、看书,然后再利用休息和游玩时间跟女儿聊天。渐渐地,女儿由当初的无动于衷变为现在主动和妈妈沟通,谈论自己与异性同学之间一同交往的事。
忧思篇
说不完的学习班
常女士说,女儿不算聪明,所以报了很多班,比如影视表演班,钢琴、舞蹈班,奥数、作文、英语班,因为不报的话,与别的孩子就有距离,人家什么都会,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会。常女士的女儿周末有一天半的时间都在外面上课,她也陪着。她希望对女儿进行全方位培养。
谢女士的女儿读四年级,她说,人家家长都上,她也紧随着大溜,给孩子先报上,起码她先有个敲门砖,不然她上中学的时候,与别人相比,缺了这一块,恐怕考不上好的学校。
谈到学习时,冯女士说,家长对独生子女包办得厉害,如果能代替她学习、考试,家长甚至都想替他们做。周围很多家长不惜重金培养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冯女士先征求了女儿是否想补课,她说实在不想补,冯女士也不勉强,但她也必须在给女儿买回一些学习资料后,自己先看,在孩子不会时给她讲。
难以理解的攀比现象
一提到过生日,谢女士就想到了孩子的攀比。她说,小孩攀比特厉害。女儿有时说,谁家有车了,我们家也买辆车吧,或者总跟她唠叨,谁家有5间房子,3个厕所。另外,女儿班里一个孩子过生日,买40份礼品发给同学,不仅如此,还发生日party的邀请函。她说,女儿班里的同学都知道拉票,时常利用过生日去维持人际,而不是用到你时,再拉拢你。
冯女士说女儿过生日也是请同学吃饭、送礼物,并且去唱歌。
姚老师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的老师,在谈到90后孩子时,她马上就提出,班里孩子们过生日攀比得厉害,而且表现出成人化的倾向。比如去首都时代广场的必胜客请吃饭,那里还有KTV、电影院,他们还唱歌、看电影,同学过生日送礼物更是很普遍。
70后家长的亲子困局
70后家长大部分成长在改革开放前后的时代中,在“欣喜篇”中可以看到,他们基于自身素质、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孩子的方式趋向更加民主、更加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和思想,也更加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也是他们和上一辈父母最大的不同之处。特别是性教育知识的传递,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与性知识的认知都是很好的开端,这是中国亲子关系变化中令人欣喜的地方。
但“忧虑篇”中表现出的70后家长在发展目标和生活道路的选择方面,对儿童自身的要求不够重视,如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对孩子们之间的互相攀比的不理解,却值得我们深思。
尊重,还要再尊重
亲子关系的属性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必然随社会的转型发生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它是一种重要的家庭关系,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直接影响。
社会处于转型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社会发展变化对人的冲击、父母本身的素质等方面都会造成“忧思篇”中问题的出现。但是,由于父母在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的成熟和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必然要求父母成为亲子关系的主导者,在分析不良状况时,也主要集中于父母。
家庭是孩子学习语言、技能以及社会和道德价值准则最早的环境。社会转型时期,经济、文化、生活方式、道德及价值观快速而明显的变化,对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会造成经济压力、生活压力和心理压力,也加重了成人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因此,父母逐渐将这些压力转化为对孩子的一种要求,认为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知识型人才,甚至将自己在事业、学业上的某些理想的实现转移给孩子,期望自己孩子“成龙成凤”,无形中对孩子实行了期望教育。于是,通过各种特长班来给孩子成长的过程加入更多的“砝码”。在生活中,为了孩子各种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家长理想的顺利实现,除了在学习上用脑不能替代之外,其余的事情尽可能地都替孩子完成。但从孩子自身的素质和本身潜能的角度来看,则忽视了孩子综合素质的健康发展。每个人的潜能是不相同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也要考虑孩子的发展潜质和发展的可能性,这样,家庭所施加给孩子的学习压力才会逐渐减轻。
其次,父母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提出的要求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区别。新型的亲子关系要求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指导和共同发展。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变化都会带来行为的变化。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用自己的视野去审视自我、他人及周围的世界。因此,家长不应该再沿用少儿时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应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去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适应家长的教育方式。冯女士的做法值得多位家长学习,这样才能够对孩子做到尊重与信任,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父母,使亲子关系处于一种良性健康发展的状态。
同时,90后的孩子接受新的观念、文化快,主动追求幸福目标,思考自我意义与自我价值,必然会冲击父母早年形成的某些价值观念。这种代际差异和价值取向的偏差在任何一个家庭中都存在。父母也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增进理解,相互尊重,实现家庭亲子间的平等交流与心理沟通。
正确引导孩子的攀比行为
儿童之间的攀比现象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儿童个体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但是,我们认真反思,这其实是一种基于自我价值展现的攀比心理,而正是众多的父母在孩子们正常的活动中扮演着背后的竞争者,互相攀比,导致孩子的外在形象消费不断地增长。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来而不往,非礼也”、“面子工程”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孩子的人际交往中,父母则在为孩子挣“面子”:“你送我一个铅笔盒,我送你一个名牌书包”,孩子的衣食住行能够反映父母的经济水平、生活状况等。孩子在父母面前对同学家庭环境和衣着的描述,也会在父母心里形成与孩子的同学的父母相互比较,如果比对方好,就会产生优越感,感到有面子。曾有一位家长职业也好,收入也高,但工作压力很大,非常辛苦。他的同学都劝他说:“身体要紧,钱也赚得差不多了,换个工作吧。”结果这位家长的回答,让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我现在的工作让我的孩子在同学中很有面子,如果我换工作,孩子会很没面子。为了孩子,我也得接着干。”
正是家长对孩子攀比行为正确引导的缺失以及家长自身攀比行为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导致了孩子们之间攀比之风越演越烈。一位教育学家说:“现在的父母爱子心切,总想着让他们独享相对富裕的物质供给,却忘了让他们分享辛苦和责任。”值得我们所有的家长和社会深思。
总之,不同时期亲子关系的发展与问题的出现都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但无论是70后的父母、90后的孩子,还是以后不同年代的父母与孩子,亲子关系会随着整体民族素质的提高与教育方法的改变也必然更人本、互动与民主。